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期刊论文范文集,与体育核心期刊对武术文计量与趋势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核心期刊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体育核心期刊对武术文计量与趋势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核心期刊及体育学院及科技期刊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核心期刊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403.7375353.2667423.9158403.73412484.47合计4834832.43注:“百分比”为发文量占论文总数(1073篇)的百分数.1998-2007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科研论文核心作者为48人,发文量占到发文总数的32.43%,这同普赖斯的“核心作者的论文数应占论文总数50%”的论断差距较大,表明体育核心期刊武术科研论文相对稳定的作者群还没有完全建立,核心作者的人数还需进一步增加.
2.3引文分析所谓引文,就是指在某一篇论文中,援引已知事实时,标记出来构成其来源或出处的那些文献[15].以期刊论文来说,全世界内约有90%以上的科学论文附设了引用文献,我国目前88%的自然科学论文附有引文[16].引文量的大小从侧面反映一篇文章信息量的多少.
2.3.1篇均引文量篇均引文量是期刊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它是描述期刊吸收信息能力的一项指标.世界上科技期刊中的大部分学科每篇论文引用文献在10~20篇之间.我国2000年中文科技期刊论文篇均引文量6.99篇[17].由表6可知,武术科研论文篇均引文量为7.17篇,已达中文科技期刊论文篇均引文量要求.这一指标亦高于2001-2004年《体育与科学》篇均引文量6.98篇的指标,说明武术类期刊论文与体育类整体期刊论文相比,信息吸收能力较好.尤其是近几年来,引文方面有很大改变:一是著录比较规范,二是引文条数逐渐增加.这些都从侧面反应了武术科研论文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注重引文的重要作用.其中2007年篇均引文量为10.82篇,已达到了世界科技期刊篇均引文量的范畴.
表61998-2007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科研论文篇均引文量
年份发文篇数/篇引文量/个篇均引文量/个1998602534.221999511202.352000833454.162001733334.562002804255.312003915415.95200415611087.10200515912337.75200615014979.982007170183910.82总计107376947.172.3.2引文类型引文类型即参考文献的种类.本文按照比较常见的类型,把引文分成如下几类:科技期刊、著作、学位论文、报纸、论文集和其它(表7).
表71998-2007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科研论文引文类型
引文类型科技期刊J著作M学位论文D报纸N论文集C其它总数篇数/篇35803343481461134647694百分比/%46.5343.450.621.901.476.03100武术科研论文的引文类型绝大部分是科技期刊和著作,但不像“田径项目等引文中期刊引文已占绝对优势(61.48%)[18]”,而是著作与科技期刊基本持平.分析认为:一方面,武术起源于我国,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武术典籍较多,有较丰富的著作可供研究人员查阅,另一方面,武术近现代走上科学化道路时间较短,长期以来理论总结
关于核心期刊论文范文集
3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3.1趋向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展开综合交叉研究随着当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现象日益明显,这种既高度分化又紧密交融的发展趋势给武术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现代科学方法论和一系列新兴学科在武术中的应用,大大加速了武术科研的多学科交叉进程.武术的多学科综合交叉式研究,使理论研究与武术实践结合得更加密切,使研究成果能更好的为实践服务.
3.2愈加重视技术理论的研究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武术技术理论的研究关乎武术运动水平的发展.从已发表的科研成果看,部分科研项目正致力于技术训练方面的研究.如何促进各项攻守技术的合理完善,使武术技术既符合竞赛规则要求,又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原理,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目标.
3.3武术文化研究成为热点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博大而精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譬如有的学者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醒、文化流失、文化争夺”等系列观点已引起了学术争鸣.
3.4学校武术将是研究的重点已有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学校武术的发展.武术在我国影响力、普及率不高,很大原因是由于学校武术没有得到认真有效地落实,学校武术名存实亡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理论研究者而言,学校武术如何开展与落实将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3.5武术的国际传播将成为众学者关注的课题武术源于我国,属于世界.要想使其成为东西方喜闻乐见的大众健身项目,国际化传播任重而道远.有些学者已然对传播内容的选择、健身价值、传播过程中的内蕴阐释等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建立适合武术向国际传播的理论模式将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关注的课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1)1998-2007年13种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发文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具体研究领域分布不均衡,单一研究方法占很大比重,载文地域分布显示了与经济、文化的高度相关性,国家基金论文与前几年比较有了一定数量的提高.
2)中级、副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为我国武术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的中坚力量,武术科研论文的合著率为49.86%,合著指数为1.77,核心作者群为48人,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比例偏低,相对稳定的作者群还没有完全建立.
3)武术科研论文篇均引文量为7.17篇,已达中文科技期刊论文篇均引文量要求,引文类型以科技期刊和著作为主且二者基本持平.
4)从研究内容看:武术的基础性研究今后将是重点,武术文化已成研究热点,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将引起广泛关注,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模式将是新兴的研究课题.总之,随着武术科学的逐渐发展与成熟,未来武术将偏向于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展开综合交叉式研究.
4.2建议1)研究人员应加大对薄弱领域的研究力度,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对问题加以论述,不要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的描述性层次上,要使研究向着纵深方向和定量方向发展,研究人员还应增强合作意识、加大合作力度,联合攻关各级基金课题.
2)选题时应把握本学科前沿动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要有计划、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有实际价值的学术交流活动,将武术科研成果及时地、直接地提供给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3)应进一步加大武术的应用性研究,尤其是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诸如:健身机理、科学化训练、竞赛改革等,这对尽快提高我国武术科研水平和国际化传播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登光,张晓东,刘峰.2001-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文献计量学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45-50.
[2]邱丕相,杨建营.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2):89-94.
[3]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319-334.
[4]全涛.1994-2004年中国篮球科学研究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5.
[5]薛欣.1995-2004年武术科研的现状与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4):60-62.
[6]乔玉成.2001-2004年《体育与科学》载文计量学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5,26(5):78-80.
[7]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1990年中国科技期刊的时滞统计[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3(3):13-18.
[8]黑奇磊,匡建欣,刘涛.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足球运动科研论文研究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3):20-22.
[9]吴滨,陈元,李金玲,等.中文体育核心期刊(2001年第2期)载文、著者、载文学科分布、著录规范性情况统计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62-68.
[10]程刚,邹志仁.我国情报学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J
关于核心期刊论文范文集,与体育核心期刊对武术文计量与趋势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