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电一体化论文范例,与机械制造毕业文题目重庆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机电一体化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机械制造毕业文题目重庆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机电一体化及机械设计制造及机械电子工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机电一体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全部修改课外作业,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按时进行课外辅导,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宽答疑问题的范畴.3-4教学条件
(1)教材选用
张建民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课程教学准备
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三次修订),教学规范,教学教案(三次修订),教学讲义和多媒体CAI课件(PPT),教学日历,考试规范(含考试题库)与复习题纲等.
(3)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与课程实验项目建设规划
·机电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五年规划.
·机电一体化教师与实验人员培养与建设规划.
·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院级重点建设学科,使之成为重点学科.
·机电控制与拖动实验项目建设规划.
·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四川省暂无本课程的精品课程设置).3-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经四年教学实践的实施和发展,从刚开始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现已在传统板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用了多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体现在多媒体现代教学方法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板书教学方法的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观摩教学的结合.在重点讲解课程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观念和应用手段为重点,注重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实践分析的评价等方面,具有教学信息量大,捕获机电技术发展信息和方向的能力较强(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理论与实践或产品结合密切等特点.
在四年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重点体现在传统教学方法有现代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理论教学中融入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教学方法.
3-6教学效果
对2000级,2001级,2002级,2003级,200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本科生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统计和最后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院督学专家和学生评教的评价结果等方面来看,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课程考试(基本知识40%,分析简述40%,综合分析与论述20%)成绩平均在75分左右,优秀率在10%~15%之间,不及格率也在10%~15%之间.比较好地达到了本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要求.
·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上.学生所完成的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与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产品结合紧密,有较大的难度,他们能较好地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所学到的基本思想,原理,手段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工程或产品中的技术难点.毕业设计论文平均成绩达良好,优秀率在5%~8%之间,及格成绩占有率不超过10%.
·院级督学专家对本门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所需资料的完整性抽查,课堂教学质量抽查,学生评教结果反映,课程教学资料准备完善,达到了课程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质量抽查优良,学生评教优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在2006~2007学年1学期作为全院公开示范课对全院开放,评价结果优秀.现已建设成为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品牌专业的重点课程.
4.自我评价
4-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属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综合性课程,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知识点的重点应放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思想,观念,思路与方法等的学习.
充分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与自动化,努力提高传统机械系统或产品的附加值,研究的核心技术问题是多学科多技术相互融合的接口技术问题,最大的特点是多知识的综合和灵活应用分析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设计原理,设计思想,观念,思路与方法研究.
4-2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对机械工程各专业方向中的实际工程研究与系统或产品开发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在设计观念和思路上较多地引入了现代设计方法学的观点和应用手段,因而课程的开设在机械工程各专业方向,特别是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综观《全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案例集》(全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经研究分析,该案例集中所编入的全国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绝大多数高等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其开设率高达80%.另外经查阅部分高等院校的自动化专业,测试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课程设计,也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说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均作为培养综合性工程人才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4-3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学院在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机电方向),机电一体化专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开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就目前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或者今后建设的重点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教师和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教师和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已迫在媚捷,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系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也是连续三年社会需要和短缺的专业人才之一,目前师生比达1:30,任务艰巨,二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偏少,今四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2人,其他相关专业毕业硕士2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1人为院主要领导),中级职称1人,助教1人(硕士毕业).此外,这些人员还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实验人员还需加快培养.因此,教师和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2)课程实验体系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在课程实验体系建设,学生基本技能,创新性/开放性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实施细则,机电一体化实验室规划与建设等方面,并且应加强加快这方面的工作,但也不能盲目地进行实验室建设,一定要在认真分析规划,明确实验项目及其作用,将来的发展方向,实验项目的开发应将重点放在结合学院的办学方针,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课程教学的特点之上,自主开发实验项目和实验装备(设备),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和实验人员队伍的培养,也利于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开拓出学院的办学特点,希望机电工程系加快《驱动技术与控制装置开放性实践实验课程平台》的建设工作.
(3)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完善
在现有网络课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5.课程建设规划
5-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在2到5年内,力争将本课程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1)本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使其最终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目前全国高校院校和四川省高校院校未有本门精品课程的报导或记录),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师实验人员队伍,课程实验项目,专业实验体系和相关实验室建设具备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一定的特色体现.
(2)课程建设的步骤或计划
2016.05~2016.12完成精品课程建设所需材料汇编,课程教学教师实验人员培养规划.
2016.06~2016.06完成精品课程建设的网上资源建设.
2016.01~2016.12完成课程实验项目,专业实验体系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分析,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包括开设实验项目所需的资料),在实验场地,实验室建设资金到位的前提下,力争自主开发一定的课程实验项目和装备.
2016.06~2016
关于机电一体化论文范例,与机械制造毕业文题目重庆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