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汉语言文学自考课程2016年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中文系相关论文的格式,关于汉语言文学自考课程2016年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文系及汉语言文学及教学改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文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附件3:
广东省高等学校"十一五"
省级教材规划选题
教材名称:训诂原理
主编姓名:孙雍长
工作单位:广州大学
(拟)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盖章)
申请日期:2005.12.10
广东省教育厅制
二OO五年十一月
一,申报教材基本情况
教材名称训诂原理(修订版)新编□修订修订教材原教材出版时间1997年12月印数5000册原教材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修订内容及比例
对原教材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增减:1.改写"引言",删除原引言之第二,第三部分,增加"训诂与训诂学"和"训诂学的实践性和现实性"两部分,2.删除第一章第三节之(一),3.精简第二章内容,压缩至原篇幅的三分之二,4.删除第三章的第三,四节,增加"同源词与训诂研究",5.删除第四章的第三节,增加"词义变化与训诂研究".
全书增加第七章"训诂学的几种重要学说",第八章"训诂方式的检讨"和第九章"训诂方法论的科学化".
原教材39万字,修订比例约占全书篇幅的35%.指南号非指南申报理由
(非指南)训诂学是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一门最重要的选修课(或列为必修).两千多年以来,训诂学一直是中国语文的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工具,为中国文化的阐释,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当今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教学,其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仍然是字词意义的解释,文句的疏通和串讲.这种工作本身即是训诂,即是训诂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所以,训诂学的功用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强大而独到的优势.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中文系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7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本教材作者长期兼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对训诂学有着精深而独到的研究,其有关多种学术成果在学术界深有影响.《训诂原理》第一版出版八年多来,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颇受欢迎,价值甚大.适用层次本科高职高专□课程类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他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及历史学,考古学等教材主要形式纸质电子/音像□语种汉语少数民族语
中文系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主
编
情
况姓名孙雍长性别男出生年月1942年3月职称教授学历研究生民族汉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邮政编码510006020-87584470电子Yongchangs1942@
yahoo..主要教学经历(授课名称,起止时间,授课对象,授课学时,所在单位等)
古代汉语:1983~1993,中文系本科生,每学年144学时,湖南师范大学,
1994~1995,中文系本科生,每学年124学时,广东五邑大学,
1996~2002,中文系本科生,每学年90学时,广州大学,
文字学:1994~1995,中文系本科生,每学年36学时,广东五邑大学,
1996~2003,中文系本科生,每学年36学时,广州大学,
训诂学:1983~1993,中文系本科生及研究生,每学年90学时,湖南师大,
1994~1995,中文系本科生,每学年36学时,广东五邑大学,
1996~2002,中文系本科生,每学年36学时,广州大学,
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实践经历(项目名称,来源,鉴定结论,获奖情况等)
自秦以来汉字规范政策及其经验教训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97BYY017,2001年6月结项,鉴定一等)
中国语言规划的历史研究——先秦两汉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
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B105-02C,2003年1月立项,即将结项),
《老子》韵读研究(广东省哲社"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4JH106,
2004年11月立项,至2006年12月完成)
曾经编写过的教材(教材名称,出版时间,字数,出版社,获奖情况等)
《训诂原理》(语文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39万字,2000年获广州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华北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
《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全国师范院校通用教材,高教出版社1992年
5月第1版,孙雍长参编约14万字)
《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全国自考通用教材,语文出版社1992
年9月第1版,2000年3月第2版,孙雍长参编约16万字,并协助
主编统稿)
《古代汉语自学辅导》(主编,语文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23.5万字)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及模拟题库——古代汉语》
(主编,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41万字,)
参
编
人
员
情
况姓名年龄职称工作单位承担编写的任务申报基础(教学改革的基础,教材或讲义试用的次数及效果,社会效益等)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学术中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在我国(包括台湾地区)大专
院校中文专业中一般都开设训诂学课程.本选题以教材与专着相结合为宗旨,既
为广大文科院校提供一部更切实用的最新教材,又向学术界推出一部具有独到研
究心得的最新成果.
原教材《训诂原理》在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采用为训诂学(必修
课)教材,已使用八年,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湖北孝感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台湾(桃园县)元智大学应用中国语文系等指定为学习参考书,暨南大学列入
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入学考试之参考书目,多家网站列入其"中文系学生汉
语类必读书目及参考书目".数十处论述被国内(包括港台地区)的学者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引用.
教材研究(列举国内外的同类教材,并分析其优缺点,若无同类教材请注明)
国内影响较大的同类教材和专着主要有:齐佩瑢《训诂学概论》,郭在贻《训
诂学》,洪诚《训诂学》,周大璞《训诂学要略》,王宁《训诂学原理》,杨端志《训
诂学》,胡楚生《训诂学大纲》(台湾),郭芹纳《训诂学》等.其主要优点是:能
较系统地介绍训诂学基础知识,源流和发展脉络,能注重分析和强调训诂学的实用
性,为古代文献的阅读,研究和教学作出了积极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以
往的研究和教材,除个别(如王宁先生的《训诂学原理》)以外,大多缺少从学术
原理上对训诂学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介绍,分析和评介,未能使训诂学与现代
语言学研究,现代有关学术研究密切地,有机地联系起来,未能充分反映当代学术
水平,同时,又未能系统地,充分地突出训诂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和价值,在方
法论上缺乏现代学术的前瞻性和开拓性,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大,不能更充分地适应
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本教材特色
本教材共分十大部分,其章节目录是(初拟):
绪言一,训诂与训诂学,二,训诂学涵义的二重性,三,训诂学的实践
性与现实性.
第一章训诂之旨本乎声音第一节汉字形音义的关系,第二节训诂
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第三节因声求义的辩证性.
第二章语音和字音的流转第一节音转义存,第二节声随义转.
第三章声义同源第一节同源现象的形成,第二节同源词,第三节同
源词与训诂研究.
第四章词义的变化第一节词义变化的体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第二节
促使词义变化的因素,第三节词义变化与训诂研究.
词义的存现第一节词义的概括性与具体性,第二节言外之
意,第三节语境与随文释义.
第六章训诂与语言的社会性第一节语言社会性的层面,第二节训诂
与语言社会性的历史主义原则.
第七章训诂学的几种重要学说第一节右文说,第二节词义引申说,第三节词义渗透说.
第八章训诂方式的总检讨第一节"声训"问题,第二节"形训"问题,第三节"义训"问题.
第九章训诂方法论的科学化第一节词义探求法,第二节词义佐证法,第三节皜诂与确证.
以上内容与研究视角,国内外同类教材多未涉及.
本教材着重从学术原理和方法论上对训诂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分析和论述,在训诂学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起始性.有关训诂学的许多重要
观点和理论,方法问题,诸如"因声求义的辨证性","音转义存","声随义转","词义的二重性","义类与名实关系的矛盾律","词义的渗透","训诂与语言社
会性的历史主义原则","训诂方法的实践检验和科学分析"等,其提出和有关
论述,在学术界均具有较大的创见性和开拓性,对以往教材有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如"四声别义"问题,
中文系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汉语言文学自考课程2016年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