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院类论文范文检索,与苏州教育近代化历程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书院类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苏州教育近代化历程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书院及大学学报及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书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传统时代的苏州书院曾取得辉煌成绩,但在清末以来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中,传统的苏州书院也陷入困境,纷纷改制为新式学堂.苏州书院改制的特点有学习西学、经世致用;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改革不够彻底等特点.总结书院改制的经验教训,对当前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关 键 词:苏州书院;教育改制;近代化
书院是中国传统时代富有特色的教育组织.不同于“官学”或私塾、社学、义塾等教育机构,它兼具教学与研究之功能,讲明义理之精神,以及开放自由之学风②,是古代讲学、祭祀、修书、编书、藏书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书院兴起于唐末五代,历经宋元明清诸朝,直至清末新政时,改为新式学堂,结束其历史使命.本文即拟以苏州书院为例,对此略作探讨.希望可以对近代苏州教育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苏州传统书院的辉煌与局限
苏州书院最早出现于南宋.创建于南宋端平年间的和靖书院,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书院.之后历代有办有鹤山、甫里、文正等一批书院.
沿至清代,苏州书院的发展达至鼎盛阶段.③据统计,清代苏州一共新建书院55所,重修11所.④苏州书院的等级齐备,教育体系完备,书院教育普及程度高.⑤在为数众多的书院中,以紫阳、正谊等书院为代表的优秀书院因办学质量过硬,名师高徒辈出而闻名天下.紫阳、正谊两书院的历任山长多为硕彦名儒,如著名学者沈德潜执掌紫阳书院时,“门下多俊彦”,培养出王鸣盛、钱大昕、王昶等一代汉学大师.但在道光年间以后,随着朝局动荡,国势衰微,传统书院的发展也面临困境,其规模与影响均不如从前.
本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yishu/04024525.html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书院教育也暴露出众多缺点.首先,传统书院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不谙新学,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其次,传统教育多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是当官的预备教育.加之西方新学思潮的影响,传统书院的育人制度已“弊已积重,习亦难返”.于是,自19世纪末,苏州书院开始了改制历程.
二、苏州书院改制的历程
就苏州而言,书院到学堂的改制可分为19世纪末戊戌变法前后、20世纪初晚清新政时期与1905年废科举后这三个阶段,兹分而述之.
(一)戊戌变法:短暂尝试与快速失败
19世纪末的清廷腐败不堪,日甚一日.朝野上下,寻求改革.在教育方面,有官吏提出欲将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到“今可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增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⑥同年九月,清政府同意并下令,“一并通行各省督抚学政,参酌采取.以扩旧规而收实效.”书院风貌一时有所变化.⑦在这期间,苏州书院也开始发生着变化.据光绪二十三年《知新报》载,苏州正谊、平江书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添设西学一课”.⑧
在“百日维新”期间,清廷曾下令将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二十二日,光绪帝采纳康有为在《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的建议,颁布上谕:“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⑨书院改制拉开序幕.但仅仅几十天后,清廷便下令“各省书院请照旧办理,停罢学堂”,此次改制最终以失败告终.⑩
此间苏州书院改制情况记载甚少,但据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已将与苏州紫阳书院级别相似的钟山书院等改为府县学堂.吴地改制情况可以此作为参照.
(二)清末新政:从传统书院到新式书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国祚危难.迫于无奈,慈禧太后宣布实行“新政”.1901年9月14日,慈禧太后颁布“书院改制诏”.之后又先后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整个教育制度作出较为系统的规定.随即全国迅即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
苏州也响应新政,将传统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江苏巡抚聂缉曾向清廷奏报苏州学堂改制情况.据其称,正谊书院改为苏州府中学堂,“仍其名曰正谊,学堂只设备斋、正斋,不设专斋.定学额六十名,分延中西教习,课以普通学经”.平江书院改为长洲、元和、吴县三县小学堂,“仍其名曰平江学堂.”,“分延中西教习,课以初级浅近之学”.紫阳书院则“改课经算策论”,留作校士馆.省城内原设的学古堂,“本讲求有用实学,所取多高材生,亦应循旧办理,加意整顿.”到光绪二十八年,苏州多数书院已完成书院改制工作.
(三)废科举前后:从新式书院到新式学堂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也失去其存在价值,纷纷改为新式学堂.于1902年留作校士馆的紫阳书院,1904年改办为江苏师范学堂.学古堂也于1905年改为游学预备科,招考英、法、日文学生三班,择优资送潘灏芬等10名学生留学,1907年改为存古学堂.至此,古老而传统的苏州书院走向近代化,终于链接到新式教育体系之中,完成其历史使命.详见表2.
三、苏州书院改制的特点
主张经世致用,学习西学乾嘉年间的苏州紫阳、正谊两书院研经治史、著书立说、繁荣文化,不与专习科举帖括制艺者为伍,培养出一大批著名学者,如王鸣盛、钱大昕、王昶、孙星衍等人,形成了“精研古学,实事求是”的吴派汉学学术思想.这种研究实学、通经致用的思想也影响着晚清书院的改革.如正谊书院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年)的课选内容,除经史外,讨论课题已涉及时事政治、军事、算学、地理等方面内容.诸如有以下课题:“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解”、“问岁差之说或谓黄道西移或谓恒量东行二者孰是?”等等.这与只知古籍考证或埋首科举的书院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
改制过程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苏州书院的改制和全国书院改制的步伐相一致,都经历戊戌变法前后、清末新政时期、和废科举后三个阶段.戊戌变法前后苏州平江、正谊两书院风气渐开,R
关于书院类论文范文检索
然而,苏州传统书院的改制过程中,也存在着保守因素.例如,清末新政时期,清廷发出“书院改制诏”,可当时苏州影响最大的紫阳书院,却并未改为学堂,而是留作校士馆.直到1905年科举废止前夕,仍有大批学生视校士馆为衣食之所,试图阻止校士馆改办学堂.紫阳书院作为省会书院的改制尚且如此,其它书院改制中的保守倾向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当时教习新学的老师稀缺,延缓了改制进程.不少地方的总教习仍为原书院山长.其中不乏饱读诗书之人,但懂得新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老师却少之又少.如苏州中学堂教习曹元弼,不懂新式教学方法,每月讲经五六次,每次“居中昂坐,闭目讲论其说”.可见,在书院改制过程中,将书院名称换为学堂很容易,但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由中转西、由古转今却非一朝一夕之事.
四、对书院改制的思考
通过研究传统书院向近代的演化历程,可以分析其中的优劣得失,探寻经验与教训,做到以史为鉴.综合学术界的观点,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第一、书院为新式学堂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值得肯定.学者田正平、朱宗顺认为,1894-1911年间,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战的消耗以及巨额的战争赔款,“中国的可用资源大量枯竭.”而洋务、新政则需要大量财政支持.1898年10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折中无可奈何地表示:通计各类学堂,需金数十万,“然当兹费绌用宏,度支告匮,如此巨款,实苦罗掘无从,而地方应办事宜,更何敢轻言请款.”在此情况下,利用传统教育资源如书院现有的物质设备,无疑是晚清发展学校教育的“至速之法”.就苏州书院而言,苏州府中学堂、江苏师范学堂等新式学堂不仅脱胎于紫阳书院、正谊书院等旧书院.而且科举废停后,两书院学田也并归入学款处,用以开办各中小学堂.由此可见,传统书院为新式学堂提供了经费、场地、师资等物质基础,加速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值得肯定.
第二、改制处于被动,过程冲动草率,留有缺憾.清末书院的改革是在列强侵略,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清政府匆促作出的无奈之举.清廷作出改制决定,并非为了开启民智,培养新式国民,而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更何况,西方的大学制度根植于西方文化理念,与其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并非完
关于书院类论文范文检索,与苏州教育近代化历程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