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农科类生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相关写论文的网站
这篇创新教育论文范文属于写论文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创新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题目,与农科类生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相关写论文的网站。适合创新教育及社会实践及农业企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创新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当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农科研究生的培养更应以实践为基础,准确把握农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与内涵,通过转变观念、调整专业设置、健全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创业教育等途径,深化农科类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大批创新型的农科高级人才.
Abstract: Graduat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has bee the hot issue of China's current high-level personnel training.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anges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science graduate training should be based on practice,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s majored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through changing concept, adjusting course offered and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pproaches, deepen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graduates majored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striving 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innovative agricultural senior talents.
关 键 词 : 农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途径
Key words: graduates majored in agricultural science;innovation ability;way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13-02
0 引言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和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重点关注农业科技.农业应用型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创新型人才,我国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同时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1].目前,我国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还普遍存在着理论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要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设一支创新能力高和实践能力强的农业人才队伍,因此农科研究生的创新培养刻不容缓.
1.加强农科研究生的创新思想教育,引导教师、管理人员和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
农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其科研工作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农作物生长周期的限制.我国农科类研究生一般为两年制或三年制教育,学生往往依照前人的经验来完成相关任务,采取保守的实验方法,大多只注重表面现象而未深入挖掘机理性的问题,因为他们写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或者完成学校规定的发表论文的任务.由于研究生阶段,科研时间较短,在有限的科研时间内,学生也不得不采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进而导致一些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对学术创新缺少应有的主动性.应利用研究生入学教育、学科组专题讨论会等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信心.组织师生进行广泛讨论、明确认识,讨论怎样用创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农业科研工作中如何进行创新等.学术创新的难度比较大,我们要加强农科研究生的创新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农业科研必备的思想基础[3].
2.重视培养农科类研究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研究生创新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导师的创新能力和指导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因素.其次,研究生自身的素质和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决定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挥的第二关键因素.在研究生自身素质方面,科研工作能力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水平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导师素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其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撰写进行严格要求也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以及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注重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性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的培养[4].
这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xie/423038.html
我国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对导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非常重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才干,局限于教材和教师所授内容,因此,这项工作对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必要,在利用创新意识教育等课程,发展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优势,完善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研究和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让导师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根据课程内容不断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专题研究项目,研究生自己主导学习的过程及方向,导师要鼓励研究生通过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熟悉科学研究的流程与方法及对科学发展一般规律性的认识,获取对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的直接感受,进而在整合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新,最终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水平的目的,从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农科生产和科研中的许多问题都是以跨专业、跨学科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也要重视对团队合作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研究者若没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创新更是无从提及.跨专业、跨学科的问题解决,必须依赖合作精神的培养. 3 健全农科类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
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传统的知识获取型向现代的能力发展型过渡,一方面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扩大研究生的学习训练空间,在多层次、特别是在高层次的科研中活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从育人的机制来讲,建立鼓励支持个人创新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个人创新.可通过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制度、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制度、指导教师资助制度、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评选等制度的设立,建设和完善农科研究生培养激励和创新制度,形成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学术水平高的原创性成果,造就一批拔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鼓励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及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从而使农科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和效益方面实现追求卓越的目标.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4.引导农科研究生关注和研究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注重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缺少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引导农科研究生去关注和研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论文考核制度,注重的多是对理论层面的探讨.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手段中的面对社会实践的作业制度(Coursework)要求,以改善和加强学生的发现、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创新能力.其基本原则一是要有探索性,学生只能在独立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即作业没有现成答案[6].二是要有现实性,即作业涉及到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亟待解决的.三是要有理论性,也就是作业要涵盖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为给研究生开展实践活动创设一定的平台,学校要积极支持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建立实践基地,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丰富研究生的人生阅历,使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其人际沟通与交流,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研究生个性的发展.应丰富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形式,既可以到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基地实习,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到学校、企业、乡镇挂职锻炼,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暑假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研和参观活动等.
5.优化课程设置,发展交叉学科
传统学科间的不断相互渗透,为创新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农业科学已发展成为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这要求农科研究生必须学会抽象思维,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掌握扎实的数理知识,它涉及到农学、理学、工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或重大突破提供了机遇.事实上,大多数农科类研究生的数理等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而不能进行专业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是制约其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容易忽略隐藏的自然规律,难以发现事物的机理[7],只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处理和分析、总结,难以进行抽象思维.
6.加强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发生思想碰撞、产生创新思想,开阔彼此研究视野的重要途径,是导师了解学生研究的进展情况、系统解答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指导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术交流的方式通常有研究生班讨论(Seminar)、研讨会、讲座、学术会议.我国农业大学的部分学科专业将Seminar作为必修课程开设[8],参加者有选课的学生和授课的教师或扩大到本学科领域的所有研究生和教师.
7.校企合作,为农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搭建平台
校企合作培养农科类研究生既为现代农业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也为农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搭建平台.我国一大批农业企业迅速成长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主体,由于绝大多数农业企业成长时间不长,发展规模不大,尚缺乏自己的研发人员,因而通过校企合作,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农科类研究生在专门聘请的技术专家指导下,能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研究不仅能够完成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进行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指导.二者结合不仅为农业企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也为研究生提供更加良好的科研条件,两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研究生创新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改变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还有许多困难,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由
创新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http://news.xinhua./edu/2010-07/29/c_123893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07月29日.
[2]许星,洪静芳.关于提高农科类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4):126,90.
[3]向萍.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8-21.
[4]李志平,韩惠鹏.影响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13-16.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gov./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2011年04月24日.
[6]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1):34-37.
[7]王义和,游宏,钱乙余.面向21世纪改革工科研究生的数学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62-66.
[8]易小明,强化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3):178-180.
创新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农科类生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相关写论文的网站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环经济法之生态伦理探析王淑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和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果类的写法为原竞赛论文,学术论文或项目技术报告的题目.所有论文题目最后应加上"(论文替代)"字样以示区分.,4。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环经济法之生态伦理探析王淑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和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果类的写法为原竞赛论文,学术论文或项目技术报告的题目.所有论文题目最后应加上"(论文替代)"字样以示区分.,4。
初中数学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自评与反思能力的培养二,活动地点:店埠学区中心学校分校(联系人:吴智标:13856997931),三,活动主题: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四基"能力的培养,三,送教人员:合肥。
sci文要求对医学院公管本科生文写作能力培养的
管本科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1背景近年来,大学生毕业论文对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不重视,都以过关为目的,因此,抄袭、剽窃、拼装。
文学类论文研究方法
称,titleofcourse文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researchmethod。研究类论文模板摘。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论文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研究内。
管理方法与艺术论文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98学年度第1学期交通管理系博士班论文研究方法课程规划会议记录,日期:2016/9/15,时间:12:10,地点:交管系3楼交谊廰,召集人:廖俊雄,出席人员。
论文发表途径
径解决,钓鱼台争议与和平解决途径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表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均可申报参评.对在此前发表,已见明显经济社会效益,但并未申报评奖的论文也可申报参。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
梦的心理学研究,1.5。中学生心理健康初探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
发表论文途径
发表论文的途径安徽 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表或在国际,全国性学术活动上发表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均可申报参评(第一作者署名单位须在安徽省境。
发表论文的途径
发表论文的途径安徽 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表或在国际,全国性学术活动上发表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均可申报参评(第一作者署名单位须在安徽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