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护理学方面论文范例,与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护理学方面毕业论文网,关于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护理学及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护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包括社会期望过高和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现代的培养社会栋梁之才,无不要求教师要全方面发展,胜任各种各样的角色,这样造成教师工作的复杂度、紧张度及繁重度比一般职业都大,然而社会对教师投以高期望的同时却没有给予相应的理解和社会支持,如社会地位及劳动报酬,最后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打击而产生职业倦怠.二是组织因素,包括组织内部的管理和运行体制、教师在教学中的自由度与自主权、工作负荷、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学校内部的师生、教师间等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组织因素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最直接的原因.三是教师内在的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个人背景因素(年龄、教龄、性别、婚姻、学历)、个体的人格特征、低教学效能感[14]等.四是学生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及对学习缺乏热情等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最终导致教师产生倦怠.3.2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教育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基础,因而护理教师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无形中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当这种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职业倦怠.[15]近年来随着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护理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显现,在我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对护理教师这一群体的研究尚不多见.
3.2.1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相关研究涉及的变量主要有:年龄、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等.不管是临床护理教师还是专职护理教师,40岁左右人群情绪枯竭表现较为严重,在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方面不同研究得出不同的结果,莫合德斯[16]认为50岁以上教师个人成就感最高,40~50岁教师缺乏个性表现最严重,而魏雪梅[17]的研究结果则为35~45岁人群个人成就感最高,不同年龄对教师的去个性化无影响.不同性别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总体无差异,但在具体维度上女教师比男教师情绪枯竭更严重.教龄长短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表现为教龄长者个人成就感较高,但情感衰竭较严重的趋向,在去个性化维度上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大多数研究认为高学历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比低学历者严重,但余可斐[18]对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结果为低学历者职业倦怠发生率高于高学历者.在专职护理教师中,讲师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高,职称越高,个人成就感也越高;在临床护理教师中,初级职称者职业倦怠程度较严重,中级职称者个人成就感最高.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者教师要比未婚者职业倦怠程度高.此外,工作量、用工性质、所担任不同教学课程也影响着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yishu/040134820.html
3.2.2工作压力对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护理教师的工作压力越大,其职业倦怠感就越严重,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枯竭、去个性化两个表现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工作压力中的社会因素、工作负荷及个人特质因素对职业倦怠中的情绪枯竭维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
一些对医学专业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显示:低社会支持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关,善于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包括主动倾诉、求助及参加各种活动可缓解其职业倦怠;[19]另外,积极地应付行为如解决问题有助于平衡心理,保护精神健康,从而缓解职业倦怠,而消极的应付行为如自责、忍耐、幻想等不利于心理健康,容易导致或加重职业倦怠.[20]护理学教师是医学专业教师的一部分,上述结果可能也符合护理学教师这一群体,有待于进行针对护理学教师的相关研究.
4小结
随着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护理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护理教师自身的特点使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会对学生和教师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然而,目前对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如研究对象范围较狭窄,不具有代表性;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大部分研究只探讨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护理教师的影响;干预措施未实证证实,只是各个研究者在理论上给出一些应对措施等.护理教师的工作态度及综合素质不仅决定着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决定着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护理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Burnout[J].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1:397-422.[2]ByrneBM.TheMaslachBurnoutInventory:TestingforFactorialValidityandInvarianceAcrossElementaryIntermediateandSecondaryTeachers[J].JournalofOccupation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1993,66(3):197-212.
[3]朱晓颖.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17-19.
[4]王国香.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2-86.
[5]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5):568-574.
[6
关于护理学方面论文范例
[7]莫合德斯·斯依提.新疆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工作压力关系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0.
[8]KristinOJ,HeidSA,AstridKW.Nurseeducatorpetence:AstudyofNorwegiannurseeducators’opinionsoftheimportanceandapplicationofdifferentnurseeducatorpetencedomains[J].JNursEduc,2002,41(7):295-296.
[9]平步青.护理专职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64-3665.
[10]贾彩丽.我国高校护理教师能力现状及策略的研究进展[J].家庭护士,2007,5(8中旬版):38-40.
[11]陆莉.专职护理教师进行护理教学优劣势分析[J].护理研究,2006,20(6A):1012-1013.
[12]余晓云.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J].护理研究,2005,19(10A):1983-1985.
[13]周菁.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9:8-10.
[14]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56-61.
[15]GlasbergAL,ErikssonS,NorbergA.Burnoutandstressofconscienceamonghealthcarepersonnel[J].JAdvNurs,2007,57(4):392-403.
[16]莫合德斯·斯依提,玛依努尔·买合苏提.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3-5.
[17]魏雪梅,胡定伟,何剑.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调查分析[J].中国病案,2012,13(12):45-47.
[18]余可斐.对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296-4298.
[19]王玉花,齐金玲,刘兴来,等.医学院校专职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661-1662.
[20]吴松泉,王光丽,黄阳生,等.地方高校医学专业教师职业倦怠与应付行为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701-705.
关于护理学方面论文范例,与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