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地方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应重走实习路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新闻学相关论文答辩,关于地方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应重走实习路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学及教师实习及教育改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各新闻院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应有之义.但新闻学在现实教学中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作为学生引导者的教师没有媒体工作经历和经验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新闻专业的教师可以以考察、访问和定期参与等方式自觉到媒体单位实习.
关 键 词:新闻学专业教师实习
新闻教育改革已讨论多年,有关“新闻教育向何处去”主题的文章也不少,但现状却是新闻教育改革依然停滞不前.原因何在?新闻院校没能区别对待改革内容,这是原因之一.新闻教育存在大量问题是有目共睹的,有些问题虽暂时不能解决,但有些问题目前是完全可以着手解决的,比如改革培养方案、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笔者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认为在我们国家尤其是地方类新闻院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变目前新闻学专业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课堂的尴尬境地,让他们走向社会,到媒体实习.
一、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尴尬境地.
笔者对安徽省13所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教师①共有51位,其中3位教师有过媒体从业经历,而更多的教师只是按照培养要求在媒体实习过,这占所有教师的63%,更让人惊讶的是近3成的老师从来没有在媒体实习过.而这些教师都是目前地方高校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以上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学专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新闻学.
以上的调查能清楚地解释为何国内新闻学专业一线教师备受诟病,主要是“理论”多于“实践”的问题,如果说教授新闻传播理论等课程的教师缺少实践还说得过去,那教授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经营管理的老师如果没有新闻实践经历就非常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而现实偏偏如此.从未有过实践经历的学生可以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从未有过新闻实践的老师也可以从讲师一路晋升为教授.这其中的尴尬与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不无关系: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理论型还是技能型?这一尴尬折射到新闻教学上则表现为:教学生采写的老师从未采写过新闻,教学生报编的老师从未编排过一张报纸,教学生制作电视节目的从未制作过一期真正的电视节目.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怪用人单位不要,社会不满.
原本这一问题可以很容易解决,即可以从媒体中招聘那些媒体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来高校任教.但现实情况却是高校的自身原因阻碍了这一路径.其一,高校的人事制度严重阻碍了媒体人向专业教师的转变.其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教育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新设专业点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优秀的有着丰富的媒体从业经历的媒体人毕竟是少数,客观上不能满足高校需求.其三,高等教育工作较为平淡,它不如媒体行业那样丰富多彩.在薪资收入上,高等院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直接挂钩,而在媒体行业中则是多劳多得,以能力论价,这导致一部分媒体精英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从事教育工作.其四,新闻院校与媒体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关系.新闻院校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可以方便今后学生实习,而新闻院校却没能充分利用媒体的有效资源.
如此就形成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有经验的媒体人不愿来或不易来,而那些理论多于实践的教师就成为新闻教育的主力军,最终导致具有较强实践性质的专业变成理论学习,而且几乎全国一律,新闻教育也因此而走进窄胡同.
二、到媒体中实习:实现从实践到教学的跨越.
既然新闻教育走进了窄胡同,那我们就要寻求解决之道.根据现状:很多新闻专业在地方院校并未独立成为院系,只是依靠在文学、教育等院系之下,地方院校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自然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倾斜,毕竟高校还有其他的新专业需要发展.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新闻学只是文学院下设的四个专业中的一个.因为文学院在该校属于老牌专业,无论是高级职称还是中级职称都已经超出学校所给指标,所以学校不再给文学院分配职称指标.同时,由于文学院的在职教师超编,学校也不再给文学院分配进人指标.这就导致新专业的新闻学教师没有职称,师生比严重不达标.另外,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分配更是如此.
基于以上的分析,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要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教师不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则新闻学专业必然走向死胡同.因此让新闻专业教师到媒体单位实习就变得非常有现实意义.
让新闻学专业教师到媒体实习,一方面可以为媒体人不能或不愿进入高校教学纾困.毕竟媒体的工作方式和高校不同,采、写、编出色的媒体人不一定能够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了解媒体,熟悉其发展动态、方向和脉络,不断从媒体中汲取营养,并用实践检验理论,将实践转化成理论,最终为教学、科研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纵观西方的新闻类院校的教师,他们愿意跟媒体打交道.如写成《做新闻》这一新闻学名著的盖伊·塔奇曼就曾长时间地到不同媒体实践,观察媒体.
以往的实习都是针对在校学生的,他们必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实习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并没有强制性的规模让新闻专业教师媒体实习,因此,教师到媒体实习与学生实习不一样,必须重新设计.
教师能否到媒体实习受制于四个因素:一是实习单位的联系与选择;二是实习的时期与长度;三是教师实习产生的费用如何解决;四是教师实习的态度、意愿与效果.
就各新闻院系的情况来看,这四方面的问题都有解决之途径.地方高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新闻学专业多属于新设专业,各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且这些教师多数刚从高校毕业,年纪较轻,家庭负担也相对较轻.这意味着各院系的财政负担和动员压力就较轻.个别有较多教师的新闻院校可以采用分批实习的办法,以分散压力.
首先,教师应该到什么样的媒体实习?他们实习的媒体与学生是否相同?平媒、新兴媒体,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教师到媒体实习要考虑到的问题.无论从教学层面来说,还是从科学研究层面来讲,教师到媒体实习应该与学生有所区别,第一应比学生实习的媒体层次要高;第二应比学生实习的范围要广,平媒、新兴媒体等都应该接触;第三实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集中实习,也可以是挂职,甚至可以是直接参与.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有大量在媒体行业的同学、师兄弟,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甚至可以利用与媒体合作的形式实习.教师可以在媒体中以兼职的身份出现,为媒体服务.其次,教师到媒体实习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假期,每次一个月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实习的集中性,又可以保证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分担各新闻院系的负担.实习时,同样要为老师建立实习评价机制,保证教师的实习效果,达到实习目的.在实习单位,非业务型的教师还应参与到媒体的各个部门工作中,熟悉整个媒体工作的流程;而业务性的教师则应该参与到采编播第一线,为今后的教学注入活力和新鲜血液.
该文来自:http://www.sxsky.net/yishu/04096303.html
再次是财力问题,其解决之道有二.其一,在各高校中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业务经费和专业建设经费.业务费一般包括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课题调研、教研、教学活动等产生的部分费用;专业建设费笼统地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与教学运转直接相关的费用,一般包括办公费、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新闻学专业教师到媒体实习的目的是熟悉媒体,ߡ
新闻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地方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应重走实习路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