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电影方面论文范文集,与一种新的电影美学的诞生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电影方面毕业论文网,关于一种新的电影美学的诞生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电影及电影美学及电影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电影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片和侦探片的体裁特征,创造出由空白、不可靠暗示和延宕等组成的叙述风格;《2046》则结合剧情片与科幻小说的体裁特征,并代之以文本叙述欺骗来误导观众.

在《复兴惊悚风格:娄烨的〈苏州河〉与〈紫蝴蝶〉》[14]中,作者冯运达论证了娄烨以《苏州河》(2000)和《紫蝴蝶》(2003),复兴希区柯克的惊悚兼复杂叙述风格.《苏州河》故意模糊隐身人物叙述者与该片导演的身份界限,而《紫蝴蝶》则故意对情节交待不清,激励观众自己去理解叙述、填补剧情空白,积极参与到影片的故事重构中.

马歇尔·德托本在《洪尚秀的实用主义诗学:猪堕井那天》[15]一文中,考察了洪尚秀处女作,多情节、多人物电影《猪堕井那天》(1996).该片由四位剧作家分别讲述不同主人公一天内的经历的四部剧本,连缀而成.导演改编剧本时并未将四个故事简化为单独的、连贯的、模拟式情节,而是以惊人的技巧创造出一个整一的、将所有主人公全部串连在一起的剧本.

爱莱芙塞莉娅·撒诺莉的《寻找复杂叙述之径:〈老男孩〉中的新与旧》[16],运用波德维尔的认知理论分析朴赞郁的《老男孩》(2003).与书中诸多作者一样,她认为只有通过反复观看电影才能从“被扭曲的故事”到“被扭曲的叙述”中体察角色间的相互关系.然而她又自相矛盾地提出,该片也为首次观影者保留了清晰可解的情节叙述,并试图揭示这种自相矛盾的观影体验.

此处,笔者只介绍港片《无间道》(2002)的讨论,因为作者的分析,点出了华语谜题电影与全世界谜题电影不同的特点.论文《〈无间道〉与复杂叙述的伦理学》由艾伦·喀麦隆与西恩·科比特合著而成[17].论文从讨论《无间道》(刘伟强)三部曲所涉及的,斯科特·布坎特曼“终极屏幕”概念的语境问题入手,然后设立出两种对立的道德观,深入分析电影的道德观如何通过复杂叙述加以传达.通过两位男主角对真实性问题的否认,作者揭示电影如何向观众表达叙述者的深层意旨及其道德判断.

论文讨论了《无间道》围绕主人公陈永仁和刘建明为中心建立的三组次要人物关系.即警匪双方的六位人物的镜像关系:掌控者,黄警司/韩琛老大;拯救者,李心儿/MARY;保护者,傻强/助手阿巴.

笔者认为,从符号叙述学角度分析,上述人物镜像关系不止于此:“掌控者”“拯救者”“保护者”与主人公的关系可分别视为“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恋人关系”.因此,主角与配角建立起文本外层的三角关系,即“父子———兄弟———恋人”.以主人公为中心,此关系恰好表现出稳固的家庭伦常结构.

文本内层呈现出中心人物陈永仁和刘建明的镜像关系,表现二者互为卧底、互为警匪的“身份-自我”的动态易位关系,即格雷马斯符号方阵的四角对应关系.

柏格森认为,“深度自我”与“表演角色”之间具有张力,[18]电影中这种张力体现在主人公陈、刘二人“身份-自我”的深刻焦虑中.刘建明常年以警察身份掩盖黑帮自我,反之,陈永仁常年以黑帮身份掩盖警察自我,彼此“身份-自我”完全处于同构镜像状态.所以彼此既是最为熟悉对方的“敌人/朋友”,但更是知己知彼的“自我”,随时处于可易位的动态关系中.


怎样写好电影论文
播放:21187次 评论:4683人

《无间道》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如此严谨工整的内外两层镜像结构模式,外层结构给予内层结构极大压力,传递到内层结构中,成为主人公之间对“身份-自我”的殊死争夺.内外结构形成多重张力,使得电影情节紧张、节奏紧凑、高潮迭起.

《无间道》拥有如此精致严谨的剧本,无怪乎该片上映后掀起“无间道”国际热潮.马丁·斯科塞斯翻拍的《无间道风云》,不仅包揽2007年奥斯卡五项大奖,还获得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等无数荣誉.

《谜题电影:当代电影的复杂叙述》追寻了电影各种编织谜题的叙述机制,这些特殊的叙述机制,迥异于常规的叙述策略和叙述技巧,使得谜题电影的复杂叙述达至新高度.该类叙述完全超越波德维尔所谓的“好莱坞经典叙述传统”,使得叙述本身成为一种艺术.谜题电影的特殊叙述方式———视角并置与交叠、各种层面的真实、乱码情节结构、歧义与巧合、纷乱的纵横跨层、叙述欺骗、叙述漩涡、结局翻转、平行宇宙———无一不颠覆传统叙述学理论中作为技巧而存在的叙述,转而证明了叙述作为艺术而存在.

笔者认为谜题电影鲜活、热情的叙述机制,解除当代大行其道的好莱坞大众文化的全球话语霸权,从而将当代人的观影体验引领入后经典的东方式体悟模式中,并由此建立起新的电影美学———“谜题电影的东方美学特征”.

以东方文化为旨归,谜题电影通过复杂的叙述来超越叙述游戏本身,因而具有传统东方文化中道家、释家的精神意蕴.道家、释家都以“反智”而非“主智”为其特性,其“反智”精神引领当代人回归自性.

道家“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讲做学问需要日日揣摩研习,日积月累必然使学业增上;但是以此方法来修道,只会离道越来越远.为道需要的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心智都受其个体欲望的限制,极为有限.如何逐渐将自己的欲望“减损”,乃至有任何限制与执著,那就成道了.而宇宙的本体“道”,正是这无形无相无所限制的“道”.

佛教以“解脱”“觉悟”为旨归,禅宗不提倡对“人智”的追求,唯识宗则以思辨智慧归于“觉悟”.禅宗强调观照“当下一念”,不执著于境,妙有自然现前,自性功夫开显,谓之“开悟”.依止真心,恢复本来的清净面目.唯识宗以二元对立回归一元,通达“唯识无境”.即经由繁复的“识变论”来论证“唯识无境”“一切唯识”的命题———“万物都是‘识’所变现,若离开心识,本来无一‘物’”.[19]也就是说整个“外境”都是众生的心识———阿赖耶识的变现,因此“万法唯识”“转识成智”.从东方文化来观审,谜题电影正是从侦探和科幻电影的“主智”出发,走向“超越智性”.当代人在形式和内容的无限复杂中游走玩乐,玩味谜题电影里各种复杂的叙述和复杂的故事,深陷其间并与文本设置的谜题斗智斗勇.而一旦这种“复杂”和“困难”走向极致,观者绞尽脑汁,终于厘清电影中的逻辑推理、因果关系、人物角色时才幡然醒悟,发现电影所讲述的一切都不可靠.此时,当代人才终于能够真正“放下”谜题电影的“智力游戏”,使纷乱的心智暂时休歇,获得当下一刻的宁静.


这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yishu/040110296.html

似乎这正是当代人的悖论.我们要经由最复杂、最困难的路线,才能返璞归真,

1 2 3

电影方面论文范文集,与一种新的电影美学的诞生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

艺术硕士毕业证

小学体育新课改论文

有关小学音乐的论文

农村中学体育论文

体育论文核心期刊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

艺术学硕士论文

体育类论文范文

艺术类本科大学

体育类论文题目

一种新的电影美学的诞生(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