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相关论文例文,与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护理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心理护理相关论文下载,关于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护理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及护理工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护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心理护理相关论文例文
关 键 词:心血管病恶性心律失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98-02
恶性心律失常又称致命性心律失常,绝大多数恶性心律失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因其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电生理紊乱,急危重症情况发生率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75%一95%[1].因此,要及早识别易致恶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和恶性心律失常、并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护理,既可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又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2年5月我科住院心血管系统患者2835例,男1762例,女1073例;年龄21岁~93岁,平均57岁.
1.2护理方法.
1.2.1识别易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较高的心血管专业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及阳性体征,因此,经常翻阅病历,与医生沟通,掌握患者病例资料,便于识别易发恶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如预激综合征患者当旁道不应期越短,合并心房颤动时,可能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而猝死;心肌病患者有室颤或心脏停搏史者;有晕厥史者;多形性室速,发作时晕厥,心室率逐渐加快;有发展成心室扑动或室颤趋势的快速型室速;特发性心室扑动或室颤室速伴血流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发室早,是室速、室颤的前驱表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对这些高危患者,并结合心律失常的高发时间、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效地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9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该文来自:http://www.sxsky.net/yixue/010269298.html
1.2.2心电监护,严密切观察病情.对于易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予以低流量吸氧及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电波形及临床表现,及早识别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征兆,便于采取相应救治措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对高危患者应加强巡视,每15~30分钟巡视1次,并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当患者原有症状发生改变或有新的症状出现时;无原因并突然出现情绪变化;出现的心电图心肌缺血或损伤性改变,新出现的心律失常,如频发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各种传导阻滞等,应提高警惕并及时通知医生.一旦患者出现疲乏、胸闷、眩晕、气促,严重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立即通过心电监护观察心电示波,并记录心率、心律变化,及时对心律失常作出判断,并准备好各种急救仪器和药品,确保抢救设备功能良好,物品齐全,便于急救.
1.2.3用药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准确给药,静脉滴注时应用输液泵控制速度,以保证剂量准确,避免因滴速过快,导致不良反应;过慢则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脉率、心律、心率、血压及药物不良反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因用药而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和药物中毒,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及做好相应的护理.
1.2.4一般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减少探视,保证患者充足休息;避免劳累、用力排便等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因素,针对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高危患者,则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在病情缓解后,可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不适为宜.
1.2.5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饱餐及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如饮食不当,大便用力易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加强饮食护理、保持大便通非常重要,切忌用力排便.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便于了解病情.
1.2.6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情绪不稳定会加重病情,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的发生,因此,对高危患者,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避免患者紧张、恐慌、抑郁等.同时,要做好家属的解释,获得家人的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7健康教育.认真评估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自觉纠正不良习惯,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结果
住院2835例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3例.其中,冠心病7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心力衰竭1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肺栓塞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2例,PCI术后1例.其中缓慢型恶性心律失常13例;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20例.均能及早发现、获得及时得救治.
3体会
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急危重症,绝大多数具有器质性心脏病,其发生也有一定的诱发因素,而且发作前多数有先兆征象.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及早识别高危患者,重视先兆征象,要积极准确治疗基础病,去除诱发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高危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近年来,我科大力加强了护士专业知识,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急救技能及理论培训、考核等,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马俊英.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护理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8(28):1058-1060
[2]周超,胡江飞,田野,等.恶性心律失常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1):2610
心理护理相关论文例文,与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护理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