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我国护理人员在职教育课程的设置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继续教育方面有关论文查重,关于我国护理人员在职教育课程的设置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继续教育及护士长及护理技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继续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关 键 词:护理人员在职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33-04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1],护理人员仅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临床上是远远不能满足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需求[2],因此在职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在职教育来提高整体素质,以适
继续教育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1在职教育的概念
在职教育包括岗前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三个层面[3].
1.1岗前培训概念
指为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的护士分配到医院,准备进入临床第一线工作前而安排的一系列的培训活动[4].
1.2护士规范化培训概念
指护理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继岗前培训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的护士是指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中护士这一级的护理人员[3].
1.3继续教育的概念
我国卫生部在"继续护理学教育试行办法"中指出: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5],培训对象:毕业后通过规范化或非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有护师或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正在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的护理技术人员[6].
2护理人员培训课程的设置
2.1岗前培训的课程设置
2.1.1岗前培训的目的及培训对象的特点岗前培训目的是使新招聘录用的护理人员能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缩短由护生到护士的距离.关小玲的调查显示,所有的新护士都认为需要[4].
新护士的特点是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信念还未完全形成;临床基本技能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实践、提高;沟通交流技巧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的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环境中不断培养;不熟悉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等问题;临床思维还未形成[7].
2.1.2岗前培训时间设置
一周为宜.关小玲的调查显示47.92%和39.58%的新护士认为培训时间为5天和7天[4],褚晓静调查[8]也同意这种观点.但张岩平的研究显示培训需要3周[9],他在培训时把基础操作示教后的分组训练也纳入岗前培训范围,认为这一内容放在进入临床后的规范化培训更合适.岗前培训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易使新护士产生厌烦情绪[4].
2.1.3岗前培训课程内容设置
为医院简介、医院文化、护士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医德医风、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安全防范知识、职业防护知识、礼仪素质、奖罚制度、基础操作示教等[10-11].岗前培训往往采取集体授课形式,培训结束统一考试.
通过医院简介、医院文化、护士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医德医风、各项规章制度培训,可使新护士有爱院如家、院荣我荣的思想,用医院规章制度约束言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12],同时也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信息.
医疗安全防范知识培训,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医院质量年活动的开展,护士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优质、高效护理,让护士了解病人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等的防范措施及处理程序,使新护士能自觉参与到护理安全的管理中来.
职业防护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新护士是缺乏的,因为护士学校或学院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课程,也没有系统的教材[13].必须强化这方面的知识,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职业暴露,如六步洗手法、锐器盒的使用、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等.
基础操作示教,可使新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因为新聘人员来自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层次,操作手法上各不相同.肖菊青的调研中发现新护士将基础护理操作培训看得更重要[14].夏玲的调研显示操作示范训练的需求,大专达74.53%、本科达82.14%.说明这样的培训是有效的[15].
2.2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
2.2.1护士规范化培训目的
使进入临床的新护士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护士素质,熟悉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巩固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一般护理技术,具有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师任职基本条件[16].
2.2.2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间设置
关于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间设置,医院按护士学历分层次确定规范化培训内容及时间.培训的时间存在差异,有的是本科毕业生1年、专科毕业生3年、中专毕业生5年[3][16],与我国护师职称申报条件上的时间相一致;有的本科毕业生3年、专科毕业生3年、中专毕业生6年[17].医院在实践中发现本科毕业生要在一年内完成基础培训阶段、专业培训阶段有一定的难度.陈冰认为适当延长本科毕业生规范化培训期更有利于其在业务上的进步[16].由于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7],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本科1年后具备护师资格,故护理本科生的培训周期有待进一步探讨.
2.2.3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设置
包括:职业素质、医德医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综合能力、外语水平培训[18],着重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初步掌握各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技术操作、一般医疗知识及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和抢救配合程序,熟悉各种护理工作及各项规章制度[19].培训方式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知识和外语以讲座和自学为主[3][18],培训分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专科阶段.夏玲的调研显示:护士对规范化培训内容的需求度排序前5位依次为临床监护技能、护理专业服务流程、护理操作规程、人际沟通技巧和职业防护知识[15].肖菊青的调研显示:基础阶段培训新护士和护士长均认为最需要的内容有护士的专业思想和素质教育、各项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防范与应对、沟通技巧、护理心理学与临床护理文件书写和医嘱管理、护理专业基础知识、身体评估方法及异常体征、标本采集及参考意义、临床药理与护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急救技术、专科技术操作[14].以上的课程也符合蔡虻所提到的新护士特点[7].
本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yixue/010403364.html
专科阶段培训:着重于专科护理常规、各项急救护理技术的培训和掌握,重点培养观察病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15].关于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培训,王燕的经验是建立科室专科疾病抢救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作为新护士入科培训的重点内容,培训时结合科室模拟演练,从而强化应急意识,提高应急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她们参与临床疑难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过程并及时给予指点与讲解,提出最佳方案[12].
护理技术培训:由科室加大对护士专科护理技能、技巧、操作熟练程度的培训力度,采取高年资护士与新护士“一对一”方式[12],并且考核与培训相结合效果更好.
交流技巧培训:组织以人际交往、护患沟通为主题的聊天活动;组织护理服务规范演示,提高护士的感性认识;为护士安排一些健康宣教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12].
对培训对象的专业思想、服务态度、爱伤观念和职业责任心等进行言传身教.发现科室往往较重视理论、技能的培训,而容易忽略职业素质教育,但年轻护士的思想正处于最后的可塑期,因此这一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成功与否,关系到培训对象今后的成长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范化培训的效果[16].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使患者的利益得到最大限
继续教育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我国护理人员在职教育课程的设置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