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循证医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循证医学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循证医学及冠心病及栓塞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循证医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的脑血管病论坛介绍,脑血管病已经超越肿瘤,成为中国位居第一的致死原因.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最高的国家(高出欧美国家4倍).根据WHO脑卒中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脑卒中发生率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2011年Liu等研究指出中国每年约160万人罹患脑卒中.

2.2.2.2临床表现脑卒中可分成出血性卒中(hemorrhageaccident)和缺血性卒中(ischemicaccident).突发的语言障碍和一侧肢体无力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共同的症状.在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占43%~79%;而出血性脑卒中只占18%~47%.缺血性脑卒中可分成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栓形成,及源自心脏或血管的血栓阻塞脑血管引起的脑栓塞.

2.2.2.3临床诊断临床神经病理学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是脑卒中诊断的金标准.脑卒中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取决于准确的病史和完整的体格检查.缺血性脑卒中最佳治疗的时间窗仅数小时,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快速评估对于决定能否进行溶栓治疗甚为关键.为了提高医生诊断和治疗的一致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了脑卒中量表(NIHSS).该量表只需5~8min即可完成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量化评分,并能预测并发症的进展.但目前尚未有证据显示NIHSS可用于脑卒中的分类.2.2.2.4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脑卒中的循证医学证据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而且针对不同临床分型其治疗策略也不同.因此区分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以及其不同临床分型是十分重要的课题.2002年Agenow等首先利用D-二聚体质量浓度来区分3种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纳入126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27%为心脏产生的小血栓引起、27%为脑动脉硬化、25%为腔隙性脑梗死.利用ROC曲线分析定出区分各类型缺血性卒中最佳浓度,结果发现D-二聚体质量浓度大于200ng/ml时心脏产生的小血栓敏感度为59.3%、特异度达93.2%、阳性似然比为8.69、阴性似然比为0.44;当浓度小于54ng/ml时腔隙性脑梗死敏感度为61.3%、特异度高达96.2%、阳性似然比为15.94和阴性似然比为0.4.2012年Harsan等发表一篇回顾性研究发现D-二聚体平均浓度临界值670ng/ml可预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死率.2006年Delgado研究发现,D-二聚体质量浓度大于>1900ng/ml可以作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的指标.

2.2.2.5小结脑卒中是急诊科常见病,快速区分脑卒中的临床分型是治疗的关键,目前有研究认为D-二聚体检测不仅可以区分缺血性脑卒中的类型,对于脑卒中住院患者病死率的预测能力和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损伤严重度的评估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探讨其在急性脑卒中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2.2.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当人体受到感染、炎症、外伤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影响后,引起凝血系统的活化,导致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影响各个器官的血流供应,严重时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

2.2.3.1临床诊断关于DIC的诊断,目前仍未有单一的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建议的诊断方法为利用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的数量、FDP或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及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来做评估和诊断.研究表明,此种诊断方法特异性和敏感度均可达95%.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大评分系统为:①日本卫生福利部评价系统:1987年首先提出综合基础疾病、出血、器官衰竭及各项凝血指标按权重不同赋值,最后根据总得分值判断DIC的存在与否;②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评分:由Taylor在2001年提出,评分方法主要根据止血功能障碍代偿与否分为显性(overt)与非显性(non-overt).此评分系统认为基础疾病是诱发DIC的前提,在基础疾病存在的前提下,再根据DIC进展的不同阶段与凝血功能紊乱变化,将各项凝血指标根据权重加值,计算结果的总分值判断DIC的动态变化与进展;③日本危重病协会评分系统及其校正评分系统:2005年JAAM采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标准并对其进行赋值来取代前两种评分标准中的基础疾病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主要选择常规凝血试验,并根据凝血紊乱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权值,以血小板减少率(24h内血小板降低>50%得3分,降低>30%得1分)代替血小板计数,进一步反映DIC动态的病理生理变化(表5).


循证医学学术论文的写作
播放:37892次 评论:6131人

表5三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系统的比较

2.2.3.2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DIC的循证医学证据诊断DIC目前仍依赖血小板数目、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凝血酶原时间等与凝血相关的因素共同判断,仍没有单一检测指标可以取而代之.而高敏感度(VIDAS)及快速的D-二聚体检测的发展,相信在DIC的临床诊断上将会发挥重要价值.

2.2.3.3小结DIC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凝血功能紊乱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D-二聚体是DIC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2.2.4脓毒症(sepsis)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证实有致病病原微生物存在或有高度可疑的感染灶.其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可以不依赖细菌和毒素的持续存在而发生和发展,细菌和毒素仅起到触发脓毒症的作用,其进展与否、病情的严重程度则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

2.2.4.1流行病学脓毒症是感染、创伤、烧伤、休克和外科术后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导致非心脏ICU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已经超过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高达30%~50%.每年欧洲和美国死于脓毒症的人数已经超过35万人,治疗费用高达250亿美元,其中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约21.5万人死亡.全球每年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且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尚缺乏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据推测每年至少有300万例患者发生脓毒症,死于脓毒症的患者达100万人以上.

2.2.4.2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脓毒症的循证医学证据尽管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研究证实失控的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失控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的激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共同导致了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有研究发现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升高与脓毒症的病情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2002年Shorr等发现危重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并且发现D-二聚体较FDP更能准确的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程度.2005年Dhainaut等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发现,99.7%的脓毒症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升高,严重脓毒症患者D-二聚体的阳性率高达100%.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变化与患者28d的病死率呈显著正相关.近期Rodelo等对急诊科684例感染或脓毒症患者第1天D-二聚体的浓度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也发现D-二聚体的浓度与患者28d的病死率显著相关,浓度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李春盛等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和SAP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随着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升高,APACHEⅡ评分和SAPS评分也显著增加,28d的病死率也呈现升高的趋势.2.2.4.3小结脓毒症尤其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病情凶险,需要积极的给予监护和治疗.高敏感的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评估.

2.2.5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其表面出现破损或裂纹,继而血管痉挛、血小板黏附聚集、局部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流显著减少或完全中断而引起的一

1 2 3 4 5

循证医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北航社区医院

脑梗塞护理计划

喜喜母婴护理

精神科护理学论文

医学整形论文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

脑梗护理论文

医事法学研究生

股骨颈骨折护理论文

中医药论文投稿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4)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