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学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戏曲音乐的多重视角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音乐学类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戏曲音乐的多重视角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音乐学及民族音乐及音乐表演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音乐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传统的戏曲音乐研究主要是对其音乐唱腔及旋律特征的形态分析研究,而对其戏曲音乐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特征的考察者不多.近年来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逐渐被运用到音乐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尝试对戏曲音乐的文化与艺术属性进行多重视角的观照与审视.本文将要探讨的由英国民族音乐学者施祥生所著《沪剧:现代上海的传统戏曲》(赵玥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一部典型的戏曲音乐人类学的经典个案研究,作者运用民族音乐学、民族志学、申克音乐分析法等理论视角,对上海沪剧音乐的形成、发展演变、音乐本体特征、女艺人等相关的问题给予了多重阐释与解读.
一、城市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沪剧音乐研究
“城市民族音乐学广意来讲,是指对在城市中创作出来的、演奏的、以及传播的所有音乐的研究”.①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借鉴城市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对城市中传播的音乐品种给予田野考察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倡导有关城市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如汤亚汀、杜亚雄等,然而这种性质的音乐学研究个案目前仍不是很多,因此看出该著的这种研究视角对于学术界来说具有双重意义:
其一,田野考察地点不单单是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而且有可能是“‘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②研究.因为,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不仅仅限于偏远的乡村荒野,而现代化城市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品种也应该是亟待我们关注的重点.正如杜亚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许多品种出现了流行地域城市化、演出目的商业化、活动性质世俗化、表演曲目流行化和形式内容西方化等多方面的转变.民族音乐学界应面对客观情况,将目光投向城市,大力开展城市民族音乐学研究.”③如美国学者韦慈朋对上海地区江南丝竹音乐的研究④,齐琨对上海南汇区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⑤,等等.所以看出,民族音乐学对城市中的传统音乐的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其二,城市民族音乐学不完全是对城市中的流行音乐的考察研究,要对城市中仅存的传统音乐品种给予重点关注.因此,该著作的学术意义在于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对城市中流播的传统音乐的文化特性(或“城市性”特征)给予了深入的考察研究,改变了以往学科研究中多是对城市中的流行音乐进行考察的现状(如美国的城市民族音乐学大多是对城市中的流行音乐的考察研究⑥).作者将沪剧音乐置于上海城市的社会、文化、政治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对其音乐起源、女性艺人的表演、城市地域文化与戏曲音乐之关系、戏曲音乐与上海的政治变革等问题给予系统关照与审视,因此,此类研究更彰显一种城市人类学视野下的戏曲音乐文化的多重阐释性研究.
目前,“就城市民族音乐学本身而言,它自己从来没有形成一套独立的理论,也没有自己的教科书.”⑦因此该著是城市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的一次实践与尝试.当下,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城市中传播的音乐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融合的音乐特征,因此亟待加强对传播于城市中的传统音乐品种以及具有跨界特点的原创音乐组合的综合考察研究.该著运用城市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上海沪剧音乐给予纵横两维的考察研究,不仅丰富与发展了城市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理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一种突破性与启发性的双重学术内涵.
二、历史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沪剧音乐研究
民族音乐学研究比较重视音乐文化的共时性特征的考察,尤其是对当下现存的鲜活的音乐文化事项进行的记录与分析,而对其历时性的发展变化问题关注度不够,甚至被认为那是历史音乐学家所要做的事情.英国历史民族音乐学者理查德·魏狄斯认为,历史研究也应该是民族音乐学的一部分.⑧笔者认为,在重点考察研究对象共时性特征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其历时性变化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作者以历史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不但对沪剧音乐当下发展状态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沪剧音乐从民间小曲、民谣、地方戏的演变历程给予的历时性分析研究.如在“地域与音乐:地方戏在上海,1912—1949”章节中,作者运用了很多口述文本对沪剧音乐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花鼓戏”、“本地滩簧”、“申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其次,该著作的研究是对历史民族音乐学理论中存在问题的一次实践与修正.因为,作者在关注沪剧音乐历史变迁过程的同时,也对当下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沪剧音乐的发展现状问题给予了纵横两维的探究.回避了学科研究中存在的对当下鲜活的传统音乐表演状态视而不见的问题.如作者认为,“历史民族音乐学,特别是在东亚,时常(但不是专门地)被理解为古代曲谱和相关素材的细致研究,并尝试将这些尘封的文化再现往日的异彩,且有意地忽略现存音乐传统及其今时今日的表演实践”(第229页).可以看出,作者在基于对沪剧音乐的变迁历史进行文献考据的同时,对其当下沪剧音乐的发展现状以及表演审美特征等文化艺术属性给予了多重的关照与审视.如理查德·魏狄斯认为,历史民族音乐学者十分强调传统音乐的文化变迁过程的研究,同时也在不断提醒人们注意其“活着状态”的考察研究.⑨所以,我们看出,该著的这种研究方法与视角也是对历史民族音乐学中存在问题的一次理论实践与修正.
三、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一个尝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音乐研究的兴起,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成为热点.国外代表学者主要有:埃伦·科斯科夫⑩、贝弗莉·戴蒙德、皮尔科·莫依沙腊{11}等等.上述学者主要关注女性性别角色与社会音乐之关系以及女性角色在音乐表演中的社会地位、女性文化身份认同以及女性音乐能力等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该著作也涉及到对女性音乐的研究与考察,作者将沪剧女艺人角色置于上海城市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重点考察了女性角色对于沪剧唱腔音乐风格与表演体系、审美体系的革新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如在第二章的“1915—1950年间的女性角色与女艺人”研究中,针对女性艺人在沪剧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所做出的贡献,结合当时社会文化与政治语境进行了深入的关照与审视.如作者认为:“女性艺人的兴起极大地增进了戏曲音乐的扩展和完善,申曲在音乐上的逐渐丰满,也直接成就了艺人对女性(和男性)形象进行深刻的情感刻画.”目前,国内学者开始触及到相关的研究,如周楷模{12}、吴凡{13}、杨采芳{14}、宋方方{15},等等.以上研究主要是对音乐教育与表演中的“女性性别与音乐”、“女性文化身份认同”、“仪式音乐空间场域中的女性角色的扮演”等问题的研究.当下,民族音乐学家对于女性主义音乐的研究,有必要重点考察女性视角下的音乐家与民间艺人制造音乐的过程以及音乐观念、女性社会性别属性等方面的问题.尤其要加强从“音乐表演与研究领域中的女性身份认同”、“女性性别角色与音乐创作、表演、审美之关系”、“女性性别与田野工作”以及“女性主义音乐民族志撰写风格”等方面展开论述.
四、反思性特征的音乐民族志文本表述方式
民族音乐学家的田野作业不是盲目地搜集田野第一手资料,同时对于田野中遇到的问题应给予关注与思考
关于音乐学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戏曲音乐的多重视角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