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人物、观念、思潮:2016年近代中国思想史阅读回顾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思想方面有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人物、观念、思潮:2016年近代中国思想史阅读回顾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思想及近代历史及思潮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思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如既往,当代中国史学界政治史、社会史热门,思想史偏冷.思想界亦然,普遍存在着谈思想
思想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以人物为中心的思想史
钱穆曾经说过:“思想要有事实表现,事背后要有人主持.如果没有了人,制度、思想、理论都是空的.”从此语可知,思想史首先应该是关于人的历史.对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思想研究,也是近三十年思想史研究的经典模式.
王?森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展现了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五四精神继承者的傅斯年,批判传统思想、重新界定古史、坚持自由主义、追求学术独立,最后却在政治和学术的拉扯下,左右势力的夹击下,被迫放弃部分五四理想的过程.作为王?森的博士论文,本书成书年代较早,所谓政治和学术的两难,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冲突等传统命题,今天看来已不新颖.其亮点在于,研究中使用了大量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收藏的“傅斯年档案”,通过傅斯年的书信、阅读眉批、购书记录、未刊札记等生活史的资料,作为判断傅斯年的思想走向的佐证.王?森用精彩的研究证明了他在《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中的论断,思想史和生活史可以有交集.目前思想史研究普遍存在着资料瓶颈,王?森的研究,对扩展思想史研究的史料来源提供了有力例证.
该文url:http://www.sxsky.net/yishu/040134166.html
无独有偶,黄克武的《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也是一本对史料有自觉的人物思想研究之作.以往的严复研究,多以其著作为文本,进行纯思想的分析,而很少在挖掘史料上下工夫.黄克武利用大量被忽视的严复书信和日记,展示了严复思想发展中鲜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严复的许多译著都是在抽鸦片之后完成的,身染毒瘾的痛苦使其意识到,应该呼吁国人禁烟自强;严复原本无女权思想,多次娶妻纳妾,与忘年女学生交往后,才逐步认识到女子教育的必要性.本书的主旨意欲说明,严复终其一生思想具有连续性,反对不顾东西文化内在差异而作无根移植,希望能够会通中西,为中国找到合适的现代化道路.但是,鉴于“另一种启蒙”或“思想调适”的说法,在以往的思想史研究中各家已经多有阐述,将鲜活的生活史资料引入思想史,从某种程度上为本书增加了新意和分量.
如果说严复思想中新旧交织,反映了张灏所谓的“转型时代”下人物的普遍特征,黄道炫和陈铁健关于蒋介石思想的研究,为这个结论提供了另一则有力证明.《蒋介石: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以近年新公布的《蒋介石日记》为基础,专门对蒋介石的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整理.可以看到,蒋介石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领袖,却是旧人格的典型.他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熏染,推崇《中庸》《大学》,对宋明理学研究精深,并以阳明哲学为基础,结合三民主义学说构建了一套力行哲学.尽管他被对手视为“流氓”和“独裁者”,本身却极重修身,强调经世致用,一直以儒家理想中牧民的“君师”自命.这种圣贤梦,导致他重视伦理教化、轻视制度规约,提倡人治、忽视法治,崇尚民本、隔膜于西方民主制度等等.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对其行动有着重要影响.蒋介石这种思想上的局限和性格上的保守,或许为其政治上的失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观念为中心的思想史
个案研究并非终极目的,最理想的研究是以小见大,展现时代中被知识分子普遍分享的思想观念.然而,未必每一个案都能成功地以小见大.这时就有必要走出个案,进行以观念为中心的研究.在这方面,相对于历史学背景的学者,政治学和哲学出身者往往有更多贡献.
杨贞德的《转向自我:近代中国政治思想上的个人》,以梁启超、胡适、陈独秀和梁漱溟等几位人物为中心,发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分享的一种“转向自我”或“反求诸己”的观念倾向.这就是说,知识分子在回答如何改变政治和社会问题时,普遍采取了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改造式策略.用林毓生的话讲,就是一种“藉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倾向与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注重修身类似,过分相信道德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将改造政治和社会的要求,完全寄托在个人道德的提升上.对于用制度约束权力,进行分权制衡的宪政架构,保障个人自由,则多有忽视.用张灏的话讲,这是对人的堕落性和无限为恶的潜能缺乏一种“幽暗意识”,可能走向全民主义、民粹主义和权威主义.从杨贞德的研究亦可看出,这种倾向最后导致知识分子在面对权力时软弱无力,无所适从,或是如胡适期待当权者的良心和觉醒,或是如梁漱溟转向社会运动,或是如陈独秀走向共产革命.
不同于杨贞德略带“质疑”的立场,哲学出身的安靖如在其《人权与中国思想》中,对近代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模式进行了“正名”工作.本书实际是一本研究中国人权观念的通论,但近代部分占有很大篇幅.作者总的思路是,中国本身就存在着一种丰富、复杂和持续的权利观念.从宋代新儒家开始,经过晚清、民国再到当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中国方式,发展和丰富着属于中国的权利话语.在这种话语下,无论梁启超、陈独秀还是高一涵,他们所理解的权利,都不只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而是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群体、国家密切相关,更多指向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还认为,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同等重要,如果没有经济上的公平正义,政治上的权利也毫无意义.将个人权利当做手段而非目的,一般会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但在安靖如看来,这却是中国知识分子根据自身历史经验发展出来的权利话语.这种话语也曾一度和杜威、耶林等西方思想家的权利话语构成奇妙的重合.对这种话语,西方需要给予理解和尊重,中国也需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寻求与西方主流权利话语对话沟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思想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相对于海外学者带有强烈问题意识的著作,中国学者的观念思想史研究相对平铺直叙.闾小波的《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对民主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这项研究前人多已做过,但颇为有趣的是作者的思路.西方学界对中国民主思想史的主流研究,谈的只是从严复、梁启超到胡适、罗隆基、储安平一脉的英美自由主义,即使有区别,也只是自由主义内部的左右分歧.但是作者认为从五四开始中国的民主观开始分疏,出现了自由主义的精英民主和革命主义的大众民主两种思路.后者从李大钊、陈独秀一直到毛泽东,走的是通过在体制外
思想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人物、观念、思潮:2016年近代中国思想史阅读回顾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