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心理学类论文范文,与格式塔心理学文电子书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类论文查重免费,关于格式塔心理学文电子书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学及教育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并自愿提出申请的学生开设听说课,以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学术讨论,论文陈述等口头交际能力.学生通过二年学习,应能基本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参照在职申请研究生学位的英语考试大纲进行考试.5.《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略)
《教育学原理专题》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本门课程对实现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致力于为学员奠定较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并使这种基础尽可能触及到原理层面,较深入地了解现代教育思想,从而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丰富学员的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要历练学员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的理论思维,并形成一定的教育理论智慧.本课程依托深厚,宽广的教育理论背景,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坚持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深入,力求接近高深理论,浅出,力求贴近一线实践.教学按专题进行,尽量选择具有问题性,基础性,原理性,现实性,前沿性和针对性的教育学原理专题:1.教育研究应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2.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3.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4.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5.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双重背景下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问题,6.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等等.其专题选择及各专题具体内容依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变革与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学员课后自主进行灵活多样的交流与讨论.本课程为56学时,3学分.
本课程基本内容如下:
一,教育研究应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1.教育研究科学性的依据
教育研究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就在于教育活动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客观性
(2)必然性
(3)普遍性
2.教育研究人文性的依据
教育研究之所以具有人文性,就在于教育活动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主观性
(2)价值性
(3)难以重复性
(4)复杂性
3.需要思考的相关问题
(1)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科学吗
(2)教育活动有规律吗
(3)教育规律有它的特点吗
(4)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能相容吗
二,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
1.教育的人性论比较
2.教育作用方向的比较
3.师生关系的比较
4.教学氛围的比较
5.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关系的比较
6.人才观的比较
7.教学质量的比较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是否导致"全面平庸"
1."韩寒现象"引发的思考
2."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与内涵
3."全面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全面平庸"
四,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1.多元性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2.教学中多元性与一元性的关系
3.对我国一元性教学的反思
4.多元性教育理念的理论依据
5.多元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五,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双重背景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问题
1."应试教育"是一个什么概念
2.如何评价"以往的教育"
3.素质教育难道就不要考试了吗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吗
5.如何认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6.如何认识"减负"与"质量"的关系
7.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
六,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认识
1.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2.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利己"
3.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
4.道德教育要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
教学参考文献:
1.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扈中平:《教育目的论》(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扈中平,刘朝晖:《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扈中平,陈东升:《中国教育两难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现实与未来》,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7.成有信:《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xie/070797793.html
1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
16.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8.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9.[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巴西]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刘德华:《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0.刁培尊:《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3.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成都)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35.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黄白兰:《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北京)中日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
3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陈向明:《在行动中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1.顾明远,盂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4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4.唐莹:《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5.[美]LindaCampbell,BruceCampbell,DeeDioknson:《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王成全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6.
关于教育心理学类论文范文,与格式塔心理学文电子书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