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研活动论文范本,与丛立新:教研组织,沉默的权威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研活动论文的格式,关于丛立新:教研组织,沉默的权威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研活动及基础教育及课堂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研活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教师却未必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研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受欢迎的教研员,还需要其他方面的素质.教师只要把握好自己的教学就可以了,而教研员需要负责一个地区内某个学科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研员要具备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实际上,对教研员的要求一直都是有标准的.以最基础的学校教研组为例,学校里有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选拔学科教研组组长、年级备课组组长等人员时,标准很严格,不少学校都有成文的规定.即使不去看那些成文的规定,教师们也都知道,没有教龄的积累,没有优秀的教学成绩等条件根本不可能成为教研组组长或备课组组长.同样,对省级、区县级专职教研员的选拔也都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比如,比较共性的要求有本科毕业、教龄6年以上、高级职称及以上等.所以说,虽然国家没有制定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上各地都已经有了相似的标准.另外,针对某些地区教研员由刚毕业的高学历的人来担任,我个人认为不太妥当.一个人即使拥有高学历,很优秀,但是没有实际的教育教学经历,胜任不了教研员的工作.现在一些地区将直接从学校毕业来到教研室的本科、硕士、博士先派到中小学去实习几年,应该就是考虑到了教研员资历方面的要求.
《中国教师》:在对教研室、教研员的研究过程中,您比较欣赏教研室或教研员的哪些工作方式或做法?在接下来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研室应该如何发挥“权威”的作用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丛立新:我在书中所总结的方式都是比较经典的,差不多所有教研室都会采用这样的教研形式,多年来这是得到教师认可,经受了实践的考验的.但是,现在教研员工作方式中也发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年轻教师可能不了解,但年长的教师一般都比较清楚.有些年长的教师说得很坦率,认为现在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的帮助不大,质量在下降.以往,教师去参加教研活动时,教研员会针对即将要开展的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传授,明确指出易错点,提出各种建议,甚至举什么样的例子最为恰当,用什么样的步骤效果最佳等等,教师们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而现在的教研活动,更多的是展示,教研员请几个学校将课堂教学进行展示、分享、交流.当然这种方式对教师也有帮助,可是,在交流之后教研员却经常没有做具体的分析判断,如哪些合理,哪些不妥,如何改进等等.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经常会出现错误、混乱,非常需要教研员的帮扶.
从我得到的信息,上面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然,原因也很复杂,所以我认为,维护和强化教研组织、教研员、教研活动的权威性,让教研员理直气壮地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是很现实的问题.
《中国教师》:教研室是我国基础教育特有的组织结构,但是却没有国家层面的部门.您在书中以“有了‘娘家’之后会怎样”为题谈论了这个问题,大致意思倾向于没有必要建立国家级的教研部门.为什么?
丛立新:教研室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权威,从下到上,都有比较成熟的制度、经验,有其自身运行的一套机制.由于没有主管部门,有时候是比较弱,没有“娘家”来“撑腰”.归根结底,教研工作确实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从支持这个角度来理解,可以有许多渠道去解决这个问题,不一定去求助主管部门.我觉得之所以教研室成为一个权威,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教师们“买你的账”.之所以教师们“买你的账”,是因为教研员的目光始终盯着中小学课堂教学,熟悉教学动态,了解教学需求,所以才能够推进教学.
之所以在书中谈这个问题,是风闻有这样的主张.按照中国国情,如果有了上级主管部门,教研室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可能就得等着红头文件.而由国家层面的一个机构,专门去管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话,那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除非,成立的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人员配备、财政保障之类的事务,那样也许会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马赞)
关于教研活动论文范本,与丛立新:教研组织,沉默的权威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