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与大学新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相关论文答辩,关于大学新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统计学及独生子女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395.6R179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6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5-0639-02
【关 键 词】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学,家庭,学生
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
关于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选取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新生850名,发放问卷850份,回收844份,有效问卷832份,有效率为98.6%.其中男生198名,女生634名,被试平均年龄为(19.03±0.955)岁.
1.2方法以《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人际信任量表(ITS)为研究工具.(1)FACESⅡ-CV包括2个分量表,共30个项目.它主要评价2方面的家庭功能:①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②适应性,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每一项目参试者要回答2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该量表有2个因子,分别是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因子.FACESⅡ-CV经过第2次修订后,其各分量表的项目能对中国人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进行准确的测定[2].(2)采用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评定大学生对他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该量表共25道题,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低)到125分.数据采用Excel数据库输入,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得分比较男女生在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与人际信任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在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城市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均高于乡镇和农村,而在人际信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济程度不同的大学新生在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均高于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而人际信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是否独生子女在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独生子女的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对人际信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大学新生人际信任得分的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等可能影响人际信任水平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人际信任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等于0.05水准上进入方程的有2个变量,按其进入方程的顺序依次为:家庭适应性、家庭亲密度.见表2.
3讨论
Olson家庭功能(3-D)线性模型理论认为,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得分高的家庭功能是良好的,而得分低的家庭功能是不良的[3].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经济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城市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高于农村,独生子女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吴秀生[4]的研究结果相似.家庭贫困的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高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原因可能是出生在城市或者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从小受父母关注、与父母沟通要更多一些,而家庭贫困的条件更容易让全家齐心协力一起去面对困难,因此良好的沟通,家庭中共同的目标可能是实现良好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还显示,人际信任水平在不同性别、生源地、经济程度、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王岚等[5]的研究不太一致.原因是大一的学生刚开始大学生活,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再加上与同学、老师的友谊情感尚未建立,因此还处在新环境的自我保护意识之中.20世纪50年代后形成的家庭系统治疗理论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体与家庭的关系,认为一个适应不良的个体实际上代表着他的家庭互助模式出现了问题[6].因此,个体家庭关系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影响着个体人际关系模式的形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新生人际信任的因素有家庭适应性和家庭亲密度,说明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高的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也高,这与杨元花[7]的研究一致,她认为,具有安全感的学生个体家庭亲密度高,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由于本研究贡献率仅为10%左右,说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只是一部分作用.李芬等[8]的研究证明,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内外因主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压力.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yixue/0101100337.html
4参考文献
[1]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心理科学,2005(2):300.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81.
[3]OLSONDH.Circumplexmodelofmaritalandfamilysystems.JFamTherapy,2000,22(2):144-167.
[4]吴秀生,袁锦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38-40.
[5]王岚,李志刚,马长征.医学生人际关系信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82.
[6]GOLDEBBERGL,GOLDENBERGH.FamilyTherapy:AnOverview(3rded).PacificGrove,CA:Brooks/Cole,1991.
[7]杨元花,谭凤娥.大学生安全感发展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2):5-7.
[8]李芬,风笑天.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5):20-22.
(收稿日期:2009-09-14)
关于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与大学新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