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方面有关论文范例,与关于农村体育成果的统计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农村体育方面有关论文发表,关于关于农村体育成果的统计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村体育及体育锻炼及农村学校体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村体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许多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相比,处于相对体育贫困状态.”由此可见,关于农村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研究成果最多的方面.无论其研究内容多么广泛,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弄清农村体育现状,探求其发展对策.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研究成果在文献资料和大范围抽样调查情况下,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与建议,如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政策扶持与导向,加大农村体育宣传等等,而提出有创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较少.
2.5.3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的研究以2003年吕树庭、裴立新教授[14]共同署名发表的《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一文为标志,一大批研究者在相关文献中对“小城镇作为农村体育发展重点”的观点进行了正面回应和支持,“小城镇体育”迅速成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城镇体育的性质、小城镇作为推进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依据、小城镇体育的功能等方面,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乡镇体育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近几年,随着“小城镇体育”研究的逐渐“降温”,“村落体育”的研究已上升为农村体育研究的最大热点.此种观点以“村落是农村的主体、村落农民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为立论基础,并结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实施的事实,提出发展农村体育应“以村落为重点”.田雨普教授[15]明确指出农村体育发展“将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村落体育的发展上来,等是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低水平、不全面和很不平衡’局面的重要举措”.郭修金博士[16]在对山东临沂的沈泉庄村进行田野考察认为:村落体育形态多元、功能多重、与竞技体育相去甚远;村落体育的发展基础和保证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落需要有自身的体育文化,需要找回被遮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价值,需要“培育、输入”并举、村落精英带动及学校体育的辐射.郭敏刚硕士[17]从文化学视角研究指出: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同时也相互制约.两者之间的现实作用机制决定了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发展既要同步,又要避免相互制约.唐炎博士、虞重干教授[18]则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行动取向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进行新农村体育建设,不必仅仅从“民享”意义上来思考农民的体育需求,还应从“民生”的意义上去发现体育对农民生活的价值.
那么,农村体育的发展究竟是“以乡镇为重点”还是“以村落为重点”,唐炎博士、虞重干教授[18]认为: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从乡镇向村落延伸,只能说明发展村落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实条件,以往发展中“重乡镇、轻村落”的发展方式需要调整.但就乡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和地位而言,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点地位既没有也不能“落幕”.其实,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发展,其真实含义应当是“从村落着眼,从乡镇着手”.
无疑,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清晰地认识中国农村体育的真实面貌以及在当代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5.4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研究江亮等人[19]调查表明:个人锻炼是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有组织的农民体育活动仅占10%左右.而体育实践表明,自发的个人体育锻炼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组织化程度高的农村体育的.姜健[20]通过调查认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工作机构不够健全,缺乏体育人才,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中管理体育的部门很少.部分地区县乡以下就没有专门的体育机构,县乡级的体育行政机构多挂靠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或卫生部门,负责群体工作的人员也大多属兼职,并且管理者缺乏相应培训,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就更不言自明了,这种情况致使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受阻.陈宁教授[21]研究认为:在农村体育的管理模式上“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抓好农民体育协会;乡镇要建立健全体育文化站;村要建设好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室;农民体育协会要培养体育骨干”;采取“以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李会增等[22]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组织,体育组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型体育组织,一是群众体育组织,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乡镇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发展总体规划;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体育管理主体多为农村基层政府,管理松散乏力,农村体育社会化远未形成.而体育体制的核心是体育组织的结构和权力分配及运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办体育的作用,重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体育组织体系将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2.5.5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王建欣认为[23]:“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的消费,具有丰富生活内容、娱乐身心,增进身体健康;活跃体育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等,是体育消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其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0%,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其他各项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差异不大.可见,城镇居民各项体育消费的人均水平明显高于乡村[24].
由于影响农村体育消费因素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得农村体育消费的开展目前仍有一定的难度.因其体育消费同属于经济和体育两个领域的重要范畴,可以肯定地讲,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需求必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5.6农村体育与经济关系研究陈梦周等[25]研究表明: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姜健等[20]研究认为: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证明,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附于经济的发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体育是没条件开展的.朱家新[26]研究表明:2001-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高,恩格尔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对发展的需求必然随着增加.体育活动必将成为农村居民满足体育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2.5.7农村体育文化研究许锍成[27]针对农村宗族意识与农村体育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宗族组织的一些活动有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恰当地处理传统文化与农村体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农村体育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刘玉[28]通过对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特点的研究,明确我国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工作重点为:“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自主发展相结合,保障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场融资相结合,创新公共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评价体系;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切实将以点带面工作落到实处.”李会增等[29]从我国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分析
农村体育方面有关论文范例,与关于农村体育成果的统计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