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关论文例文,与少儿教育课程培训,请根据本课程的培训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儿童有关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少儿教育课程培训,请根据本课程的培训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儿童及美术欣赏及神经系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儿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化.(76)30.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78)
31.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79)
32.形式运算是指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80)
33.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这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86)
34.下面会引起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有:熟悉环境的改变,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后天经验所致.(88)
35.愤怒是指幼儿由于某种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是一种激活水平很高的爆发式负面情绪.(89)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一,本章内容框架
二,知识点
1.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陈述和请求方式开展交流活动.(99)
2.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100)
3.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以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族或本地语音.(100)
4.儿童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儿童掌握实词的顺序是: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101)
5.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即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101)
6.下列对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7.皮亚杰研究了2—7岁儿童的语言,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自我中心语言,社会化语言.(103)
8.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等范畴.(103)
9.社会化语言包括:(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104)
10.皮亚杰认为,2-7儿童之间的交谈没有因果关系的解释,只有对事物的描述和对事实的陈述.(104)
11.语言先天获得论认为,语言的获得基本上是由先天决定的.(105)
12.下面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有:先天获得论,语言习得论,相互作用论.(105-106)
13.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106)
14.对儿童来说,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压力.(108)
15.安思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有: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109)
16.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这种儿童的依恋类型为焦虑—回避型.(109)
17.婴儿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与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这种儿童的依恋类型为(焦虑—反抗型).(110)
18.下列对安全依恋儿童描述正确的是:安全依恋的儿童通常表现出较高的认知发展水平,安全依恋的儿童能够主动接近问题,坚持性好,安全依恋的儿童善于向成人求助,寻求合作,安全依恋的儿童善于调节自己的行为.(114)
19.同伴关系在儿童成长中具有多种功能,主要表现为: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116)
20.有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客体中心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2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120)
2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121)
2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移情强化
24.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同伴,社会文化传统,大众传播媒介(122)
25.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对情境信息的识别,观点采择,归因.(123)
26.儿童"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情境的能力.(123)
27.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侵犯,敌意性侵犯.(124)
28.儿童在2-4岁之间,攻击形式发展总趋势是: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
29.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127)
30.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31.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3水平6阶段).(129)
第五章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一,本章内容框架
二,知识点
1.到了2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咿呀之歌"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139)
2.儿童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造型,美术欣赏.(147)
3.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147)
4.2岁左右的儿童拿着蜡笔乱涂一气后,发现自己已经画了一个个小圆圈和一些线条,于是当问他们画的是什么时,他们会看看这些圆圈和线条,觉得像自己吃过的"小圆饼和面条",因此就把这副画称作为"小圆饼和面条".这种情况说明了儿童画的随意性.(148)
5.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逐渐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蝌蚪人.(149)
6.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经历了本能直觉期,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150)
7.下面对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假想与真实的转换,有积极的情感体验.(154-160)
8.社会性游戏指的是儿童在与游戏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游戏.(对)(160)
9.心理
儿童有关论文例文
10.学前儿童的操作性游戏经历了从简单的摆弄到能够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从无意识的摆弄到有效的探索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发展阶段中: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163)
11.结构性游戏指的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165)
12.搭积木,插积塑,捏橡皮泥,折纸,小制作等游戏是结构性游戏.(165)
13.到了4岁左右,结构性游戏成为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165)
14.按照学前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表现的年龄特征,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外在导向的装扮游戏,序列性装扮游戏,角色游戏.(168)
15.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指的儿童装扮的行为指向的是自己,他们自己是装扮行为的行动者.(168)
16.当儿童的几个装扮行为具有连贯性时,这种游戏被称为序列性装扮游戏.(169)
第六章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一,本章内容框架
二,知识点
1.个性,作为一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了如下子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176)
2.影响人的气质类型
儿童有关论文例文,与少儿教育课程培训,请根据本课程的培训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