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中国教育资讯武汉,2016第七届中国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互联网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中国教育资讯武汉,2016第七届中国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互联网及科技教育及资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互联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统模式:资讯科技资源为本模式:教师被视为专家的模范教师只作为帮助解决难题及指引者教科书被视为基础的资料来源多样的资料来源及媒介以告知事实为基础以提出问题为基础资讯是预先包装好的资讯是通过探寻发现的强调教学结果强调教学过程纯量化的教学评估量化及质化的评估这个新教学典范的转移,显示在资讯科技环境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亦由原来的主动与被动变为互动的,教学的过程重於结果,并不单单注重数字上的成绩,学生能主动探寻发现资讯,处理资讯,并利用资讯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才是关键.
从上述理论层面的讨论,我们可以明白,在资讯科技的年代,人类面临资讯纷扰的世界,教育面临典范的转变,而社会所需要的,不光是掌握资讯科技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具有了解,辨别,建构和善用资讯的能力.那麽,要培养这种驾驭资讯的能力,我们在教育上便应作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资讯科技素养教育
笔者在学习,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目前澳门社会有一股「资讯科技教育」的诉求,此诉求常常只停留於一种手工技术的层面,如果以上文的分析来看,确实不足以应付未来急速变化的资讯环境.因此,笔者在此提出澳门应该朝「资讯科技素养教育」(InformationTechnologicalLiteracy)的方向出发.
(一)甚麽是「资讯科技素养」
前文已论述资讯科技的本质,据此,「资讯科技素养」是构成资讯科技教育的内涵.首先,人们对资讯科技的态度不应停留於纯技术应用的层面.其次,人们应该追求更深层的知识,就是选择如何把资讯科技置於社会的情境中应用,亦即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层面进行.此时,资讯科技变成一个社会现象的概念(Young,1991),那麽,人们的目标便能定得更高,便能理解到资讯科技在不同的目的下可以如何设计,如何使用,如何在每一个环节里被决定使用.
有此理解的话,我们便可以明白美国图书馆及教育传播暨科技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ndAssociat
互联网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互联网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9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二)当前的资讯科技教育环境
在探讨澳门的资讯科技教育环境之前,让我们先看看比邻香港的有关资讯科技教学的基建情况.从现有的数据显示(莫健伟
现时本澳由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有关资讯科技的教育绝大部份仍停留於「手工作业」或「职业技能」的层面.虽然笔者没有确实的数据或详细调查资料,以证明本澳各等学校没有提供类似上述「素养」层面的课程,或有偶尔为之者,但是,从整体上说,可以肯定「技术」培训仍是主流.这点可以据教育当局提供的数据为佐证,下表是统计了在过去一年及现学年,由教育当局和民间团体举办的与资讯科技教育有关的培训课程及活动(见表一).结果显示,提供予教师的培训课程中,1999-2000年度的共有79项,其中只有25%(20项)与一般技术有关,例如「中文输入及认识视窗98」,「使用Powerpoint97制作教学简报」,「数码全接触之认识数码摄录与剪接」及「Coreldraw9.0基本应用
表一资讯科技教育培训活动课程时间一般课程一般IT技术课程IT教育课程总计教师培训活动1999-2000年度59(75%)20(25%)079(100%)2000-2001年度41(77%)10(19%)2(4%)53(100%)学生培训班2001年3-7月15(71%)5(24%)1(0.5%)21(100%)
研究限制与建议
本文仅着重从理论与现象两方面探讨目前我们面对的资讯科技所带来的教育问题,缺乏系统的实证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论证.因此,上述提出的教育模式,只是笔者的初步构思,尚待完善.再者,依循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本质,本文旨在描述与解释问题,并未对有关问题提出实质对策.後续研究或许应加强现实环境的评估,进行实证的调查,例如教师使用资讯科技的情况,学生对资讯科技的态度,资讯科技教育的基建等等,俾使政策规划者对「资讯科技素养教育」作出具务实及前瞻性的规划.
2
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二零零一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转引自CarmenLuke(1997),TechnologicalLiteracy.
见JohnNaisbitt,HighTechHighTouch,Broadway,1999.
知识沟理论由Tichenor等人在1970年提出,後经过多次修正及不同学者的实证研究,证明在社会结构,媒介科技,内容,呈现方式,受众等方面有不同程度,型态的知识差距.详见Tichenor,P.J.etal.(1970),McQuail,D.(1994)及翁秀琪(1998)等着作.
多个网络调查机构例如中国的CNNIC,台湾的蕃薯藤,美国的InterSociety的调查有相近的结果.
关於麦克鲁汉对媒介科技的观点,可参考其着作TheGutenbergGalaxy,1962.UnderstandingMedia:theExtensionofMen,1964及保罗李文森着,宋伟航译的《数位麦克鲁汉》,2000年.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网页资料,只包括该局主办,合作或津贴的培训活动.[Online]Available:2.dsej.gov.mo/(2001年3月)
本文所列举的数字和案例,旨在说明问题,其意义在文中己作阐述,若有其他理解,则非作者原意.
参考书目
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nd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1998)."InformationLiteracyStandardsforStudentLearning,"InformationPower:BuildingPartnershipsforLearning.
AssociationofCollegeandResearchLibrarie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Online]Available:ala./acrl/ilintro.#ildef(March,2001)
Barry,D.,etal.(1989).MediaLiteracyResourceGuide.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Toronto,ON.,Canada.
Brevik,S.andSenn,A.(1994).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ngChildrenforthe21stCentury.NewYork:Scholastic,Inc.
Jeffres,L.&,Atkin,D.(1996).Predictinguseoftechnologiesformunicationandconsumerneeds.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40,318-330.
Leung,L&,Wei,R.(1999c).DomesticationofIntermunicationinHongKong:Gratifications,chroniclonelinessandInteruse.Paperpresentedatthe82ndAnnualConven
互联网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中国教育资讯武汉,2016第七届中国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