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类论文范文,与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体育课程类论文怎么写,关于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及体育学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体育课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传统和行为习惯,但是,正因为如此,对传统的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就成为任何改革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体育课程和教学的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由于国家体制和计划经济历史的强烈定型作用,中国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却形成了它的比较坚实的传统和定式,这个传统和定式中有国家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管理模式,也有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模式等,这些传统中的一些东西已经被证明是需要在“与时俱进”中加以完善的,一些却被实践证明了其相对合理性,而更多的传统则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分析的.因此体育课程改革也是一个分析、鉴别、研究的过程,但是我们却不无遗憾地看到此次体育课程改革对这样的研究明显的简单和缺乏,在课改过程明显存在着“为不一样而不一样、为改革而改革”的思绪,有着对“传统”缺乏研究和尊重的现象,这也是前期改革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4.4体育群体反思精神缺乏和浮躁的原因
体育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是改革的推动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这个体育群体的问题意识、心态和研究基础和由此而产生的理性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另一个成败关键.他们的理性是修正课改中错误和不足,纠正课改方向偏离的动力.但是在这次课改中,我们看到的学校体育群体却是感性多于理性,热情多于冷静,从动多于思考、附和多于批评,这使得整个体育课改的过程呈现出“启动迅速、推进快速、成果过速,评价失速”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固然来自于学校体育工作者群体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期待,也来自于体育教育工作者们对实现优质体育教育的责任感,还有其他学科改革的带动等多种影响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对教改成功的期待和对上级的信任之中,缺乏了反思的精神.另外就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种过度的自信和对改革的浮躁,这些都对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5缺乏对体育学科特质和特性的充分考虑
此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是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推动下而进行的,换句话说,这个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并不是直接来自体育问题和体育改革需要的,因此,从这一点来讲,此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都有先天性的缺失,如果在缺乏后续的研究,就容易形成一种缺乏体育问题意识的“盲动”.而这种现象也的确在体育课改中出现了.如教材的“繁、难、偏、旧”就不是体育的问题,“满堂灌”不是体育的问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也不是体育的问题,“学习负担重”就更不是体育的问题.而体育的问题是有其不同的性质的,有的甚至是与知识学科的改革方向相反的,如教学质量差、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知识技术教材不系统、体育教学过程不规范、教材研究不够、学理不清等等.此次体育课程改革对这些体育学科的自身问题明显缺乏充分考虑和研究,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清晰的反映体育特殊问题的改革目标了.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体育课程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学术论文、专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9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4.6盲目追求体育功能扩大化的心态
此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某些浮躁的问题还来自于一个“必然”,这个“必然”就是“体育人盲目追求体育功能扩大化的心态”.本文分析,这种“盲目追求体育功能扩大化的心态”主要来自于体育学科的多年被压抑感.众所周知,体育在“身心二元论”的思想影响下,一直被说成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跑跑跳跳”的领域,被长期实质性地被其他学科列入“另册”,于是体育人一直就有扩大体育功能,提升体育学科层次的心理期盼,多年来,体育和军事、体育和卫生、体育和艺术等的“相结合”尝试和努力就从未间断过,而此次体育课改的“体育与健康”的结合再一次客观上激活了体育人的这个期盼.于是在此次体育课程改革中就出现了一个似隐似现的思维逻辑锁链:体育是有关身体的科学与教育→健康是身体的问题,健康当然是体育的工作和职责→健康中包括心理健康,当然心理健康也是体育的问题→健康中包括社会适应,当然社会适应也是体育的问题→体育主要就是健康的问题→运动技术等都不能是体育的主要工作.于是体育就出现了一些偏差.
4.7上下的信息脱节和信息的不平等(信息的遗漏、丢失、失真和异化现象严重)由于此次课程教学改革“自上而下”的色彩比较浓重,因此,也的确存在上下的信息脱节和信息的不平等的现象,例如,为什么要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为什么要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为什么要把“教学评价”改为“课程评价”和“学习评价”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教学”等等问题,体育教师都不是十分明白.加上一些不甚正确的解释和说明,使得体育教师们在雾里看花似进行着眼前的改革,难免在改革中出现一些误解和偏差.
5结语
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这个改革也是必要的,也有了许多正面的效果.但是如同任何一个改革一样,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必然的,是和体育学科基础研究不足有关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必然的,是和此次体育课程的时期和情景有关的问题.我们揭示和研究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体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更稳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季浏,胡增荦.学科教育展望丛书-体育教育展望[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3]季浏,汪晓赞,主编.中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胡增荦,庄弼,主编.实验新课程-与体育教师谈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课程改革实验的统一调查结果(内部材料).
[6]吕卫东,等.真水无香、渐修顿悟-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有感[J].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6(12):6-7.
[7]毛振明,赖天德,主编.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9]吴键.关于体育新课程目标争论的原因分析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7(2):32-35.
体育课程类论文范文,与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