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关于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胃肠病学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西医结合论文查重软件,关于胃肠病学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西医结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40;建立也有启迪作用[23].在中医症候客观病理改变方面[24-26],魏睦新等对脾阴虚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发现脾阴虚证患者存在消化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异常和细胞内第二信使环核苷酸异常等一些列病理改变.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还探索了大鼠脾阴虚证病理模型的建立.汤一新等对脾阴虚证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一系列临床成果,并且出版专著.现在,很多教科书开始把脾阴虚证纳入脾虚章节,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脏腑理论,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的展望

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灵魂.科学的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创新能力和思维观念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开放性、多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在时代的延续与变迁中,不断进行学术体系重构、蜕变和新生,才能具有充沛的生命力.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特别重视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2.1以难治性消化系疾病为切入点进行临床治疗领域的中西医结合

疗效是生命,疗效是基础.中医如果失去疗效,所有的研究都将失去光辉.尤其是西医难治性疾病,如果中医能够一一攻克,将有力地证实中医的价值.对于CAG的治疗,虽然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防治上.对于PU的临床诊疗,西医的各种抗酸、解痉、抑菌药物与H2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大致相似,但复发率很高.因此,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PU的发展方向.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应提高中药或中西药结合对Hp的根除率,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如能总结出一套简便、高效的措施,则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胃肠动力疾病(DGIM)和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尤其是FGIDs,不仅临床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发挥辨证论治的长处,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每每取得突出效果,这正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也较容易收到明显的效果.加强对消化系统癌症,尤其是胃肠道的癌前病变、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以及伪膜性肠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亦应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临床疗效,并争取在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yixue/010453799.html

2.2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的导入

当代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是以信息系统和分子生物学为代表方向,而两者又是紧密结合和相互联系的.中医药学侧重于从整体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疾病状态,主张提高和调整人体的自控和潜在的能力,从而维护健康水平和修复疾病状态.现代医学则侧重于从微观上揭示生命的真谛,尤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X射线衍射蛋白空间结构的测定,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全面地改变了生物学,包括现代医学的面貌,并涉及生命和疾病的最本质的内涵.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就要把中医药学和生命科学中最先进和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系统理论来探讨消化病证候的发病机制,这才是最捷径和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途径和思维方法.

2.3创造中西医结合新消化病学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传统医学也不能例外,只有顺应这一发展方向,才能激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西医结合医学既蕴含和保存着自远古至近代的传统医学的精华,又融汇了现代科学的内涵,根据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两者必然会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在临床诊治实践和学术领域里达到融会贯通,这是大势所趋.在世界医学之林中,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代表中华民族医学独创的优势和特色,正在不断产生和形成新的多元动态的医学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它,更重要的是去发扬和创新它,使之随着时代的潮流走向新的里程,这就是中两医结合的目标和历史任务.

胃肠病学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胃肠内窥镜检查的广泛应用,胃肠道免疫学、胃肠道动力学、胃肠道激素、胃肠道屏障以及胃肠道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等理论研究日益深入,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祖国医药方面,从《内经》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胃肠疾病多有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和极其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完整的理论学说―脾胃学说.因此,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现阶段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研究防治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应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把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的理论知识和诊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融会贯通,逐步发展成为中西医结合新消化病学.

2.4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一个学科要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要有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培养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是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陈可冀认为,中西医结合人才是多模式、多学科的高级人才.

中西医结合人才应该如何培养,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主要包括科研型和临床型两种.科研型人才主要是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按照国际标准对中医药进行分析研究,使之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临床型人才主要凭借积累中医、西医知识,根据病人临床上的具体病情需要,选择中药或者西药的处方.但这主要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笔者认为[27],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应从本科阶段抓起,尤其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合理安排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时间.理论的学习最终要在实践中检验并得到升华,因此建议将见习与理论穿插进行,从而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可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增加临床积累.理论课程设置也应安排好中医、西医的比例,不可偏废任何一方,真正做到全面掌握中医、西医知识.其次,要加强科研创新课程的设置,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目前的市场有高低两端.低端面向医院以及社会未来发展的各种健康产业.高端是为学生今后的深造打下基础.因此,除了完善优化必修课程的设置外,还可开设《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方法》以及《中医机能实验学》等创新性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的是以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以新的科学思路启迪学生,为其将来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新思路、新进展、新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陈治水,危北海,张万岱,等.“十五”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概况与“十一五”学科发展的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5(1):67-68.

[2]吴燕敏,马国花,魏睦新.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肠上皮化生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246

[3]危北海,王芳,刘晋生,等.四黄调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0:31-33.

[4]凌江红,李家邦,申定珠,等.健胃愈疡颗粒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6:133-136.

[5]田琳,魏睦新.调气中药对豚鼠体外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5):301-303.

[6]魏睦新,魏兰福,邹百仓.莪术对大鼠胃动力及脑肠肽调节作用

1 2 3 4

关于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胃肠病学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

护士护理招聘

医学论文发表格式

医学论文的写作方法

大专医学论文

成人护理本科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

医学论文摘要范文

高压氧护理论文

术后疼痛护理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选题

胃肠病学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