关于生物科学论文范例,与基础数学基础课群教学团队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生物科学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基础数学基础课群教学团队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生物科学及生物及初中生生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生物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文献综述动机一词源于拉丁文的Movere[3],而心理学中的动机则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学书中.动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哲学,而真正形成的动机理论则是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从研究动物行为方式来说明人的行为,形成了第一个动机理论本能论.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动机问题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和大量研究,产生了驱力论和诱因论等动机理论.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动机由机械观向认知观转变的转折时期,由对动机的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的研究,向对人的中介认知调节因素的研究转变.认知动机观被人们重视.
20世纪80年代至今,形成了成就动机论,自我效能论,归因论,自我决定论,预言论等动机理论.
1.1学习动机概述
1.1.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一类注重行为的内在动因,即内在观,另一类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刺激等作用,即外在观,最后一类为中介调节观,强调个体内在要求与外在诱因间的协调作用.
我国学者张爱卿持第三种观点,他对动机定义为: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1.1.2学习动机的概念
对学习这种行为的动机,即学习动机.学习动机(learningmotivation)就是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素.
因此,我们对生物学习动机就定义为: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学生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生物课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形成激发,维持生物课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
1.1.3学习动机的功能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间并非直接关系,二者之间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行为不仅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还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学习动机却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动机具有三个功能[5]:激发功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指向功能,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目标,维持和调节功能,动机维持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1.2学习动机理论
1.2.1归因论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首先提出归因理论[6],以后许多人作过研究.韦纳是对归因作出最深刻最广泛的研究者.韦纳之前的归因研究注重归因过程,韦纳则注重对归因后果的研究.这种理论通过行为结果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对后继行为产生预期,同时引起特殊情感反应而产生影响.提出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即部位,稳定性,控制性.
稳定性就内部和外部原因而言,有些行为的内部原因比较稳定(如能力),有些不稳定(如努力和心境).行为的外部原因中,有稳定的因素,任务难度,也有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学习者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时,就会感到高兴,自豪与满意,归因于外部因素,就是感激.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如无能或不努力,将会感到自责,内疚,羞愧,如归因于外部因素,会感到生气或愤怒.
1.2.2驱力论
驱力论是指由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要引起推动有机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动内部唤醒状态.
它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赫尔区分驱力为原初驱力和二级驱力,他提出,人的诸如空气的需要,食物的需要,水的需要,求得合适温度的需要等原初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能量,形成驱力,引起行动,满足需要.二级驱力是通过条件作用过程而获得的引起行为作用的刺激.赫尔认为动机由驱力,诱因,习惯共同决定.
1.2.3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Bandura)[7]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地完成某任务,具有能力的判断与自信.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决定其行为的努力程度,是影响动机的重要因素.
班杜拉指出,完成不同领域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技能是不同的,不同个体在不同领域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后继行为.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认识到行为表现与目标有差距时,会更加努力,动机水平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常带有消级情绪,自卑感,恐惧感,选择容易的目标,认识到行为表现与目标有差距差时,会减少努力,甚至放弃,动机水平会减弱.
本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xie/07041007.html
1.2.4成就动机理论
由默里(HA,Murry,1938)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根据我国学者
骆伯巍解释,成就动机的含义是一种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而学习的内在推动力量,即对成就的追求[8].
早期成就动机理论研究主要注意统计测验来鉴别人类的动机.之后,麦克勤伦接受了默里的成就动机观点,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高成就需要的个体,常常是具有开创性的人.后来,阿特金森根据个体成就的动机水平不同把个体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成功的需要者,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需要者.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往往倾向于追求成功而避免失败,选择中等难度的目标或任务,通过努力完成任务或目标提高自尊心.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个体,避免失败的倾向大于追求成功的倾向.
1.3学习动机构成因素分析
按照张爱卿自我调节为中心的动机模型,动机概念由三方面的因素构成[9]:外在诱因(如目标,奖惩),内在起因(如需要,驱力),中介自我调节(自我效能,期望,意志,反馈).
学习动机的内在原因由个体的潜能经过学习形成理想信念,再转化为需要,它与外在诱因结合,在中介自我的调节作用下,形成学习动机的内在驱力.
动机概念中各个因素的含义阐述如下.
1.3.1外在诱因和内在起因
潜能指个体先天具有的心理方面的倾向性和潜在发展可能性,通过后天
的学习逐步转化为后天的需要,需要是指个体缺失什么或要求什么的状态,需要是一种满足状态,通过中介自我调节,与外在诱因相联系.
诱因,指个体试图获得或避免的目标或情境,诱因被个体意识到时,而具有激励作用,此外,还有指导行动方向的作用.与自我调节的作用下,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相结合,形成个体的内在驱力.
1.3.2中介自我调节
中介自我调节是联系内在需要与外部诱因的桥梁,对动机的内外因素起
协调作用[10].
中介自我调节分为预期,自我效能感,意志和反馈四个阶段.
预期,指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当前刺激对未来满足需要行为的途径,行为的后果等的预想和期望.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完成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
意志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同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反馈,指个体获得行为结果和对结果的归因两方面的反馈而调整动机和行为.反馈是自我调节的最后一环.
1.3.3结果归因
个体对动机行为结果分析寻找原因,从而对未来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
影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未来行为起激发作用,另一种是对未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影响行为结果归因的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意志与归因中的努力成分具有相关性
1.4生物学习动机测验因素
1.4.1内驱力
我们根据张爱卿的自我调节动机模型,分析动机内外因素,调节环节中
的稳定可测验因素.学习动机中内在起因的需要,驱力与外在诱因的关系如下
需要+诱因内驱力
需要诱因(举例)内驱力
认知需要细胞是有什么组成的
认知内驱力人是如何完成呼吸的人是如何完成呼吸的
尊重的需要在同伴中享有较高地位
自我提高内驱力为同学,朋友所羡慕得到"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归属与爱的需要父母的疼爱
附属内驱力师长的关爱亲密的
关于生物科学论文范例,与基础数学基础课群教学团队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