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医毕业文格式浙江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计算机方面论文格式模板,关于中医毕业文格式浙江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及计算机文化基础及计算机基础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计算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98;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全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河南中医学院,2006年,二等奖)课程描述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前身为《计算机基础教程》,1996年为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信息化人才,学校开始开设本课程.起初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环境为DOS操作系统,讲授DOS基本应用与WPS的基本操作,教学条件简陋,师资情况薄弱.
2000年为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由学校出资建立了全新教学实验机房,同时《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环境改为WINDOWS操作系统,所学习的软件也由原来的WPS一门课程调整为office系列软件和visualFoxPro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除讲授计算机办公软件外加开数据库知识的学习,从而调整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丰富了学生计算机知识.
2002年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要求,对该课程的考试形式进行了改革,由传统的笔试形式改为一律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以该课程的成绩作为本课程的结业成绩.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网络考试,通过该考试可进一步考察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切实起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2004年《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上又发生了新的调整,课程名更改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讲授内容除相应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版本提升以外,将数据库课程visualFoxPro更改为access,并增开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同期由我院自主编写的课程同名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正式出版发行.该教材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重简明,易学,实用的原则.语言力求轻松自然,通俗易懂,强调实践操作,图文并茂.突出应用技能的训练,既符合初学者的认知特点,又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此外为了更好促进学生课堂和课下实践练习,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我们制作出了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形式的视频课件辅助教学,自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为能够更好的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2006年我们有对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在保持原课程名不变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第二版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数据库内容重新调整为visualFoxPro.
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致力于新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始终将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看成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标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探索,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1,计算机文化知识
2,操作系统
3,Word的使用
4,Excel的使用
5,PowerPoint的使
计算机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6,计算机网络知识
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常识和数据库软件的使用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如下三个原则:第一,严格遵循国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二是注意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一切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一系列教学环境,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改革,逐步构建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新型开放式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论文、本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9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设计思想:
1,采用在机房内上课,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内部教学论坛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4,改革考试形式,促进能力教育的实现.
取得的教学效果:
1.学生的测试成绩逐年提高,一次性通过率不断攀升,从最初10%的通过率,到后来的通过率59%,66%,2007年12月我院2417人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河南考区),通过率为83.8%.2.增添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所以学生对本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课下依据自身情况,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较强.3.使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播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增加了师生间互动,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开展启发性教学.4.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互动,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由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的建设:
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目前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国内尚无统一教材的现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相关教材的调查,使用和分析,我院编写出版了《计算机文化基础》一书.该教材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重简明,易学,实用的原则.语言力求轻松自然,通俗易懂,强调实践操作,图文并茂.突出应用技能的训练,既符合初学者的认知特点,又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内容的选取和内容的编排顺序.在内容选取方面,突出实践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在内容的选取上不过分追求大而全,而是根据初学者的认知特点,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着重选取最新实用的内容,并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实用角度出发,将全书内容分成基础篇和提高篇两大部分,每章内容既包括学生使用计算机必须掌握的基本部分,又包括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更深研究的提高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在内容编排顺序方面,我们没有像一般常见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先写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而是直接讲解计算机开,关机操作及鼠标应用等基础内容.
教学课件的建设:
为了更好促进学生课堂和课下实践练习,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我们制作出了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形式的视频课件,该课件根据各个不同的问题使用动态连续播放的模式进行计算机操作步骤地演示,并使用音频解说的方式加以讲解.这种包含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简单易学,通俗易懂的课件,不但能够缓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造成的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结果.更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观看学习,减少教师重复讲授的次数,从而达到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将该课件放在了计算机教学网上,供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点播学习,接入校园网内的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浏览到该课件,方便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学生与教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
实践性教学和网络教学环境:
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我院在河南省内率先实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全程在计算机机房中授课.我院所辖所有教学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全部接入了校园网,并投入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实现了学生从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直到参加考试,全程接触计算机,形成了边教学,边实践的讲授模式.
为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可以把教师的授
计算机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医毕业文格式浙江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