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中美合作服装设计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华南农业大学类有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中美合作服装设计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华南农业大学及实践教学及国家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华南农业大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务处组织在全校开展"课程建设质量年"活动."课程建设质量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加强组织管理,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建设质量"的方针,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以及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脱节的状况.以系统的观点,科学地处理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衔接,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系列课程的重组,整合,集成和组装,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具体建设内容包以下几点: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和双语课程建设
全面梳理检查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情况,做好总结工作,及时推广.全面梳理检查学校已开出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情况,完善双语教学课程遴选条件和建设标准.鼓励教师开设双语或全英教学课程,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师资培训,探索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加强A系列课程和个性拓展课程建设
根据《关于做好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华南农教[2016]25号)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通识教育中A系列课程8个学分的要求.所谓A系列课程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分农业与环境,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创新与思维四个类别,第一批建设了27门课程,第二批建设了11门课程,以后还将陆续推出更多的A系列课程,同时组织条件成熟的A系列课程编写教材.此外,严格执行《华南农业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管理规定》(华南农办[2016]104号),全面梳理现有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重点建设300门左右的个性拓展课程,全面提高个性拓展课程的教学质量.
3,开展实践(实验)课程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工作,学校组织编写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工程训练,农事训练及管理训练课程大纲和教材.
4,加强课程档案建设
完善课程档案包括课程介绍(描述),课程建设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情况,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进程表),教材及参考书,教案及讲稿,试卷及参考答案,课程考核情况分析,课程(环节)教学小结表,作业布置,教学改革与研究材料,教学质量评估材料,课程组研讨活动记录,其他材料等.为了加强国际交流和方便学生查阅课程信息,了解课程教学内容,各门课程均需完善中英文课程名称和课程介绍(描述).
5,加强课程考核管理
学校根据当前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华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规定》(华南农办[2016]22号),对课程考核的组织管理,命题与试题管理,试卷印刷与管理,成绩评定与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促进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其中明确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或以内,平时成绩占50%或以上.平时成绩是指对学生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5%以内),随堂测验(至少3次,占总评成绩25%或以上),课程作业(包括课后习题,课程论文或设计以及实验,实习,调查,读书报告等至少3次,占总评成绩20%或以上)等的综合评定.
(三)教材建设
我校一贯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材建设的制度和措施.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华南农业大学关于加强教材建设意见》和《华南农业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等.
1,教材的选用与评估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有关教材选用的要求,规定各学院要严格执行学校教材选用管理的制度,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规定各本科课程必须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优秀教材,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先进的国外原版教材.各主干课程教材的选用需过"三关"即各课程教材的选用先由主讲教师提出并填写《选用教材申报表》,再经专业(课程)首席教师认定和学院审查,最后由教务处审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教材评价,检查教材的编写,选用,质量跟踪与信息反馈,促进优质教材的编写,选用和推广.
2,教材建设的规划与配套措施
我校教材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教育改革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以优化教材结构为重点,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加强教材分类指导,完善教材评价选用制度,为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为了促进教材建设工作开展,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如在教师申报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时,对主编出版的教材列入水平条件,可折算为论文和工作量,对获得教材优秀奖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对纳入规划立项的教材实行扶优政策,给予配套经费资助.目前,我校各级本科规划教材的资助经费标准为:国家级主编15000元,副主编10000元,参编3000元,省部级主编10000元,副主编5000元,参编2000元,校级主编4000元.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励的学校配套奖励10000元,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励的学校配套奖励1000元.
3,教材建设的成效
2016年9月至2016年8月,我校有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植物化学保护学(第四版),畜牧微生物学(第五版),兽医药理学(第三版)和基础分子生物学教程(第二版)等5种教材入选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有53种教材获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
(四)教学改革
1,试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制度
学校围绕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方案",不断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2016年试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基础上,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大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暂行办法》(华南农办[2016]90号),提出大类培养的目的是拓宽基础,发展个性,综合培养,提高素质,同时将大类培养分作通识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阶段,要求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根据专业容量,学生志愿,学业情况和学术特长四个条件,遵循专业发展需要,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修读条件,择优合理安排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首批大类招生入校的学生在这一办法指导下,于2016年3-4月进行了专业分流,工作平稳,效果良好.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学生型和应用型人才,结合我校实际,学校2016年发布了《关于做好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华南农教[2016]25号),并从2016年秋季期执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以完善学分制为核心,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为突破口,以课程结构调整优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准出标准"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推进通识教育,进行专业分流,实施分类培养,增强个性发展,鼓励学科交叉,优化实践教学为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较大变革.在四年制总学分不超过160的条件下,将全部课程分作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四个部分,其中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形势政策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就业创业类课程和A系列课程七个类别,专业教育包括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准入课程,专业准出课程三个类别,拓展教育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和个性拓展课程两个类别,实践教育则包括整合实验,整合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科训练,阳光体育,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九个类别.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首次明确规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20%,理工农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30%.同时要求对过去的实验和实习课程进行整合,原则上理论课程不
华南农业大学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中美合作服装设计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