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关于人格修养类论文范文资料,与“弘毅”与人格修养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人格修养类毕业论文,关于“弘毅”与人格修养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格修养及理想及文化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格修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主要有:持志、养气、存心、力行.

首先是持志.“志”,许慎解释为“意”,(《说文解字》“志”解)朱熹解释为“心之所之.”(《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为政》“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之“志”注)“志”即志向,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理想、信念.理想和志向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人们生活的目标追求和精神支柱,更是区别贤士与凡人的首要标志.历代圣贤都强调“志”即理想的重要性.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说:“士何事?曰尚志.”(《孟子尽心上》)《礼记学记》曰:“凡学,士先志.”朱熹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人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性理精义》卷七)志向确立与否、志向正确远大与否,成为决定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历代圣贤更强调持志.孟子主张“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强调“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元四明程端礼辑)所谓“持志”,就是将所立之志专一恒久保持,勿使其受到外物干扰而遗失,亦即志向、理想、信念的专一执守与恒久弥坚.一个人,确立理想并不难,难的是理想坚守、执着与不渝.很多人,不是没有理想,而是理想不坚定、不专守、易变移.这不仅成就不了大事,而且对成就事业实现梦想是有害无益的.

其次是养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气”是什么?在孟子那里,一是指身体里面天然具有的质朴元气,“气,体之充也.”二是指最宏大最刚强、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前者是生物自然的,后者是精神人为的.孟子强调的是后者,凸显人的精神气质.他认为,第一,“气”受“志”的统帅而具有正确的方向,“夫志,气之帅也”,“志”是最高的,“气”是较次的,“夫志至焉,气次焉”.第二,“气”得到“道义”的配合而变得最宏大最刚强,弥漫天地之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第三,“志”与“气”相互作用和影响,志向统一明确就会激起人高涨的热情和气魄,满腔热情、豪迈气魄凝集起来也会推动理想的实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公孙丑上》)的确,理想是导引人生前进的灯塔,理想指引人生发展的方向,理想为人生修炼提供不竭的动力.“气”是人生发展的热情和气魄,“气”为人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和飞轮,“气”提升人生修炼的高度和境界.

“浩然之气”是怎么形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说到底,是在“志”的统帅和“正义”与“真理”的配合下凝集了“正义”而内在生成的即“集义所生者”,而非外在赋予的“非义袭而取之”,但离不开后天精心的保存养护.在某种程度上说,先天集义所生之“气”,只是个体“浩然之气”生成基础和萌芽的“善端”,“浩然之气”则是在保持先天质朴元气基础上运用“正义”精心养护修炼而不加害即“直养而无害”的结果.“浩然之气”的本质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在先天善性基础上,在“志向”“理想”“真理”的综合作用下,通过精心修炼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强盛的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再次是存心.所谓“存心”,就是要保存童子之自然纯朴之善心,也就是保持自然、平和、宏阔、宽广、善良的心态和胸怀.

孔子的人格境界是“一乐”“三不”“四毋”.“一乐”,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种不迷恋物质享受、甘于清贫、追求道义的行为被后人赞誉为“孔颜乐处”精神.“三不”,即“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人格.(《论语子罕》)“仁者不忧”要求具有“仁者爱人”的宽厚情怀,(《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智者不惑”要求具有渊博宏富的知识智慧,“勇者不惧”要求具有勇猛顽强的体魄毅力.“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凭空想象、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孟子主张“存心养性”.“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孟子离娄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上》)朱熹从人性有天理之善、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的观点出发,主张采用“存灭”的方法存心养性,即用存养的办法涵养心性,用“灭欲”的方法纠灭偏蔽.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后世思想家、教育家也十分重视“存心”.譬如,明代大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李贽都明确提出应“存护童心”.王守仁从“心学”出发,提出教育当“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传习录教约》)李贽认为,“苟童心常存”,则“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童心说》)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提出教育应当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让其独立思考、亲手去做、亲眼观察、大胆说话、广泛接触、自由发挥,以发掘儿童的内在潜力,培养儿童的健全个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六大解放”.(《陶行知全集》)这些思想对今天开展青少年人格修养仍然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还有就是力行.所谓“力行”,就是努力实践.孔子不仅主张学思结合,而且主张力行实践.他说:“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1 2 3

关于人格修养类论文范文资料,与“弘毅”与人格修养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体育创新论文

竞技体育运动

音乐类毕业论文

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初中体育课改论文

设计艺术论文

竞技体育成绩

体育舞蹈论文

美术优秀论文

关于艺术论文

“弘毅”与人格修养(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