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论文范文,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发表论文,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数据库及冠心病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以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为检索时限,通过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期刊全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组成、功效、频率等.结果:对检索筛选所得文献进行整理,获得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文献69篇,其中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复方有34篇,43个处方,涉及中药103味,使用中药总频数为475次,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瓜蒌、水蛭、半夏、党参、红花、薤白;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口服类药有15篇,有胶囊、片剂、滴丸、散剂、气雾剂5类共15种药物.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为使用较多的口服药;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注射剂有20篇,13个药品,以丹红注射液使用最多.在69篇论文中与中药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西药检索出9类27个药品,使用225个药品次,统计后硝酸酯类药使用最多,为58药品次,占25.78%,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抗缺血治疗的主药.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揭示了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
关 键 词:中西医结合;不稳定型心绞痛;频数分析;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86-03
不稳定型心绞痛(以下简称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之一,它既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复杂,临床上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因而UAP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防治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通过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中文期刊,检索时限为2007年1月~2012年12月.
1.2纳入标准所选病案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以UAP为第一诊断;国内省级以上期刊正式发表的中文文献,中西医结合治疗UAP,以中药复方、中药口服药、中药注射剂为主与西药结合治疗的文献.
1.3排除标准无法明确诊断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的文献;动物实验类文献;综述类文献;采用外用贴剂、食疗、针灸、理疗的研究文献.
1.4研究方法
1.4.1建立数据库,使用Access程序将选定的中药复方、中药口服药(包括胶囊、滴丸、片剂、散剂、气雾剂)中药注射剂及中西结合治疗使用的西药建立数据库.
1.4.2应用SPSS19.0软件及Access数据库į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论文范文
2结果
共筛出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UAP论文69篇,其中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复方有34篇,43个处方,药味103种,药物总频次为475次.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瓜蒌、水蛭、半夏、党参、红花、薤白;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口服类药有15篇,有胶囊、片剂、滴丸、散剂、气雾剂5类共15种药物.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为使用较多的口服药;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注射剂有20篇,13个药品,以丹红注射液使用最多.在69篇论文中与中药结合治疗UAP的西药检索出9类27个药品,使用225个药品次,统计后硝酸酯类药使用最多,为58药品次,占25.78%.中西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6.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加重,该病中医属“胸痹”,“心痛”范畴.发病机理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气亏损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为多.
从此次检索的中药复方统计分析.用药以补虚药为主,补虚又以补气药为主,所占比率及使用频率分别为9.70%和17.47%,活血化瘀药次之,其中又以活血调经药及活血止痛药为主,所占比率分别为4.85%和5.83%,使用频率分别为10.32%和9.47%,这说明UAP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气虚、血瘀关系密切,它与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的病机相吻合.说明在中西结合治疗UAP中,运用中药复方的医家都以补气活血作为治疗UAP的基本治法.
103味中药在中药复方中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核心药物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瓜蒌、水蛭、制半夏、党参、红花、薤白、茯苓、桂枝、桃仁、赤芍、延胡索、甘草、白术、地龙、炙甘草、葛根.其中黄芪占首位,使用味次为25次,使用频率为5.27%,说明黄芪在治疗UAP中的特殊地位,黄芪有补气健脾、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之功,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2]能改善缺血心肌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血管,增加心排出量;当归有较强的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缩短出血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其抗凝作用主要是影响内源性血系统[3].丹参[2]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论文、电大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6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从表2中可看出,理气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温里药、止血药,它们在中西治疗UAP味数在3~10味药,味次16~36次,所占比率在3.86~9.70,味次使用频率在3.37%~7.79%之间,为经常配伍使用药物.而化湿药、开窍药、祛风湿药、消食药其中药使用在4味以下,味次在16次以下,所占比例均在2.91%以下,使用频率在3.16%以下,表明此类药物在治疗中极少应用.从表3可以看到与西药配合治疗UAP的中药口服药共有15篇论文11个药品,有片剂、散剂、滴丸、胶囊、气雾剂5种剂型,其中通心络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出现次数最多,均为3次,使用频率均为19.99%,其余为1次,各占6.67%.11个药品中以活血化瘀类最多,分别是通心络胶囊、活血通脉胶囊、脑心通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心痛舒片、丹参散(自制).张勤[4]等使用加减暖肝煎胶囊从肝治疗,肝属木、心属火,肝为心的母脏,“虚则补其母”,暖肝则可达到温补心阳的作用.刘敏[5]运用自拟景天再通丸,认为不论何种病因,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生毒[6],即“邪极生毒”、“虚极生毒”;因此治疗中酌加清热解毒之品,与红景天共奏益气活血,祛瘀通脉,清热解毒之效.
运用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检索出18篇论文,涉及中药注射剂13个药品,使用最多的为丹红注射剂,使用频率16.66%,其次为葛根素注射剂,冠心宁注射剂、复方丹参注射剂,使用频率均为11.10%,其余为川芎素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银杏达莫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参脉注射剂、参附注射剂、香丹注射剂.所有注射剂类药物均以活血化瘀的功效为主,辅以温阳,养阴通脉.
此次检索69篇中西结合治疗UAP中,共涉及9个类型27个西药药品,225个西药品次,以硝酸酯类药使用最多为58个药品次,占25.78%,其主要作用为扩张冠脉;总抗血小板药及总β—受体组滞剂均为41个药品次之,各占18.22%,抗血小板药的作用主要是预防血栓形成,β—受体阻滞剂作用是缓解冠脉痉挛,降低心肌耗氧量;其次为总抗凝血酶及总降脂药均为24个药品次,占10.67%,抗凝血酶预防血栓形成,降脂药物降低血液的血粘度,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总钙拮抗剂19个药品次,占8.44%,其作用与β—受体阻滞剂相同;总ACE抑制剂9个药品次,占4%,减低心脏后负荷;使用总降压药7个药品次,占3.11%;最少为降糖药物2个药品次,占0.89%.
从检索统计分析,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提示中西结合治疗UAP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西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7]基因治疗[8]及介入治疗[9],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冠脉再狭窄,亚急性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论文范文,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