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类论文范文资料,与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体育课程类论文查重软件,关于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体育课程及体育教学及体育教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体育课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0316;为目标去努力,体育教师不能在时间、师资、场地、器材等资源条件最有保证的体育课上分解落实课程目标,中国学生体能持续下降的趋势恐怕还会继续下去.另外,虽然有的教师在教案中并不缺少体能目标,但却把体能目标写到技能目标甚至情意目标名下,这种分类上的混淆则是不能容许的低级逻辑错误.
3.2“知识与技能、体能、情意”的目标分类更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教养、教育、发展等方面的职能[7].“教养”指的是使学生获得深刻而牢固的知识技能体系,是一个提高人的文化素养的概念.而“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相当于过去体育教学大纲上所说的思想品德教育,从宏观教育的角度说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渗透的德育,按现在的理念更偏重于情意领域,或者是分布在“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领域的那些情意、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发展”指的是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等方面的不断提升与成熟,具体到体育课程上讲,主要是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即促进学生形态、机能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能的增强.
笔者认为,海德洛特关于认知、情意、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分法,更加符合体育教学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的一般职能.但我们还可以把这种目标分类方法做进一步的归纳与修正.
首先,可以把认知与技能目标归为一类,因为它们同属于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这一“教养”的教学职能范畴.从心理学角度看,知识包括陈述性(事实性、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功能性、实践性)知识[8],有关动作技能的知识(动作方法、要点等)是关于“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具有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隐性特点,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身体运动适应内外环境的特殊认知过程.体育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身体练习掌握动作技能和增强体能的过程,而不是识记、背诵、复述等心智活动过程.因此,体育实践课的目标制订中可以把“认知与技能”目标侧重或简化为“技能”目标,而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室内课的目标制订中,可以把其简略为“知识”或“认知”目标.
其次,考虑到“增强体质”目标的概念过于笼统和庞大,我们可以将它修正为更加具体的“体能”目标.现代“体能”的概念包括与健康有关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基本涵盖了人的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概念中的生理要素.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与价值,有针对性的制订促进学生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发展的目标.
情意目标较为复杂.赵德成[3]认为,“情意”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新概念,难以精确界定.情意领域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刚好与情意领域相对应.王沂等[9]在《我国体育课程标准中“情意”目标历史演
体育课程类论文范文资料
现在,我们已经归纳出了一个明晰的体育实践课教学目标的分类体系.
3.3“技能、体能、情意”目标的统一性
“技能、体能、情意”目标在每一节体育实践课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并互为依存.
第一,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二者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身体练习则是一个“掌握各种基本活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过程”[10].20世纪80年代,国内曾有过关于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以谁为主的争论,其实,这一争论的出现是把学习技能与锻炼身体对立起来的结果.如果我们从技能与体能具有统一性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讨论将更具有意义.首先,虽然运动技能可以成为一种职业技能或谋生本领,可以被用来休闲、娱乐、交往等,但在目前时期,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运动技能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能.而增强体能又离不开具体运动技能的支持,学习技能和锻炼身体互为存在的条件.其次,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重复性和负荷性.不管是学技能还是增强体能,都必须通过足够数量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目的,而反复练习过程中身体都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在重复中形成技能,在重复中承受负荷,在重复中增强体能,重复性和负荷性的共同特征把技能与体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二者形影不离,互为依存.前苏联学者20世纪50年代就研究发现,通过一次或一天时间的训练,人体机能能力就有可能得到提高,其机制是“由于改善了协调而大大增长了力量”[11].所以,只要体育教学目标中出现学习技能和促进动作发展的目标,课中有习得技能的身体练习过程,这节课就必然具有促进身体发展的价值,相应就应该出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只不过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上,学习技能和锻炼身体的侧重有所不同,不同技能对发展身体的指向有所不同而已.第二,情意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学习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实践载体.促进学生情意发展是每个学科都要贯穿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凭空说教,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依赖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融会贯通在教学活动之中的一种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促进学生情意发展的教育不能时有时无,不能断断续续,必须贯穿在学技能和练身体这一综合实践过程的始终.因此,每节体育课都应渗透和贯穿促进学生情意发展的目标.
该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yixue/010199962.html
情意目标的制订决不能脱离教材价值和学科教学的特点,而必须依据教材价值和学科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达成情意目标的内容.情意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抓住时机,结合情景,因势利导地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产生体验,反应、接受、感动、变化乃至形成.不考虑教材价值与特点,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某些目标随意的放在某节体育课上,甚至脱离学技能与强身体的教学主线与载体,脱离教学实际情景,单独和专门设计促进学生情意发展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只是背离体育课程性质和体育教学实际的一相情愿.
布卢姆“认知、技能、情意”的目标分类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及制订影响广泛,但这种分类缺少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目标,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价值,因此不适用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技能,体能和情意目标的分类更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三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高度统一,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不可或缺,是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方便可行的目标分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3]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意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10-13.
[4]赵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研究文献综述[J].体育科研,2009(2):5.
[5]陈明祥.中小学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撰写格式的思考[J].体育教学,2011(5):53-54.
[6]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
体育课程类论文范文资料,与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