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环境保护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论文查重,关于环境保护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环境保护及环境质量及国家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环境保护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5110;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单.数据来源:经贸,环保,统计部门.
6.森林覆盖率
指标解释:
森林覆盖率指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是指区内林地,草地面积之和与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统计,林业,农业,国土资源部门.
7.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各类(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面积占全部陆地(湿地)面积的百分比,上述区域面积不得重复计算.
数据来源:统计,环保,建设,林业,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
8.空气环境质量
指标解释:
指辖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有关功能区标准要求,目前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HJ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9.水环境质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
指标解释:按规划的功能区要求达到相应的国家水环境或海水环境质量标准.目前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省控以上断面过境河流水质不降低.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解释:
指单位GDP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数量.按照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本指标计算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强度.计算公式为:
COD和SO2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且近三年逐年下降.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11.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指标解释:指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其地表水水源水质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和地下水水源水质达到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标准的水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建设,卫生,环保等部门.
1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率
(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指标解释:是指城市市区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建设,环保部门.
(2)工业用水重复率
指标解释: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统计,发展改革,经贸,环保部门.
13.噪声环境质量指标解释:
指城市区域按规划的功能区要求达到相应的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目前采用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1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指标解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城市及建制镇生活垃圾资源化量占垃圾清运量的比值.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值.无危险废物排放.有关标准采用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数据来源:环保,建设,卫生部门.
1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指标解释:指城镇公共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公共绿地包括公共人工绿地,天然绿地,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绿地.
数据来源:统计,建设部门.
16.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
指标解释:指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要求近三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投资占GDP比重不降低或持续提高.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统计,发展改革,建设,环保部门.
17.城市化水平
指标解释:指城镇建成区内总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18.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
指标解释:指城市市区集中供热设备供热总容量占市区供热设备总容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建设部门.
19.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指标解释:指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状况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现场问卷调查.
20.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
指标解释:辖区内开展环境教育的中小学数量占中小学总数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教育部门
附件2
陕西省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
一,生态县建设指标
(一)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成立了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环境保护机构健全,环保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市名列前茅.
5.深入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全县80%以上的乡镇达到省级和市级生态乡镇建设标准并获命名,其中至少50%的乡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标准并获命名.
(二)建设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山区丘陵平原经
济
发
展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4000≥5000≥5500约束性
指标2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1.1约束性
指标3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m3/万元≤30
≥0.55约束性指标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50参考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5森林(林草)覆盖率%≥60≥35≥15约束性
指标6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5≥15≥10约束性7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8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
指标9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化学需氧量(COD)千克/万元(GDP)<,3约束性
指标二氧化硫(SO2)<,711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0约束性工业用水重复率≥70指标1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约束性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70指标且无危险废物排放1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8≥10≥12约束性指标14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50约束性指标15秸秆综合利用率%≥80参考性指标1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80约束性指标17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280参考性指标18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100约束性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标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参考性指标2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2.5约束性指标社会进步21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约束性指标22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0参考性指标23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95参考性指标注:约束性指标17项,参考性指标5项
二,指标解释
第一部分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指标解释:
按照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环办[2004]109号)组织编制生态县(市)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后,由县(市)政府提请县(市)人大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规划文本和批准实施的文件报陕西省环保厅备案.规划应实施二年以上.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文件,实施计划.
2.成立了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环境保护机构健全,环保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
指标解释:
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生态县建设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协调,监督生态县创建工作.设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执法,环境监测机构健全.将环境保护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县上有环保行政执法,环境监察机构.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文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指标解释:
每年完成了市人民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较大环境事件指"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较大环境事件(含Ⅲ级)以上的环境事件.及时查处反馈群众投诉的各类环境问题.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市名列前茅.指标解释: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连
关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环境保护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