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马一浮与国学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国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马一浮与国学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学及什么是及学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国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8221;.为什么?马一浮的书以及他的人格精神最不好懂.我在上次吴光先生开的马一浮的会里,他叫我做一个讲话,我就讲,马先生的学问很不好懂,甚至最近,我还说过一句话:“我还没看见有几个人真正读懂了马一浮先生的著作”.这是后话,我想说明读马研究马,不那么简单,不那么容易,如何如何.马一浮是“儒之圣者”
马先生不仅仅是学者,不仅仅是大儒,他还是二十世纪的“儒之圣者”.过去常常把熊十力、梁漱溟跟马一浮相提并论,但在这三个人当中,要讲学问的“本我”境界——注意我用了一个词,学问的“本我”境界——马先生要高于梁,高于熊.但梁和熊也都很了不起,人格精神也都是了不起的.但是马先生的“本我”境界,比梁、熊要高一筹,这是我的看法.
我说马先生是二十世纪大师中的“儒之圣者”,但是你不能讲熊十力是“儒之圣者”,你不能讲梁漱溟是“儒之圣者”,他们都是儒学思想重构当中很重要的人物.但是只有马先生我们可以称他为“儒之圣者”.
但马先生又不仅仅是“现代大师”,“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还是“逸士”.在中国传统当中,有品评人物的传统.这个在六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发达.出现了很多奇书,譬如刘邵的《人物志》,譬如《世说新语》,一部记述魏晋人物风采面貌、品评人物性格精神的专书.我们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品评人物,马先生显然不仅仅是大学者,不仅仅是大师级的人物,不仅仅是“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
原来杭州大学的一些朋友,当时就流传,很多人不敢去看马一浮.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去拜望过马先生,为什么这样?他又没有权力,也没有门卫,为什么很多人不敢看他?因为他的学问太大了,他的眼光太厉害了,你刚一进来,想说的话,没想说的话,他全知道.所以他是“高人”.
马先生学问根柢之深厚,他的超越的精神,他的内在精神的净化,少有与之比肩者.他常说的一句话叫“刊落习气”.大家不要以为“习气”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庸俗之气”,不仅为我们学者所要去掉,也为一般人所要去掉.当然这是佛家的话.每个从事专业的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专业“习气”.常常我们看到有一些学人,甚至有一些老师,自己做哪一方面的研究,就把这一方面抬到非常高的位置,觉得另外的领域没有他这个领域重要.这也是一种“专业偏执病”,也是专业的“习气”.专业的成就是好的,专业的精神是好的,专业的“习气”是要不得的,需要“刊落”.马先生身上一无“习气”,把这“习气”完全“刊落”了.他是位“圣者”,他有很多思想,我们没法在今天一一细说.
到底什么是国学
马一浮的国学定义为什么重要?在于以前讲“国学”,对国学的内涵外延,没有阐述清楚,或者虽有所说明,但在学理上论证不足.“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里面就有,《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唐代也有,你看庐山下面有个——现在也还叫——白鹿洞书院,也是近三十年恢复重建起来的.这个书院最早是在南宋朱熹把它建成,成为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鹿洞国学”.白鹿洞国学是个什么意思呢?是所学校.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国学”这个概念是有的,“国学”这个名词是有的,但历来讲的所谓“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
那么“国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至少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1902年梁启超和黄遵宪的通信里面,开始使用“国学”的概念.你要知道这两位都是戊戌政变的时候被处罚的人员,梁启超跟他的老师康有为跑到海外,而黄遵宪呢,当时在湖南参加陈宝箴领导的“湖南新政”,黄遵宪也受到了处分.他有在日本的经历,有外交经验,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其实他很稳健,在湖南的时候就提出主张渐进的变革,反对激进的变革,实际上他跟康、梁的激进是有区别的,但还是处分了他.在1898年慈禧太后政变后的晚些时候,他被革职回到广东老家,而这个时候梁启超有一段时间在日本.他们在1902年有一封通信,梁启超写给黄遵宪的信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是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信.黄遵宪在信里说:“你提出要办《国学报》,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办《国学报》是不是时候,我们探讨国学概念可以暂且不管它,至少在1902年这一年,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黄遵宪——试想,他们在晚清,是何等样的地位,何等样的人物.他们提出了并且使用了“国学”的概念.
而在1902至1904年,梁启超写《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里面最后一节,又使用了“国学”的概念.他说,现在有人担心,“西学”这么兴旺,新学青年吐弃“国学”,很可能国学会走向灭亡.梁启超说不会的,“外学”越发达,“国学”反而增添活气,获得发展的生机.他在这里再次用了“国学”的概念,而且把“国学”和“外学”两个概念比较着使用.
我们知道,在1898年——维新改革最高涨的时期,当年五月,张之洞,晚清的大人物,写了一篇文章叫《劝学篇》.他在《劝学篇》的《外篇》里面有一节专门讲“设学”——设立学校——他说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可是在1921年梁启超写《清代学术概论》,转述张之洞的主张,他说,只从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国一时以为“至言”.——以为这个话讲得太好了,谁都同意.可是,他在转述的时候做了一个改变:张之洞本来是讲“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他在《清代学术概论》里转述成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此以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判断,一个晚清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判断,就被所有研究文化研究历史的人记在脑子里了,而忘记张之洞在《劝学篇》里面本来讲的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我们今天研究“国学”这个概念的渊源与流变,我可以说,张之洞在《劝学篇》里讲的“旧学”,梁启超转述的时候讲的“中学”,跟“国学”的概念——梁启超和黄遵宪1902年讲的
国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马一浮与国学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