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经学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学及哲学史及章太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当西方文明夹带着民族国家时代到来,有了一个西方文明的参照之后,“中国是什么”,或者“中国文明是什么”,就成为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呈现出来了.而要将中国文明系统化,就一定要有一个角度才能说清楚整个文明.当廖平写成《今古学考》之后,今古文之分,终于判若冰炭.廖平之前,凡古文为考据训诂,今文讲微言大义,可以各不相妨,虽偶有争论辩驳,皆无关于政治社会.但是,经学一旦有系统化的时代需要之后,像乾嘉、咸同之学那样简单地辨析字义,注疏一经,已然不能真正回应现实,要回应现实,必须从理论上回到“什么是经学”这样的根本性问题上来.但问题在于,自汉末郑玄泯今古二家之别,以成一家之言,经学成为“不同时代的圣人之法的集合体”,晚清今文经师正是要从这一不同圣人之法的集合体中,寻找出纯正的“孔子之法”,因此,不得不推翻一切与其制度、义理相悖的古文经典,遂有廖平二变的《知圣篇》、《辟刘篇》,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出.他们的根本目的,是绕过郑玄回到西汉,对二千多年来的经学进行一场重新清理,检视西汉以《春秋》为中心的今文经说,使经学重归孔子口传的微言大义.在今文学看来,经学就是孔子的“一王大法”,是抽象价值而不是具体法度.而在一个新的民族国家时代,最根本之处就是要重归孔子之法,以孔子之法所表现出来的抽象价值,作为国家构建的“灵魂”.而古文经学同样面对郑玄的问题,他们更进一步将郑玄所提出的不同时代圣人之法的集合体,建构成为新的“国家历史”的源头,于是夷经为史,遂有章太炎视六经为古史,以孔子为史家之说出.在古文经学看来,经学就是尧舜以来的历史记载,并且,这种历史记载对后来历代修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历史的源头.要建立一个新的民族国家,便必须通过对六经的历史化解读,寻找这个民族的源头所在,以历史作为国家构建的“国本”.
今文经学的现展,为康有为、廖平之彰显孔子一王大法,以六经之抽象价值为国家构建的理论源头.而古文经学遭遇现代民族国家,则成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史学,通过历史寻找“中国”.
但是,在后来的学术史发展中,今古文二家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今文经学为了回归孔子而推翻古文经典,开启民国“古史辨”的先声,而古文经学夷经为史,导夫民国以经学为史料之先路.
重回经学,认识中国
民元之后,经学科废,经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至此消失.随之发生的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事实上是以章太炎为先导,以胡适之为中心.
章太炎的先导意义,在于他看待中国学术,是“以史为本”的态度.中国学术本以六经为本源,而在晚清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章太炎为了寻找一个民族国家建国的深厚根基,乃不惜将整个中国文明视为“史”,从历史来论述民族.这样,六经成为古老的历史记载,成为文明史的源头.章太炎夷六经为古史,视孔子为史家,将整个中国学术都建立到“史”的基础上,这是对以经为主导的传统学术的一次大变革.接下来,随着留洋学生归国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西之别变成古今之争,章氏“国故”之论,本为发扬国史之光辉,转化为胡适之的“国学”,则变成已死之历史.在胡适之等西化论者眼中,“中国”成为“历史”,中国一切典籍,成为死去的史料,于是倡导“整理国故”,以西方学科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典籍,建立起中国现代学科.至此,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完成,而经学终至全面瓦解.
经学瓦解的背后是国家转型.事实上,自经学科废,新学蜂起,经学研究在民国时期,已经式微几绝.民国时期的经学研究,主要是晚清经学之余绪,而极少有义理之创发.这种情况,自经学立场观之,固为事所必至.盖每当时代巨变,文明更新,旧法不能无弊,必有新的立法者出乎其间,创为一代新法.中国意义上的“革命”,正是因为前代之法行久积弊,不可收拾,遂有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到来,以重新组织政治,整顿社会,改变生活方式.周秦之变如此,辛亥革命亦是如此.前者最终变天下为郡县,后者变帝制为共和.而在政治社会革命过程中,国家构建若不“法先王”,将国家植根于身后的文明传统之上,则必须重新寻找立法者,时王出,僭古圣,号后王,立新法,从而带来无穷的暴政.在周秦变局之后,汉初经师深知暴秦之苦,于是由孔子之删削述作,而知孔子集前圣之大成,以为后世立法,而汉室帝王亦渐知帝裔并非圣种,必须尊顺神圣立法者之法,国家乃得长治久安,于是有汉武之后,去黄老刑名,而尊先王之法,开中国二千余年的政治格局.
而近代以来,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中,随着辛亥鼎革,帝制土崩,经学行世二千余载,亦因之而彻底退出政治生活.事实上,由此以上八百年,宋世道学的兴起,中国的学术中心早由五经转向四书,以四书为基础的新儒学,在复活、重构儒家精神价值的同时,忽视了建立在五经基础之上的理想政治的信念,如蒙文通在《宋明之社会设计》中所言:“汉儒言政,精意于政治制度者多,究心与社会事业者少.宋儒则反是,于刑、政、兵、赋之事,谓‘在治人不在治法’.其论史于钱、谷、兵、刑之故,亦谓‘则有司存’,而谆谆于社会教养之道.”熊十力在《十力语要》中亦曰:“宋明诸大师,于义理方面,虽有创获,然因浸染佛家,已失却孔子广大与活泼的意思,故乃有体而无用,于物理、人事,少有发明,与社会政治,唯诵知古昔.”熊、蒙二氏皆精于理学,蒙氏并钻研经学,而二氏之论,大抵不谋而合.宋明学问重建儒家之心性本体,使人于内在心性修养有无限提升之可能,于社会教化,也颇有建设礼乐教化人民之功绩,但于政治之建设,则多流于空言,而无实际之制度建设.及至清世,经学复兴,诸儒考究群经,发明汉人旧义,不遗余力.但清代经学,实为考古之学,清儒既不能以经学议政,而清代政治也不待经义而立,况科举考试,仍以四书为主.
本来,随着晚清今古文经学的理论发展,今文至廖平、康有为而致力于纯化经义,回应千年变局;古文至刘师培、章太炎而渐入史学,以贞固国本.而辛亥革命的发生,又使经学与政治名义上的关系也完全脱离.在这种条件下,正是重整传统经史之学,共为新的建国大业做好充分准备的机缘.一个成熟的文明体,每当遭逢巨变,必回首其文明的源头,从发源之处再出发,以此文明的价值回应遭遇的挑战,实现真正的“文艺复兴”.但是,西来新学蜂起,糟粕《诗》、《书》,使康、章之辈,渐知事无可为,只能从事讲学,终老户牖.今文经学之实质被彻底抛弃,而学术之主流,也随着文化的更新,从章太炎转向胡适之,从以史为本转向以史料为本.在胡适等人倡导的“整理国故”,建立现代分科学术之后,中国学术全面摧毁古典文明体系,而成为“世界学术”的一个部分,成为世界学术的“地域性知识”.而经学研究,也因之在学术主流中彻底消失.
本文网址:http://www.sxsky.net/yishu/04096795.html
肇启于章太炎,完成于胡适之的现代学术,行至今日,已近百载.这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一百年,也是经学瓦解、溃败乃至消亡的一百年.中华文明,自汉世尊奉五经,以为政治社会之核心价值,二千余年见,宅国在兹土,立教在斯人,容有一时之神州激荡,一代之宗庙丘墟,而疆土、文明、人种,百世不绝,此实全赖经学大义之相传,以保礼乐文明之不坠.而此二千余年之中,即便如六朝士风之玄虚,晚明学术之狂涎,仍有一部分饱学之士,保文明之不失,守坟典之不绝,而未有如辛亥之后五经
关于经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