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方面论文范文集,与OSAHS的中医进展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中医药方面论文开题报告,关于OSAHS的中医进展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医药及体质及中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医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关 键 词:OSAHS;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体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R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69-0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近30a来才有所认识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升高及频繁觉醒、睡眠片段为特征[1].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已有很多研究证实OSAHS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流行病学显示成人患病率为2%~4%[2],并且,估计全球每天约有3000人因打鼾憋气发生猝死.另有报道称,OSAHS的5年病死率可达11~13%[3].由于其发病率及致死致残率均较高,逐渐引起人们的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中医药也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综述如下.
1中医对OSAHS病名的认识
OSAHS是西医病名,中医古籍中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中医通过对该病病机、症状的不同将其归属于“嗜卧”、“多寐”、“鼾眠”等病证中.《素问·诊要经终论》第16篇中首提嗜卧名.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等[4]”这里首先提出了鼾声呼吸现象,并指出在外感热性病危重症中可见到.这虽与睡眠中打鼾不完全相同,但对鼾声呼吸有了初步认识.对打鼾做出明确定义的是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鼾眠候》中描述到“鼾眠者,眠里咽喉间有声也.人喉咙上下也,气血若调,虽痞寐不妨宣畅,气有不和,则冲击咽喉,涩而不利亦作声”.这里对打鼾做了明确定义,一是在睡眠中发生,二是其声音自喉间发出,三是强调了人的喉咙如气血失调,气道不畅,气流冲击喉咙则会发出鼾声,四是指出肥胖之人容易睡眠打鼾,是由于其气血沉厚,迫塞喉间,气息出入涩滞不利而发出鼾声.这4点为后世诊治打鼾奠定了理论基础,也符合现代临床所见OSAHS患者有夜间睡眠时打鼾、呼吸不规律及白天嗜睡、乏力、睡不解乏、头痛头昏等症状的实际情况.
2中医对OSAHS病因病机的认识
现代医学发现,OSAHS的病因复杂多样,它本身可以是许多疾病的原因,也可以由很多其他疾病引起,目前已经明确的原因及易感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遗传因素;先天颌面结构异常;鼻部、咽喉部的病变导致气道狭窄;肥胖,脂肪的异常分布;饮酒、镇静药物的使用;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等.OSAHS患者多体型肥胖,睡眠中打鼾,晨起口干、头昏头痛,白天嗜睡,睡不解乏,精神差,或表现为夜间多汗,夜尿频繁,严重者嗜睡程度增加,甚至行走中或与人交谈中也能迅速入眠,睡眠中挣扎,呻吟,面唇青紫,醒后双眼结膜充血,头重如蒙,反应迟钝.该病发病年龄较早,多集中于30岁~60岁,有家族遗传倾向.
OSAHS的中医病因病机,既有先天禀赋不足,又有后天调摄失当所致.主要为以下几点:①先天秉赋不足致病,发病则呈家族多发性倾向.如先天性鼻中隔偏曲、小颌畸形、巨舌、颈部粗短等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包括肥胖等体型特征目前均认为与遗传有关.②后天失养,邪由内生,或饮食不当,嗜食肥甘厚味,使脾失健运,运化失司,以致痰湿凝聚,体态臃肿,痰气交阻,瘀血内生,痰瘀胶结,肺气不利,致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失常;或饮酒、吸烟,导致热邪内生,湿热熏蒸,灼津成痰,痰热上阻咽喉,清窍不利,壅塞不通,肺失宣降,而见鼾声如雷.③亦见元气虚损而致病,如久病,失治误治,肺脾肾三脏俱损,肺脾气虚,气血两亏,肾精不足,以致元神失养,而见“昼不精、夜不寐”;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利,气失所主,津液失布而成痰;肾司开阖,肾阳蒸化水液,肾阳不足,开阖不利,水湿上泛,亦可聚而成痰;命门火衰,脾阳不得温运,水谷精微不得转化输布,可生湿成痰;肾阴亏耗,虚火内灼,亦可炼液成痰.此时既有本虚,又有邪实,多酿成重症.
总之,目前统一的观点OSAHS是本虚标实证,本虚以肺脾肾虚损或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痰浊、湿热、瘀血、气滞为主,其中痰邪是主要的病理因素,贯穿OSAHS整个过程.主要病机为痰湿内阻,气滞血瘀,脏腑失调,元气虚损.发病与肺、脾、肾三脏的不足密切相关.另外重症以虚实夹杂,痰瘀互结常见.
3OSAHS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治疗.OSAHS属本虚标实证,临床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如症见夜寐不安,鼾声如雷,断续不规则,胸中烦热,鼻塞不利,流涕,喷嚏,鼻痒,或见乳蛾肿大,声音重浊,或有头痛,咳嗽气憋,痰黄而粘,不易咯出,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鼻息灼热,舌淡暗、苔白或腻,脉滑而弦,又或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偏于标实;若症见夜寐不安,辗转反侧,鼾声低微,胸胁满闷,心悸易惊,自汗盗汗,困倦乏力,神疲思睡,易感外邪,恶风怕冷,夜尿频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偏于本虚.痰浊贯穿始终,早期以痰为主,渐而瘀血内生,痰瘀并重,并兼见气滞、湿热错杂为患;后期痰瘀互结,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治疗当根据邪实正虚的不同,分别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标实者,根据病邪性质分别采用祛邪宣肺,芳香开窍,清利咽喉,涤痰泻火,宣降肺气,降气化痰、活血祛瘀,甚或开窍等法;本虚者,以健脾益肺,温阳益肾,补气养阴,调和阴阳,潜镇安神为主.
骆仙芳等[5]把本病分为痰湿内阻,肺气壅滞型;痰浊壅塞,气滞血瘀型;肺脾肾亏,痰瘀交阻型;心肺两虚;肺肾亏虚5型.痰湿内阻、肺气壅滞者治以健脾化痰、顺气开窍,方用二陈汤化裁;痰浊壅塞、气滞血瘀者治以理气化痰、活血开窍,方用涤痰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肺脾肾亏、痰瘀交阻者治以益肾健脾、祛瘀除痰,方用金水六君煎化裁;心肺两虚者治以温心阳、益肺气、运神机,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参脉散加减;肺肾亏虚者治以益肺肾、开神窍,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姚亮等[6]认为痰浊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辨证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包括痰湿型、痰热型、血瘀型,虚证包括气虚型、血虚型、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对实证者以二陈汤为主方进行治疗,药用二陈汤加白术健脾运湿化痰,配以郁金、石菖蒲增加化痰浊之力,枳实行气以利痰消,共奏健脾化痰通浊之效.如痰热胶结,以二陈汤合平胃散并酌加清热化痰之品,如竹茹、黄芩等,共奏清解痰热之功.而虚证者多为肾阳亏虚的特点,选用金匮肾气丸为主方治予温化阳气,温肾助阳,取“少火生气”之意,恢复气化.又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泄浊,制半夏温化痰湿,补中有泻,使邪去而加强补的功效,进行治疗.周生花等[7]报导,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脾虚湿困、痰瘀阻窍型占75%左右,采用化痰祛瘀开窍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60例,显效率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祛瘀开窍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刘薇等[8]认为轻中度OSAHS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虚失运、痰浊内蕴,中气升提无力兼痰瘀阻滞而致肌肉塌陷、阻塞气道,即所谓经曰:“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以六君子汤为主方,治以健脾益气、升阳开窍、燥湿化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夜间呼吸紊乱指数,提高夜间最低氧饱和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晓燕[9]等对95例OSAHS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共分为:痰热型、痰湿型、痰瘀互结型、脾气虚型、肾阳虚型5种,认为OSAHS的中医证型与痰湿有密切的关系,40岁以下的OSAHS患者多为实证,痰瘀互结型的OSAHS患者病情程度最为严重.方东革等[10]对102例确诊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确定基本证型为:痰湿阻滞,痰热内蕴,痰瘀互结,气滞血瘀,认为OSAHS病情轻重程度与中医证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轻中度患者主要以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的表现为主,而重度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4OSAHS的中医体质研究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yixue/010265163.html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1].中医体质学以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宗旨在于研究不同个体的人的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达到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到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王琦等[12]研究了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与平和质代谢相关基因PPARD、PPARG、APMI和UCP2等4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发现这4种体质类型分别具有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和特定的单倍型分布.王琦教授课题组[13]运用核磁共振(1H-NMR)技术,比较阳虚体质、阴虚体质、平和体质的代谢产物谱特征,发现具有能量代谢、脂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差异,以及神经递质、脏腑功能的改变.
针对“某种疾病是否有特定的体质”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形式.刘艳骄[14]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肥胖者痰湿体质与脑中风的相关性,通过对320例中风患者调查发现痰湿体质者190人,占全部病例的59.38%;张云云[15]应用临床调查问卷形式,探讨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质特点,研究发现气虚质(33.9%)、阴虚质(20.2%)和痰湿质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的体质类型;周小军[16]同样应用问卷调查形式,对400例慢性鼻咽炎、80例鼻咽癌癌前病变、1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症候调查,发现鼻咽炎患者正常质占66.8%、气虚质占19.5%;鼻咽癌癌前病变者平和质占54.1%、气虚质占37.7%;鼻咽癌初诊患者正常质60.7%、气虚质占16%,414例肾病患者
中医药方面论文范文集,与OSAHS的中医进展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