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药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医药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之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医药及信息科学及中医药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医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6275;,特别是在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规范成熟的教育体系,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术团体.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一个联合组织,作为规范、系统、可持续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以利于培养符合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信息与管理类人才.2.3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
科研平台包含硬科研平台和软科研平台.硬科研平台包括购置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资源管理与共享;软科研平台包括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人才培养及相关制度.中医药信息学科研究平台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具有人才汇入与创新产出的特点,在平台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上均应区别于传统科研平台.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医药信息学科平台应能够有效地支撑知识创造和科学研究,能支持多学科交叉需要克服的各种阻碍,如人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合理的学术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笔者认为,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给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探索研究符合本学科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是当前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2.4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全面研究并实施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结构体系、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针对这些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但学科建设需要学科积累,需要自身特色的形成,更需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研究环境与团队.笔者认为,在中医药信息学形成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级学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之前,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覆盖面广的优势,将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人文环境基础.
首先,改革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体系,将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明白所学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其解决哪些专业领域问题.计算机基础是医药院校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创新思考和创新质疑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转向为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并注重思维的引导,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培训、网络教学来完成.
其次,把握中医药研究生与信息学相关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为中医药信息学奠定学科研究基础,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机构的建设;改革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体系,培养如下能力,以便多学科、多角度开展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①利用现代的信息科学理论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能力;②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参与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设计、整理和诠释的能力;③开展民族医学及民间医药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数据建模的能力;④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能力;⑤参与专业知识库建立与应用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应具备计算机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交叉应用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医学实际问题.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应不同于一般的本、专科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要把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定位在医学计算机文化知识、医学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影响,为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奠定学科环境基础.在校内外举办大学科技园区,实现学科、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的充分“聚集”效应.加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此引导建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术环境.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更是中医药自身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构建服务于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目的,加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这足以表明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支持,对中医药人才新型知识结构的期望.鉴于此,可以尝试建设各种形式的医学信息知识竞赛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来营造中医药信息学校园文化环境.
3结语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从多学科间的耦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可与本行业内高校相关院系相互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科研究团队与创新教育团队,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

关于中医药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2]钱学森.交叉学科:理论和研究的展望[N].光明日报,1985,5(17):3.
(收稿日期:2012-07-01,编辑:梅智胜)
关于中医药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