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传播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史学文开题报告浙江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传播方面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史学文开题报告浙江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传播及传播学及新闻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传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的专业方向,形成了一套相对成形的教育模式.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在新闻传播实践教育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得到了区内媒体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认可和好评.我校毕业生遍布自治区的各家新闻媒体,盟市级媒体,还有部分进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人民网,新世纪周刊等重要媒体.我校有10余名教师长期在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兼职.更多的教师参与媒体的调研,策划,改版等工作,增加了实践经验.学生也参与到新闻网站编辑,媒体受众调查等实践中,在实习实践中得到媒体的认可.这些积累为今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为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学科基础.(3)我校新闻传播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具有十多年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13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2%,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学教师有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8%.外聘国内外高校的兼职教授32人,有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恩和吉胡郎教授,韩国青云大学闵炳炫教授,台湾世新大学熊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冯应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复旦大学童兵,刘海贵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等,外聘业界的兼职教授有23人,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北京电视台高级编辑胡北,韬奋新闻奖得主额尔德尼,山丹,内蒙古电视台副总编辑朝鲁巴特尔,内蒙古新闻频道总监张轶敏,中国新闻奖得主,《雷阵雨》节目主持人雷蒙,开"马上动作片"先河的着名导演麦丽丝等.近年来我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与业界开展16次大型新闻策划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2016年7月-10月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策划采访报道了《母语的追寻》系列报道,得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见中央电台信息专报(内参),第264期,2016年8月8日)2016年5月---2016年3月,与鄂尔多斯市组织部合作拍摄党员远程教育专题片10部,其中《誓言无声》《敏盖山羊养殖技术》2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奖励.2016年7月-8月,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与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电台,内蒙古电视台共同策划采访报道了《全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中存在问题》系列报道,社会反响强烈,促进了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的修改工作.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xie/070750642.html
(4)教学设施完备,保障措施完善
学校现馆藏图书230余万册,电子图书1600余GB,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000种.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可供学生借阅的专业图书中文33万册,英文6000册,专业刊物中文78种,已购买或正在使用CNKI期刊及学位论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等国内外20多种专业类电子期刊文献资料.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400多个,每个面积80平米,座位70个,配备电脑,投影仪,扩音器,白板等相关设备,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保障课堂教学需要.观片室1个,面积30平米,座位40个,保障学生作品观摩和研讨.新闻传播专业现有多媒体实验室15个,每个面积约100平米,电脑共有200台,数字非线性编辑机房3个,每个面积约40平米,座位16个,专业数字摄像机71台,专业单反相机73台,数字录音室6间,专业演播室3间,面积共约500平米,网络新闻实验室1间,面积70平米,报纸编排实验室1间,面积70平米,摄影实验室1间,面积40平米,广告设计制作实验室1间,面积80平米,动漫实验室1间,面积80平米.
近年来,学校先期已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多机位演播室,录音室,电声实验室,灯光照明实验室,观片室,动漫实验室,报纸编辑室等,购进大量先进的实验设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学校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计划每年投入30万元,三年累计共投入100万元,用于演播室的维修,相应教学实验设备的扩充更新以及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和科研奖励等.
我校增设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点有完善的体制机制等相关保障措施:以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电影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学位办公室的指导下已成立新闻与传播学专门的教学和学术指导委员会,完善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制度,加强学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监督,基于现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业界媒体的合作,通过人员互派,项目协作等方式实现业界与学界的优势互补与互惠双赢,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多出精品,鼓励学员带着本单位的问题申报项目或完成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作品.
增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培养适合自治区新闻媒体单位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媒体人才,不仅拓宽了内蒙古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空间,更将为自治区新闻传播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促进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目标定位
1.办学理念
主动适应国家和自治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需要,创新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育模式,重基础,重实践,重操作,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悉民族地区事务,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新闻传播一线实战人才.
(四)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1.学校和校外单位联合培养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我校新闻传播专业和合作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方式,并实行由校方导师和业界兼职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强调协同性.媒体,学校,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组建校企共育"三位一体"合作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重在实践,突出应用性.以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为主,注重新闻传播核心业务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娴熟的新闻传播实务操作能力.
强化复合,彰显高层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用能力统筹培养,兼顾媒体融合,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2.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
(1)课程设置突出内容的应用性与前瞻性,培养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突出新媒体技能,培养复合式媒体制作能力.
(2)培养过程重实践化,个性化,特色化培养,培养主体是学校和媒体协同共育,在我区建立办学品牌.
(3)科研培养重实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体现实践导向,形式多样,可以是研究论文,实践报告或实务操作等.
(4)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专业学习与职业兴趣有机统一.
(五)质量保障条件
1.雄厚的师资力量
我校现有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139人,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学教师有67人.其中新闻传播专业师资力量,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其中11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外聘25位兼职教师,其中正高10人,副高15人.具备实行双导师制的师资条件.学术研究方面,目前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2项,校级课题35项,课题经费总计79.7万元.许多教师通过实践中的勤奋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积极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这为我校设立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创造了较为充分的人才条件.
2.卓越的教学科研条件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拥有自治区级新闻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个,新闻实验室15个,演播室3间,校外实践基地36个,先后与多家区内外新闻媒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该专业还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所在地,承担了全区新闻传播行业的理论调研,业务培训等工作.目前正在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举办了50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学员为区内媒体人),与锡林郭勒盟宣传部合作培训350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元旦后第一期50人即将开班).这些成绩为专业硕士点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成熟的实践教学平台
(1)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日报社(传媒集团)新闻实践基地
该基地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日报社(传媒集团)共同组织实施,属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内蒙古日报社(传媒集团)拥有的大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学生实践,新闻与传播实践课程教学,学科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两位教师曾在报社兼职,多位教师经常为报社供稿,成为报纸的特约评论员)几年来,基地共接收实习学生近300余名,基地现有实习,实践仪器设备80台件数,价值120万元,设备完好率75%.实践指导老师8人,其中副高以上占60
关于新闻传播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史学文开题报告浙江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