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政策类论文范文例文,与我与社会政策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政策类论文格式模板,关于我与社会政策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政策及心理学及图书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政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主讲人简介
张秀兰,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兰教授先后承担研究课题4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张秀兰教授提出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家庭政策以及社会抗逆力等理论对学术界和我国政策制定产生了较大影响.截至2011年底,张秀兰教授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2篇(英文48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30余篇,撰写英文报告20余篇.
一、关于自己
我1963年生于北京,1981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读本科,1985年入北师大经济地理专业读硕士,1990年入美国加州伯克莱加大社会福利学院读博士,1999年回北师大兼职,2002年5月全职回北师大工作.这些年我的专业多次变化,研究领域繁杂,行走多个国家.从科学研究到机构建设到学科发展,大多时候我是顺着心性走,也有很多外界机会的引导.我尽量坚持埋头做事、知止知足的原则.
这些年下来,我发现自己在这个男性占优势的高教、科研领域算是异类.比如有人对我说:“张老师,好像海归里女的做正院长的就是你了.”这话让我一思量,还真是.还有,我参加过多次不同领域的评审,去了才意识到,自己是唯一的女评委.至于想到要做教授,那是在30多年前考大学的时候就决定了的,因为我一方面喜欢读书,并且喜欢再把读书的体会和别人分享,另一方面又不喜欢坐班的生活.所以这些年读书下来,选择做个教授就是很自然的了.因为是女性,就成了女教授.
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读的是地理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得女性会弱化性别意识,因为她们需要和男性一样在野外活动.当然,得到男同学照顾也是常有的事.例如,那个时候出野外,大家都背着被子赶火车,男生会帮助女生把被子从车窗塞进车厢里.但是到了野外,要走多少路还得走多少路,男女生是一样的,所以地理系出来的女生好像都有性别盲点.我记得在读大学时,特别崇拜一位77级的学姐,她一个人到山西的林子里去做植物标本,背着标本走不动了,坐在地上哭一阵子,然后接着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学问不是因为你是女生就不去野外了,那还学什么?这个学姐后来成了非常有名的教授,到现在我还崇拜着她.
我也会被问起如
关于社会政策类论文范文例文
二、从自然地理学走向社会福利学
前段时间亚洲开发银行约我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政策.在我梳理30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写到早期的乡村工业化时,便想起,我当年的本科论文写的是晋南的水泥工业.为此,1984年,我一个人到山西去调查,到太原,住在一个小旅馆,十几个人住在一起,身上也没什么钱,只有几本书.雨夜到街上还有刀削面的摊子,我吃到了地道的山西刀削面.然后,从太原出发,坐火车到运城,再坐长途车到侯马搜集调研.那黄土高原的路,雨后车轮留下来的埂子,太阳一晒,比水泥还要硬.在长途车上,手要死死抓住车里可握的把手,即使如此,每当长途车过一个黄土埂子,头都要被颠得撞在车顶上.将近30年了,我还记得非常清楚那个雨夜去吃的刀削面,那些黄土埂子.我在山西调查了半年.现在想来,那半年在山西的经验,就是我日后实证研究路子的开端.
我在研究生阶段没有继续读自然地理学,而是选择了经济地理学,论文还是乡村工业化.在准备写作的阶段,我到师大地理系图书馆,从几本英文经济地理的杂志中查找相关论文,在不多的论文中,看到一篇写以色列乡村工业化的,里面有很多的模型.那个时候我对计量地理学很入迷,一见那些计量模型就放不下来,但是文中有些问题我不是很清楚,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给杂志的编辑写了封信,说我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但是里面的关于计量分析的文献我找不到.写完之后也没想着会有答复,我就背着包去甘肃做调查了.没想到从甘肃回来,收到了一个很厚的大信封,是从国外寄来的!打开一看,原来是那篇文章的作者寄给我的,内里除了发表的文章,还有一些作者没有发表的文章草稿.真是如获至宝——30年前的学术研究,英文文献的匮乏是现在的学者很难想象的.我每天带着这些英文文献去图书馆研读,得益匪浅,后来,提前半年完成了硕士论文.在那个年代,提前答辩是很骄傲的事情,那种感觉真是很奇妙.我写了信给这个作者,向他表示感谢.这位以色列作者帮助后学的精神感染着我,我也在努力传承这种精神.
我虽然学的是理科,但是一直喜欢写写东西.那个时候年轻,还不时写小说、写诗.我还特别喜欢古文,喜欢练毛笔字,所以读了7年理科,对文字的工作还是很喜欢.研究生毕业后我没有选择留校,而去了民政部的一家报社,当时叫《社会保障报》,现在叫《中国社会报》,在那里做编辑和记者.
刚去没什么硬性的工作,我就把历年的民政文件汇编找出来读,虽然枯燥,但是很入迷.我先被分派在社会部,后来社会部分出理论部,我就到了理论部.我是北师大第一个去民政部工作的,也是报社的第二个研究生.有一天社长叫我去他办公室,让我把他的一篇稿子抄写一遍.新分配去的,能被社长和主编认识,心里很兴奋.我以前练过几笔字,抄稿子的时候自然是百倍的认真.稿子交给社长后,他看到我的一笔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我得到夸奖,觉得自己需要加倍的努力.进报社三个月后,我写出了第一篇稿子,题目是《论民政经济学》,上万字,算是一个版面的大稿子了.理论室主任看了之后说非常好,然后兴奋地拿去给主编看,主编看了之后也很兴奋,当时就决定发整版.稿子发出去后,一些地方的民政报纸也摘发了.
这篇稿子我以后再看,好像实在没什么.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我以后社会政策研究的基础.稿子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重构农村福利制度中的福利提供方.1988年,那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年代,集体经济解体后,依托于集体经济的福利制度受到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条件下,民政部门不得不采取一些经济手段来解决民政对象的生活和服务需求.那个时候,以社区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政部力推的,因为集体经济解体了,乡村工业化了,这就需要重构社会福利的融资机制.那个时候提出社区保障,实际上是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个人和乡村工业共担的社会福利融资机制.我后来思考政府责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有关.而我后来对社会政策的研究,也和这段经历有关.我体会,人生的第一份职业非常关键,我因为这份工作走上了政策研究,特别是社会政策研究.围绕这篇稿子的经历,我认识到自己对政策和学术研究的兴趣,特别是那个时候对社区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很认同,自己希望能在社会福利领域更深入地做些研究,就于1990年1月10日到了美国伯克莱加大读社会福利学的博士.
三、伯克莱加大的10年
在伯克莱大学,因为我是社会福利学院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所以学院对我很关照,派了两个老师指导我,一个是出生于台湾的学心理学出身的教授印有文,她懂中文;还有一个是学计量经济出身、教方法论的LeonardMiller教授.我的专业导师是Leonard.第一次见面我终生难忘.出国时我戴的是一块电子表,没有想到换电池.那天老师约好了下午一点在他的办公室见面,我很紧张,但是手表上的时间一直都不到一点钟,我在校园里转悠到天都黑了,最后决定去学院看看,一进学院,见到学院办公室的钟都下午5点多了.我赶忙去Leonard的办公室,他正在锁门,见到我说,我等了你一下午,我想我不是你合适的导师,然后就离开了.
晚上我回到
关于社会政策类论文范文例文,与我与社会政策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