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积极心理学方面有关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积极心理学及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积极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高的社会判别标准.《大学》第二段集中讨论了修身正心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睿智地看到了治国、齐家、修身三件事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符合人的主体意识从“小我”到“大我”的心理发展规律的.这里可以分成二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是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须先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而要治理好家庭就必须从自身的修养开始.第二个层次是说自身修养诸要素的逻辑关系.一个人要修养自己品行的人首先要真正出自内心的愿望,端正修养的动机,不要欺骗自己,而这只有通过读书和实践,充分懂得事物的自然之理才能做到.由此可知,所有个体的社会工作能力或自我抱负的实现是以个体自身是否充分的社会化为前提的,而这个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就是家庭和学校.《大学》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无论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的分析,还是临床观察都表明,那些社会适应成问题的神经症和精神病人大多有家庭教育不良和学习社会化不足的共性.3如何培植积极的人格与积极的体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塑造积极的人格,而新的人格并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艰辛过程.《礼记儒行》中说“儒有澡身而沐德”,《大学》继而用沐浴、切磨骨器和玉器的比喻一方面来说明修身正心和人格塑造的持久性和必须专神用心;另一方面用来鼓励人民“自新”,这与积极心理咨询的“助人自助”宗旨不谋而合.
本文url:http://www.sxsky.net/yixue/010407771.html
既然修身是一个艰难的和长期的过程,当必然受到各种情绪的干扰,《大学》告诫修身者必须明白认知与情绪的相互关系,并以端正的认识来制约情绪.“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关于积极情绪的扩建理论认为,消极的情绪会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和行为资源以便对威胁作出应激反应;而积极的情绪则会促进个体扩建即时的思想和行为资源以帮助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资源.儒家睿智地认识到了不良的情绪会使认知过程和结果发生偏差,这种观点与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影响情绪的观点互为补充.积极心理治疗的创立者佩塞施基安(NossratPesechkin)将人的认识能力称之为第二能力,伴随着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主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换而言之,人的积极情绪体验首先源出“正其心”.“心广体胖”就是《大学》中例举的从心宽到身体健康的关系.
4积极关注与积极治疗
正确评估来访者,在有心理问题的当事人身上发现积极的潜能不仅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中积极关注技术的内涵,也是促进来访者自助的前提.然而,要能同时辩证地看到一个人的优点与不足,善与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大学》所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尤其是对于那些朝朝暮暮与孩子在一起,溺爱子女的父母来说更不易发现孩子人格与行为的渐变.《大学》即发出了“人莫知其子恶,莫知其苗之硕”的训诫.
心理医生能否对所有人做到积极关注,关键取决于他对人性的看法.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如果心理咨询师信奉儒家人人皆有善心、仁义,都可以引导成长,都有成为优秀人才的观点,其积极关注和积极治疗的取向便成必然.
儒家以“仁”为自己的核心价值.《中庸》里说“仁者,人也”.樊迟向孔夫子请教什么是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可见,仁就是以“爱人为本”的人道.积极心理学亦将爱称之为人的第一能力,将激发主体爱的能力当作积极治疗的基本策略.
人的认识能力被积极心理学称之为第二能力,而激发人的认识能力的方法莫过于启发式教育,《论语述而》中早有“不愤不启,不匪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育格言流行于世.
积极心理治疗改变了行为主义所强调治疗的超道德性(amorality)的倾向,将“德”性原则引入心理教育之中,甚至可以说就是将德育与心育视为同一.如《中庸》里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所以治人,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5建立有序和谐的家庭系统与积极的社会制度
建立积极的社会制度以培养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每个人最初社会化,人格形成和心理疾病培植的温床.积极心理学认为,家庭中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是最核心的家庭关系.儒家与积极心理学一样,将家庭视为训练健康人格的摇篮和个体走向社会的起点,将建立有序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视为与建设和谐社会同构.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礼记祭义》).《中庸》引《诗经小雅》言,认为和谐的家庭气氛应该是“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耳室家,乐而妻孥.”《大学》进一步提出了建构这一有序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规则,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中庸》里更将将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称之为建立和谐社会的共同准则.儒家认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礼记学记》)因此,可以说儒家之学是注重从小见大,由近及远,
积极心理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
6君子先自新,然后才能使对象成为新民
如果说心理咨询是一种再教育的话,那么心理咨询师就是灵魂的工程师.换而言之,要使对象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心理医
积极心理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