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关于心内科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心内科科学学位生培养之反思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心内科相关论文摘要,关于心内科科学学位生培养之反思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内科及临床医学及科技创新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内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关乎医学后备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努力提高其科研能力与临床应用能力可有力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临床医学各亚类学科中以心血管疾病对中国国民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故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心内科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冀推动专科教育持续前行.

[关 键 词]心内科;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9(b)-0162-04

Rethinkingtheeducationofscientificdegreegraduateinthedepartmentofcardiovasculardiseases

WANGZhong-qunYANJin-chuan

DepartmentofCardiovascularDiseases,AffiliatedHospitalof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01,China

[Abstract]Theeducationofclinicalmedicinegraduatestudentsisveryimportantforthesupplementofmedicalreservetalentedpersons.Theimprovementoftheircapacityforscientificresearchandclinicalapplicationcangiveavigorousboosttothedevelopmentofmedicalandhealthundertakingsinourcountry.Ofallthesub-disciplinesinclinicalmedicine,thecardiovasculardiseasesplaythemostimportanteffectsonthenationalhealth.So,wemakeaprobinganalysisandgivesomeadvicestodrivethedevelopmentofthespecialist,binedwithsomeproblemsoccurredinthecourseoftrainingscientificdegreegraduate.

[Keywords]Cardiovascularmedicine;Graduate;Scientificdegree;Education

研究生教育是构建顶层国民教育的核心组件,亦从根本上影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能否高效推进.因此,深入剖析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对当前正处于转型中的各行业均有裨益.在医学领域,自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临床医学研究生分为科学学位研究生(即科研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即临床型研究生)两种类型以来,研究生教育确实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培养了众多的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有力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健康[1-2].但随着当前医患关系的演进以及科研型临床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凸显,科研型临床硕士的未来走向就成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鉴于此,笔者结合所在心内科大平台以及自身带教研究生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广大医学同道一起分享下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1心内科科学学位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瓣膜病、外周血管病等)是影响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欧洲每年造成180万人的死亡,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是高达350万人.更为可怕的是,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非年龄调整死亡率以及年龄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农村尤为明显[3].1985~2009年城市居民心血管病占总死因构成均>34%.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年龄标化后2002年与2004年中国因心血管疾病每千人损失17.46个和19.48个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成为人类寿命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与西方国家相比,在心血管疾病谱及病源量方面我国拥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纵览目前国内外心血管科常用药物、支架、新治疗策略提出者等,却让广大学者深感汗颜.阿斯利康、辉瑞、赛诺菲、拜耳等制药巨头以及冠状动脉支架、起搏器生产商每年都从中国攫取巨额医疗费.而且,在病因学及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国与西方国家也有不少差距,究其原因还在于这方面人才的匮乏,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的滞后.因此,努力改善国内的科技创新体制,培养大量有这方面兴趣与专长的科学学位研究生,积极利用我国庞大的病源资料,研究冠心病等心血管常见病、高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根治策略,对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能力、改善国民健康、减轻社会负担意义十分重大.

科研型心内科研究生的科研属性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科学素养的磨砺与锤炼.而另一方面心内科的临床属性又注定了这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4-5].从最基本的病史采集、查体到流畅的医患沟通,再到辅助检查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手术技能训练、查房、值班、心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的处理等,哪一样没有5~10年的时间与经验积累能一蹴而成,因此,在基础研究领域经常可以看到30岁左右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而在心内科这样的临床科室却罕有此类情况发生.培养一个高素质、高水平能够在急危重症的患者面前应对自如的心内科临床医师,一定要遵循其中的客观规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是基于临床医学的特点及医师成长规律制订的方案.作为未来的临床医师,如果完全荒废了临床能力的提升而一味追求科研技能的完善,肯定是不正确的培养思维,也必然会为科研型硕士生的临床求职埋下失败的种子.反之,如果丢掉了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味地让研究生从事患者的诊疗管理,那就失去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医学后备人才也就成为一句空话.2当前心内科科学学位研究生面临的问题

教育部《做好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7号)明确规定,科研型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简言之,科研能力与临床应用能力是科研型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4-8].但在以往的培养过程中,对导师、对学生都要求过于松懈,真正能达到科研与临床兼修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生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要归因于以下3个方面的现实:①相当部分医院为了自身发展,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科研成绩,导致医生超负荷工作,对学生的培养缺乏长期考虑,一味多快好省,必定会造成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素养下降,临床能力薄弱.②对招生导师的把关不严.相当一部分带教科研型硕士的导师在有课题支撑情况下拼命让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结果科研强了而临床丢了;而另一方面那些没有课题的导师则一味的让学生待在临床管理患者,而在科研方面就鲜有培养,结果临床能力增强了,但科研能力的培养却无从谈起.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有悖于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也使得研究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③《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中明确规定:201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考生向专业学位的分流.

3对心内科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点看法

3.1端正科研态度

临床上很多新药的问世、专利的诞生、新治疗策略的提出与验证都耗费了研究者多年的心血,有的甚至要几代人前赴后继才得以攻克[9].一个3~5年的国家级项目要出多少篇论文,要解决多少个临床问题,要申报多少个奖项,不是靠良好的预测来实现的,而是要靠广大研究团队成员数年如一日辛辛苦苦的研究来一步步艰难获取的[10].社会要容许失败,容许课题出现阴性结果,容许项目周期的拉长.否则必然会导致投机取巧之风的盛行[11].针对心内科的研究生来说,3年的研究周期不可能每个人都作出原创性很强的研究,但3年

1 2 3

关于心内科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心内科科学学位生培养之反思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协调医患关系

石家庄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科技核心

优质护理服务新亮点

冠心病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类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自考毕业论文

医学护理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函授

医药论文网

心内科科学学位生培养之反思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