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范文集,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类毕业论文网,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及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者简介:吴泳梅(1987.10-),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显性教育,更要重视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启迪与影响.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内涵、特点,作用,对开展隐性教育的途径进行研究,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思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高校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它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而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种,近两年来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共同关注.深入发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与特点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那些能够通过无意识接受的形式,引导受教育者获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其中,无意识又称潜意识,具体是指人脑不经过信息加工,直接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一种非认知的接受过程.
隐性与显性是相对的,在《辞海》中对“隐”的解释是:隐蔽、隐藏.隐性教育中“隐”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施教的“隐”和受教的“隐”.施教方面的要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载体以及教育情境.当受教育者明显感觉不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时,无论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情境以何种形态出现,都会使受教育者感受不到自己正处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而整个教育过程实质是将受教育者被迫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施教的“隐”关键是施教目的的“隐”,主体、内容、载体、情境的潜隐可以是相对的,都为教育目的的“隐”服务;受教方面的要素指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主要强调情感性因素、意志性因素、无意识接受等,大抵涵盖了所谓的非认知心理.受教育者的非认知心理与施教目的隐蔽性是对应的,显性教育的教育过程是以认知的传授为特征,而隐性教育的教育过程则是以非认知心理接受为特征.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潜隐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育目的并不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那样直接和外露,教育者并非单方面地灌输思想,也并非引经据典地直接予以劝导和教育,而是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隐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之中,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无声地引导受教育者自然融于教育者创设的教育情境中,使其在非目的性、无意识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和影响.
渗透性.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总是寓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总是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机融合,并渗透在其它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田这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一个独立性的实体存在,不需要寓于任何外在的社会实践方法.而隐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一样,它的开展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渗透到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全方位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意向,将其投置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之中,教育内容就会按教育者的教学意向在受教育者毫无察觉地情况下潜移默化地进行.整个教育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层次对受教育者施加全面的、综合的影响.
非强制性.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看不到居高临下的权威式的训导,更没有意识到自已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由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隐藏于各种活动中,教育者没有给受教育者以任何明确的、直接的外部强加意图,使受教育者完全处于一种自愿、自主地选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自发状态.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
同化认知.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化认知能力.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但不会排斥认知教育,反而是以认知教育为起始点和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反刍课程知识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同化认知那些蕴含其中的主流价值观念.
建构心理.现代社会复杂多变,影响思想、行为的因素越来越多,变化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五花八门的思潮、千奇百怪的现象――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势必增加.为扭转这种局面,除了一些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外,配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坚强意志、健康心态等.
陶冶情操.陶冶情操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产生的作用是最重要、最显著的.所谓陶冶情操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意义、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提高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情境氛围,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陀主要通过美的陶冶、情感陶冶、氛围陶冶三个途径来实现.
规范行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通过各种客观实际的物质精神以及环境力量,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起着制约和规范的作用.首先,学校的校容、校风、校貌、校纪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和相当的约束作用.其次,教师的言行举止,班集体的群体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学生个体行为.最后,良好的人文环境产生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人的行为在客观上会造成“规范”和“约束”的效果.
本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yixue/01013723.html
三、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科学准备与设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因为各种隐性教育因素向教育聚焦的局面并不会自发形成,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者、管理者、服务人员、专业人员(包括心理咨询师等)以及校园建设者协调规划、统筹实施,共同发挥各种资源的合力教育功能.(一)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建筑设计、班级教室设置以及各种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的设计与布局等.校园环境,作为人们有意识建造的一种文化传递场所,是学校内部作用于学生的一切外界事物的力量的总和,是学校为创造良好育人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建造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环境和文化,使之得以实现.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环境启发人、环境养育人、环境造就人.”具有优美自然景观、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
学校有必要精心设计校园物质环境,赋予建筑的设计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身处其中,既受到美的享受,又有思想上的启发;同时,布置多种多样的文化设施,发挥各种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如学术报告厅的庄重、课堂教室的严谨、体育场馆的朝气、各种雕塑的寓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此外,重视教学设施的布置和美化,充分挖掘和创造教学设施中美的因素,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逐步内化为积极健康的心态.
精神层面1.隐藏在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这涵括了隐蔽于各种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或其他学科教学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知识结构简单搭建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范文集,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