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持续发展相关论文例文,与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可持续发展相关论文答辩,关于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可持续发展及物理学及物理课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可持续发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0340;数据(见下表).教师规定每个小组只测量两组数据,不同小组测量不同的物距,使得每组物距的数据都有两个小组测量.教师告知学生,如果反复观测都得不到发光体的像,便填写"不能成像",出现无法测量到的数据,可以暂时空着,看看能否从已测量到的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除了物距为15cm,18cm等个别小组的测量遇到一些困难外,其他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工作.表格中所有数据对各小组来说都是共享的,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
物距/cm像的性质实像的像距/cm实像还是虚像正立还是倒立实像的长度/cm69等要发现实验规律,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表格中像的虚实,正例,长度,像距四列数据,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
1.对比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cm时成的像都是虚像,物距大于15cm时则成实像.可以推想,物距等于15cm时将不能成像,这就是物距15cm的测量小组无法获得测量结果的原因.
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cm时成的像都是正立的,物距大于15cm时像是倒立的.即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3.比较像的长度数据发现:成虚像时,感到像都被放大了,成实体时,测量出的像有时被放大了,有时被缩小了.
进一步对比数据还发现,当物距是30cm时,实像的长度恰好为3cm,跟发光体的长度相同,当物距大于30cm时,实像长度小于3cm,是缩小的,当物距在15cm~30cm之间时,实像长度大于3cm,是放大的.
4.比较像距的数据发现:当物距在15cm~30cm之间时,像距大于30cm,当物距大于30cm时,像距在15cm~30cm之间.
学生还进一步找到一些规律.例如,在成实像时,如果发光体离焦点越近,像的位置就离凸透镜越远,这就是物距为18cm的测量小组为什么找不到像的原因,因为此时的像距已经非常大了.按这条思路,果真在离凸透镜的90cm的位置上找到了物距18cm发光体的巨大实像.
在发现了一系列规律之后,教师要求各小组用概括的语言来陈述这些规律,为了使规律更有普适性,教师启发学生用焦距f的长度作为物距和像距的单位,即:15cm用f表示,30cm用2f表示.显然,这样陈述的规律更有普适性.
规律的陈述应是简洁,有条理的,各小组都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对各种陈述方式的对比,大家认为按物距u的三种情况(u<,f,f<,u<,2f,u>,2f)依次描述像的性质最为简洁,也最有条理.
评析
这是可以在课内进行科学探究的实例.本例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侧重发展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和"分析与论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据此总结出科学规律.本例还采用了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实验数据,不仅让学生获得一次合作探究的体验,也节约了时间,保证了本次探究任务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本例是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来形成结论的,教师有意把收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数据作为两个清晰的不同过程,这有利于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它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证据,什么是结论,体验到科学的结论来自于对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第二讲初中物理新教材的认识
一,新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
1,次序调整
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
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
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新教科书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2,删减内容
原教科书在声学部分有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根据修订中"注意减轻担"的原则,并考虑到与生物课的衔接和协调,将此节内容删去,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
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教科书中"颜料的混合"内容删去.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内容放在了"光的色散"一节中.
根据修改后的课标,删去原教科书第九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中公式犮c等于fλ.
原教科书有"功的原理"内容,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此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完全以从"机械效率"中知道:使用机械不会省功.另外,查找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并无此原理.故新教科书中删去了此部分内容.
3,调整,改写
改变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做法
例如1,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我们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改写了原教科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删去了原教科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例如2,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修订后的教科书根据新的结构将此节中有关宇宙及其探索的内容放在第五章"望远镜"一节内的"探索宇宙"和第七章"重力"一节后的"科学世界飞出地球"两处.将粒子部分的"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内容放在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节,将原子的结构内容放在第二十二章"核能"一节.
例如3,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路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及"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例如4,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磁场".
例如5,原教科书作为电生磁知识的应用安排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扬声器"两节内容,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这些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节.
例如6,理顺牛顿第一定律的思路.原教科书为了说明阻力对物体运
动的影响,让学生分别做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通过表面为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时滑动的实验.虽然实验过后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得出阻力越小,滑动越远,没有阻力小车可能会不再停下的结论,但是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去.此次修订将此实验改写成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阻力不同,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不
关于可持续发展相关论文例文,与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