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认知心理学第一章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认知心理学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认知心理学第一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认知心理学及心理学及计算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认知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认知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引子
上个星期我做了一件自认为很奇怪的事.有一天晚饭后,我告诉妻子要去食品店买牛奶,她让我顺便到图书馆还本书.我做了其他一些家务后,走出家门,几乎把还书的事忘记了,之后又想了起来.我把书放在车内我旁边的座椅上.上周天气已有些冷了,因此我决定先去食品店,买了牛奶放在车上再去还书,反正牛奶也不会变质.主意已定,我赶往食品店买来牛奶,放在座椅上.驱车赶到图书馆,下了车我抓了一件东西就进了图书馆.径直走到还书处,感到图书馆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这时候才意识到手里拿着的是牛奶,而不是书.我很不好意思地退出图书馆到车上取书.
回家的路上我反复思考出错误的原因.起初,我找不到答案.牛奶和书一点相似之处也没有,也不具有类似的功能,温度与重量均不同,我怎么搞混淆了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我的认知系统产生了牛奶和书的内部表征,其次,这些内部表象具有自己的特性.一些特性以我对对象的了解为基础,因此这些特性是稳定的,不会发生变化.例如,我知道牛奶是食物,书不是食物,这些特征是我对这些对象永久内部表征的一部分.但是内部表征的一些特性是指对象暂时而非永久拥有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或许是出于便利的目的,我们的认知系统似乎有一批供对象暂时存放的"暂时文件",在这些"暂时文件"中对象通过一些暂时特征进行表征.这就是我对自己犯错误的基本解释:座椅上的两个对象只是被简单地表征为"座椅上的东西".假设东西在座椅上,我拿错对象进入图书馆的概率为50%.
从上例中可以引出本章要解决的,并且会在本书中多次出现的几个问题:如何描述和说明人类知识认知过程确实像本例中的过程那样分离吗我们从这一章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揭示以下问题.
1,认知心理学试图了解人类的智力的性质和人们如何进行思维.
2,研究认知心理学的动机是出之于科学的好奇,出之于实际应用的愿望,和出之于为社会科学的其他各个领域提供一个基础的需要.
3,人们已经对人的认知思索了两千年.可是,只有在最近一百年内,才一直用科学的方法对认知进行研究.在最近五十年里内,有关人的认知的知识已经大大地增加.
4,认知心理学是由信息加工的研究途径所支配的,这种研究途径把认知的过程分析为一系列有次序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反映认知信息的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5,认知心理学的各种理论都是试图概括大量的资料并且为预示新资料建立根据.这些理论在说明我们所知道的人的认知情况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不过,在一定的程度上,它们是思辨性的,因而不应该当作绝对的真理.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既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流派,也是一种哲学思潮.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因此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后得到迅速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认知心理学才被介绍到中国,并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认知心理学以其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地改变着心理学的旧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当前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在此期间,认知心理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体系,因而它被看作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从世界范围来看,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壮大是近半个世纪来心理学中出现的大事.对心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认知心理学被看作是探索人类如何获取和使用知识的一门学问,是国外发展最快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绪论.在这一章中,将从认知心理学的对象,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和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等四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以期形成一个整体概要的认识.
主题词:认知,认知心理学,智力,思维,研究原则,相加因素法,相减因素法,开窗法,出声思考,计算机模拟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节的学习,要明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又必须弄清认知的涵义,以及认知与心理学中的其它相近概念智力,思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就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
一,"认知"的涵义
"认知"是近几十年来由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描述人的认识能力的新概念,源于英文cognition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广义的"认知"
随着关于人类智力的思维研究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出现和相关研究技术的引入,心理学家们目前更倾向于用"认知"这个词来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广泛,"认知"--认识和知识,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将在学术意义上进行讨论的内容与在较为通俗意义上使用的名词(认识)区分开来.在本课程中,我们也主要是采用"认知"这一概念来指代和描述个体呈动态或静态的各种认识能力的.
(二)狭义的"认知"
狭义的认知具体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认知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产物.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主体内在的认知过程,但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主体认知活动的外在行为来推断在其大脑内部进行的认知活动本身.
认知加工的两种表现方式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学家所能观察到的是主体认知活动的外显行为.我们从意识到的和无意识两方面来看.
有意义的识记
诸如,儿童所能记住的某个词列的数量,儿童在辨认某些图片,字词时所花的时间或计算某道算术题的正确性等.但心理学家所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容易被观察到的内容,而是那些潜藏在这些行为下面的加工过程和技能.例如,6岁儿童和14岁少年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时,所使用的认知操作各是什么对词义的辨别速度是如何反映主体对信息的不同贮存方式的婴儿是如何利用其关于自己母亲的心理表象去区别其他形象的这种心理表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被不断精确化的等等.简言之,认知发展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是,儿童进行认知活动的内在过程以及导致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
无意识的加工过程
认知不仅寓于我们意识水平之上的那些认识活动中,同时也寓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某些非意识行为的过程中.例如,当我们平时在听收音机和看报纸时,我们对每一个声音和字符的辨认都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其实,在这些活动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认知机制.
从广义的角度看,认知几乎包含在所有的认识活动中,例如,在获得信息,理解信息,验证信息等过程中包含着认知的成分,在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评价计划的可行性和修改计划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认知的参与.
(三)认知与智力,思维的关系
在较通常的意义上,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这三个术语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表示人在认识方面的特点和能力.因此,在一些不需要作严格区分的情况下,这三个概念常被混用.但是,从较严格的意义上看,在这三个概念间还是存在着区别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因此,"智力
认知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认知心理学第一章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