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出纳文参考文献带下载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奏折方面论文摘要,关于出纳文参考文献带下载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奏折及吉林大学及皇帝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奏折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清门外接受,在京部院衙门及各省督抚衙差递送的奏折,接折后再交给内奏事处,然后由内奏事处送呈黄帝御览.最后由皇帝作出批示,颁布通行.明清密疏与密折的传递过程大同小异.清代由于需要处理密折的工作量巨大,设立了奏事处,专门负责处理密折收发工作.
五、保密措施
密疏,密折,顾名思义其内容应当保密,保密是密疏,密折最重要的特征.明以前的朝代,朝臣及地方官所上文书,均经过中书省丞相之手,所以明初也是类似情况.在胡惟庸案以后,朱元璋剥夺了他人首先阅览文书的权利,由自己御览.后又设通政司转呈密疏,使之直达御前.密疏的书写和誊录,是密疏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有可能泄密的第一个环节.明代朝臣进呈密疏,书写与誊录,一般不能由他人,多是进密疏者本人亲自执笔.密疏由进呈者亲自书写的好处,既可以表明密疏人的诚恳,又同时起到了保密的作用.密疏呈递过程也是密疏保密的一个重要环节.密疏书写加封以后,就进入了呈递的过程,在密疏呈递的过程中,经手的部门和环节更多了,特别是地方上呈的密疏,还要经驿递传送,这就增加了密疏泄密的可能.为此明朝皇帝对密疏进行了改革,首先是洪武十年六月朱元璋下诏臣民言事直达御前,七月,又设通政司负责密疏的转呈工作.此外《大明律》还规定"若私开官司文书泥封看视者,杖六十"和"截取(密疏)等不拘远近,从本铺铺司铺兵,赴所在官司告举等追究得实,斩".这些都有效的保障了密疏的保密性.
清代密折的保密措施比明代的保密措施要多.明代后期,万历时的王锡爵就在密疏外加锁,崇祯皇帝让阁臣用特制黄绢小匣递呈密疏,保密措施不断完善,清代也有类似的保密措施.如雍正二年(1724年)谕:"等此皆国家机密紧要之事,关系甚重,不得预先轻泄于人,是以朕降内制皮匣发予诸臣,令其封锁奏达.盖取坚固慎密.他人不敢私开也."[13]P78这就是匣装保密的例证.此外清代的密折还有独特的保密措施,那就是清朝的回缴密折制度.雍正即位后,即康熙六十一年颁布谕旨:"等京师满汉大臣官员,凡一切事件有皇考朱批谕旨,亦着敬谨封固进呈.等嗣后朕朱批密旨,亦着缴进,不得抄写存留."[14]P55从此便确立了回缴朱批奏折的制度.
回缴密折的制度为清代的独创.雍正帝之所以要做出此决定,出发点恐怕是因为担心康熙的朱批密折中有不利于自己的批示留存在官员手中,使他们援引之非议他所执行的政策,也因自己批语中总会有日后看不妥之处,上交方可防止落入政敌手中成为把柄,同时也可避免机密泄露,另一种可能是以此侦查在帝位争夺战中,朝中大臣站在何人一边,以对建立自己的政治队伍进行判断.但客观上由于此制,使得十六万余件的这种最能反应有清一代史实的珍贵史料不致散失而得以保存至今,成为当代学者研究清代的政治制度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六、政治功能
在封建专制政体中,密疏,密折的政治功能主要是维护皇帝专制.而密疏,密折之所以对封建皇权起加强作用,是与其保密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皇帝才能开拆,批答密疏,密折,这对称臣下就会产生十分强大的威慑作用.对于皇帝而言,其具体的政治功能有:首先是把握政治动态.明清两朝下情上达的正常渠道是公文书.主要有题,奏等等.这些公文书必须严格按照格式撰写,经过正常的传递程序,按部就班,经手部门繁多,难以及时到达黄帝手中,由此造成时效性差,对紧急政务的奏报不利.而密疏,密折作为一种特殊文书,可直达内廷,无人敢扣留,这使下情上达的通道畅通无阻,为皇帝把握政治动态,了解社会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刺探臣属的隐私.一般的奏本利益牵涉太多,泄密可能性大,因而很多大臣在内容会有所顾忌,密疏,密折则由皇帝才能亲阅,可使上密疏,密折者少顾忌,直接把事实真相说出来.这为君主了解臣下心理活动提供了条件.最后是便于对臣下分而治之.密疏,密折言事的根本意义在于皇帝直接处理这类特殊文书.这一方面可不借朝廷权臣之手,使下情上达的渠道通畅,另一方面通过密疏,密折,可制造朝臣之间的互相猜忌一边分而治之.因此,密疏,密折言事风气盛行,既是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展的产物,更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专制.两者
奏折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综上所述:明代的密疏和清代的密折,除了形式上的某些差别外,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即都是臣民上呈皇帝的一种特殊的上行文书,它们具有直达御前开拆,由皇帝御览亲批,批复处理及时,高度保密等特征.因此,从两者的书写格式,具体内容,言事人资格,传递进呈,保密措施,政治功能等方面的比较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密折的起源与明代的密疏制度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但是清代的密折在"清承明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变革,无论在缮写,封装,传递到最终的批复,都比明代的密疏要严格的多,可以反映出清代加强君主专制的趋势.明代的密疏与清代的密折和历史上其他时期类似的秘密上行文书并无本质的区别.但与明代以前历朝的秘密上行文书相比,明代密疏和清代密折更具有制度化的特征.密疏与密折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反过来,它又对君主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君主专制政治发展的顶峰时期,密疏,密折的广泛存在,并与加强君主专制政治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为明清密疏,密折的制度化提供了宽阔的背景.可以说明清密疏,密折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和君主专制政治的发展相联系的.
本篇论文地址:http://www.sxsky.net/xie/070936939.html
注释:
①当今学者对于明代的密疏制度与清代的密折制度的研究较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孤立,很少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来研究的.研究明代密疏的学者主要有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王剑,曾出版专着《明代密疏研究》一书,对明代密疏的产生,完善,发展和渐次制度化的历程,以及密疏制度与清代密折制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填补了明史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白.尤其是该书论证了明代密疏与清代密折制度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具体是何种关系,并未阐述得非常清楚.指出密折并非是清代的独创,对密折制度起源及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王剑先生还在《史学月刊》,《文史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有关密疏研究的论文十余篇.
②近五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清代的奏折制度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代表有日本姬路独协大学教授杨启樵先生的两部专着《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和《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以及台湾学者庄吉发先生的《清代奏折制度研究》.此外中国大陆也涌现了一批研究清代密折制度的学者,较为突出的有:季士家《清代题奏制度沿革考释》,朱金甫《清代奏折制度考源及其它》,鞠德源《清代题奏文书制度》,关孝廉《清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刍议》等等.但仍有一些问题,学术界并没形成一致的结论,如清代密折制度的起源于何种制度,具体起源时间等等,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
[2]申时行等.大明会典[Z].扬州:广陵书社,2007.
[3]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奏折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出纳文参考文献带下载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