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歌方面论文范本,与民歌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民歌方面毕业论文网,关于民歌人才培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民歌及民族音乐及人才培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民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天,民歌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并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民歌的消亡所造成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通过民歌人才培养来保护民歌文化,已势在必行.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民歌的种类及基本概况,分析了民歌的价值及民歌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最后从国家与学校等多个角度,就如何培养民歌人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 键 词:民歌人才;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44-02
一、概述
我国民歌有多种种类,且分布范围较广,大体可归结为: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其附近区域的漫翰调与爬山调,陕北与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肃、青海及宁夏地区的花儿,新疆地区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和川北地区的姐儿歌与茅山歌,江浙地区的吴歌,赣州、福建以及广东地区的客家山歌,云南、四川及贵州交汇处的晨歌、弥渡山歌、大定山歌,藏族聚居区中特有的鲁体与谐体民歌,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山歌等等,这些民歌均是我国民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现代文化及潮流的影响下,民歌日益呈现出消亡态势.现阶段,民歌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即传承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对民歌进行传承与保护,在留住老歌手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歌手,让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后继有人.
二、民歌价值及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一)民歌的价值
1.人文研究价值.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种重要体裁,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人文风情及劳动生活状况;是群众生活的重要部分,劳动中的帮手,是社会斗争、情感交流、传播与消遣的重要方式.民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及文化等疾病情况,因此有着很高的人文研究价值.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民歌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2.为民族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国内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传统音乐往往是相互影响和补充的.民歌最早产生,对于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歌舞、戏曲及民族器乐等,都是基于民歌发展而来的.例如,“花灯戏”、琴书类、“河北吹歌”等乐种以及《梳妆台》等众多民族器乐曲牌,都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改编而来.民歌对历史上的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也有很大影响.
3.丰富了专业音乐的内涵.历史上,民歌对文人、职业艺人及音乐家等有哺育作用,且至今仍是作曲家作曲
关于民歌方面论文范本
(二)我国民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生活方式已有了很大改变,这些改变从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生态民歌的质地,同时也阻碍了民歌人才的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在不断改变,人们不再甘于过田耕或是游牧生活,而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现代的科学技术及产品充斥着他们的内心,为追求现代生活,他们进入并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而土生土长的民歌手也日益减少.第二,民歌的审美环境有了很大转变.民歌是音乐与文化有效融合的产物,对民歌的审美理解和欣赏在很大层面上是由对当地民俗化的了解程度决定的.在城市民歌欣赏群体中,因不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使得民歌变成了走场式的欣赏,民歌欣赏也被赋予了现代社会工业制造的色彩,且找不到与民歌相符合的阐释话语,增加了其传唱难度.第三,随着现代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工业化设施日益完善,我们的民歌文化素材已在日益减少,很多民歌大师或民间艺人的辞世,使那些民族歌声离我们渐行渐远.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认为,培养和保护我国民歌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民歌人才培养策略
国家及政府方面国家及政府应高度重视民歌人才的培养,并为各级院校及社会民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要将民歌人才培养作为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从财政、制度上对民歌人才予以保障与支持.例如,积极深入民歌发源地,如蒙古族等,充分了解当地的民歌文化,必要时可将其纳入非遗保护行列中,要在当地积极举办各种民歌大赛,吸引更多热衷民歌,并有一定音乐天赋的人才来参与节目,为其搭建才华展示的平台,使其在实现个人音乐梦想的基础上,对当地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河曲享有“中国北方民歌之乡”之美誉,是河曲二人台《走西口》的重要发源地,蒙汉交融产生了今天的西口文化,同时也孕育了河曲民歌与西口河灯会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和2011年,河曲2次被赋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养基地的正式建立,是当地政府对民歌文化及人才的重视,以河曲为主导,对晋、陕、蒙及冀四省人才进行整合,搭建河曲民歌二人台演艺联盟,实现艺术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河曲民歌二人台原生态文化品牌,能够有效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学校方面1.调整培养目标.应始终坚持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形成有特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力求从能力本位、增强人性以及全面发展等多个层面来制定高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致力于通过规模、效益及质量的协调,来实现招生、培养与就业三者间的良性循环.
2.专业建设改革.应综合考虑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发展实际,适当调整现行的教学体系,将民歌人才培养与地方民歌的发现、收集、保护及传承工作结合在一起,构建一套新的地方民歌特色人才培养培养体系,这不仅与高校专业发展方向相契合,同时还能有效弥补我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歌人才培养不足的缺陷.课程设置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在课改方面,应结合地方民歌特色人才岗位的实际要求及代表性工作目标,设立“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及“专业平行辅助课”、“专业任选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适应本专业对综合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基本诉求.
3.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努力构建和培养一批负责民歌特色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其中应包含在职教师、国家一、二级演员等高素质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民歌人才培养的前提,高校首先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同时还应发挥其行业优势,努力培养兼职专家队伍.要通过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向措施,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同时,还应不定期开展行业和校内教师舞台实践活动.例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桑植县率先成立了桑植民歌实践教学采风基地,并积极组织学院老师和艺术家到桑植民歌基地进行采风,和当地民歌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汲取地方的民间音乐元素,将桑植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并对桑植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与深入研究,逐步培养出桑植民歌演艺人才与高素质艺术人才,这不仅能够传承和保护桑植民族音乐文化,实现薪火相传;同时还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新民歌和新节目,逐步研发出基于市场需求的群众喜欢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树立起桑植民歌音乐品牌.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民歌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民歌人才还较为欠缺,民歌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岌岌可危.只有高度重
关于民歌方面论文范本,与民歌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