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肿类论文范文集,与皮肤瘙痒中医辨证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水肿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皮肤瘙痒中医辨证治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水肿及皮肤及微生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水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水肿是由水湿滞留体内溢于肌肤所致.水湿皆为阴邪,水性寒凉,湿性重浊,均易伤阳气.水邪过寒伤肾阳,湿浊困脾伤脾阳,脾肾阳虚,不能排泄多余的水液,体内滞留的水湿又进一步损伤脾肾阳气,形成恶性循环;且治疗中或汗或泻或逐水,攻伐太过,往往损伤正气,逐水伤肾,攻伐伤脾.故临床上慢性肾病水肿反复难消,病程后期脾肾阳虚十分常见,常表现为腰以下肿甚,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纳差便溏,夜尿频多,阳萎,遗精,女子带多清稀,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弱无力.若证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可予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若证见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者,为少阴阳虚兼外感风寒,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温阳解表;若证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心下悸,头目眩晕,肢体沉重或浮肿,腰以下肿甚,或腹痛,泄泻,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虚、阳虚水泛证(偏肾阳虚),可用真武汤温阳利水;若证见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为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偏脾阳虚),可予实脾散温阳健脾、行气利水;如反复水肿,肾病晚期,病至寒邪深入少阴,肾中阳气衰微,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恶寒倦卧,神疲欲寐,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此时应予四逆汤回阳救逆.1.6补法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之虚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此外,在正虚不能驱邪外出时,也可以补法扶助正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慢性肾性水肿临床上大多属于正虚邪实之证,正虚主要为脾肾虚,邪实则是水湿、湿热、瘀血等.治疗时应注意补益脾肾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由于里寒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故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温补并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临证若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反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可予金匮肾气丸补肾助阳.若证见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可予附子汤温经助阳、祛寒化湿.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泛溢之证.不同之处在于附子汤重用附子、白术,并伍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而祛寒湿;真武汤中附子、白术较附子汤减为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温补肾阳而散水气.
1.7清法和吐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在肾病水肿中如见热证,可将清法掺杂在其他治法中运用,以清热除湿利水.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吐法在肾病水肿治疗中较少应用,当然,肾病水肿患者如确实伴有上述证候,可谨慎用之.
2结语
水肿是肾病的主要表现,证候种类繁多.经方在肾病水肿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经方虽不能统治所有水肿病证,但只要证候符合其方证,根据病因病机准确辨证论治,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定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收稿日期:2012-12-04,编辑:梅智胜)
关于水肿类论文范文集,与皮肤瘙痒中医辨证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