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抗战时期西部艺术考察的兴起成效探析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绘画艺术类有关论文摘要,关于抗战时期西部艺术考察的兴起成效探析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绘画艺术及艺术考察及文化建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绘画艺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的美术力量在这个特定的时空空前整合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抗战”始终是大后方美术的主题曲,即以艺术宣传形式鼓动民众抗战;同时,文化保存与文化建设也是大后方美术不可忽视的政治任务.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国民政府组织了对西部边疆地区的艺术考察.本文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庞薰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为个案,对时代特点总结,探析抗战时期西部艺术考察兴起的背景及成效.
[关 键 词]抗战时期庞薰西南少数民族兴起成效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正经历着最深重的苦难和动荡.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此后数年内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失去了对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控制.首都也从南京迁往武汉再迁至重庆,中央政治力量与国家重心随之西移,大批高等教育机构及科研机构内迁,此刻中国的知识精英得以汇聚在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内陆地区.中国的美术力量在这个特定的时空也空前整合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抗战”始终是大后方美术的主题曲,即以艺术宣传形式鼓动民众抗战;同时,文化保存与文化建设也是大后方美术不可忽视的政治任务.
一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的中国,虽然依旧处于动荡之中,但总体的社会发展进入到20世纪以来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从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到1937年11月20日迁都重庆期间的十年,被西方誉为“黄金十年”.1951年9月19日美国魏德迈(AlbertC.Wedemeyer)将军在国会说:“1927年至1937年之间,是许多在华很久的英美和各国侨民所公认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之中,交通进步了,经济稳定了,学校林立,教育推广,而其他方面,也多有大幅进步的建制”.①
1931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业长率平均高达9.3%.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背景下,学术上的思考与争鸣也异常活跃.伴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近代学理不断介绍到中国,促使传统中国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不断发生变化或转型.这一时期,受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博物学等西方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民国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西方的民族理论、民族调查方法等在边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付诸实践.
时至30年代后期,“自抗战军兴,我国边疆的重要,引起全国上下的注意,政府对于边疆的建设与开发,学者对于边疆的调查与研究,渐加注意,这是一种从来未有的良好现象”.②全面抗战爆发后,原先集中在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及科研机构内迁,大批学者云集西部边疆地区.使得以前并不研究边疆的学者,有了接触边疆亲近边疆的机会,边疆研究吸引了学者的学术兴趣.
这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化的空间格局,而且使中国文化人的艺术视野和观念在深入以往被视为边缘化的民族、民间的过程中,发生了重大转换.独特的地域和边远地区民族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不仅扩展了文化人对“民族传统”内涵的认识,使以往基于汉民族中心主义观念基础上的民族文化观念得以拓展,而且多民族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对中国艺术家的启迪与影响,为中国现代艺术形态的构建注入了新的因素和生机.在空间的挪移、视野的转换与深入地融合中,许多艺术家实现了艺术风格的新转型.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对中国艺术的现代转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绘画艺术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4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到了30年代,尤其是抗战后,“边疆考察团”风起云涌.政府行为的主要有教育部组织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中央博物院组织的对西南边疆地区的考察,还有一些艺术家如吴作人、林风眠、叶浅予、董希文、司徒乔、孙宗慰、关良、常书鸿等也分别在同一时期不同时间进入藏、羌、彝、苗等民族区域考察.
二
由于战争,“流亡”和“迁徙”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一部分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被迫迁往大后方,艰难辗转跋涉于滇、贵、川、甘、青、黔、桂等西部地区.艺术家前往边疆考察与写生的行为,既是在日本侵略、国家危亡的艰难时刻,对民族、国家以及自我意识的求证,同时,西部独特的地域和边远地区民族风情以及文化,为艺术家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蕴涵着地域性与民族性相互融合的艺术空间,为中国现代美术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经验.
我们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庞薰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为中心,探究那一代艺术家对现代中国美术语言的开拓与创新.
庞薰1906年6月20日出生于江苏常塾望仙桥.1921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及医学,在上海师从俄国人古敏斯基学油画,同年8月赴法留学.赴法初期经徐悲鸿介绍入叙利恩研究所学习,徐悲鸿当年即在此学习,但他并没有像徐悲鸿等人选择写实主义艺术,而是接受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作为康有为学生的徐悲鸿,深受康国画变法思想的影响,立志以西方现实主义精神改良“衰微至极的中国画”.庞薰则不然.他曾谦虚地说“我去法国学习时对西洋美术史知道得很少,其它文艺修养也很差,学习也不踏实.所以到了巴黎既想学绘画,又想学音乐,还想学文学,没有一定的主张,浪费了很多时间.”③那时的他对音乐的兴趣很大甚至于超过了绘画,曾一度“想弃画学音乐”④后来即使他下决心放弃音乐专学绘画,仍无法摆脱西方绘画潮流的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象我这样一个学画青年,不受当时潮流影响是不可能的.有时我去卢浮尔博物馆,坐在维纳斯像前,一坐一两个小时.面对这样的雕像,我的心象被微风吹拂的湖面,清澈、安静.可是当我走进另一些画廊,我的心就着了火.”⑤1930年回国,在家乡常熟研究中国绘画史论,组织“旭光画会”.9月参加上海“苔蒙画会”.1931年,任教于上海昌明美术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兼任新华艺专名誉教授.1932年,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创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自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派美术成果的、有宣言的、有纲领的学术性社团――“决澜社”.“决澜社”从1932年起,连续举办了四届画展,1935年,举办过第四回展后,就自行解散了.其客观原因是“决澜社”诞生在硝烟弥漫的“九一八”、“一二八”事件之后,正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外患日益迫紧,画家们缺少从事艺术探索、研究、创作的安定、安全的文化环境.1935年,离沪北上,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从事图案教学,使他对传统图案装饰纹样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抗战全面爆发后,1939年庞薰碾转到了昆明,在这里他完了自己绘画风格的转变.先是研究古代装饰纹样,绘著《中国图案集》,由闻一多支持在西安联大内部展出.同年秋,由梁思成、梁思永介绍,受聘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任研究员.研究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彩陶、青铜器等古代器物上的图案.11月初,当时的中央博物院下达了考察的任务,由此他开始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艺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他深入贵州贵阳、花溪、龙里、贵定、安顺等八十多个村寨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珍贵服饰、工艺、民谣、民歌等民俗资料.
绘画艺术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绘画艺术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抗战时期西部艺术考察的兴起成效探析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