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相关论文例文,与永远的清华校长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清华大学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永远的清华校长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清华大学及教育学生及校长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清华大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也做稳了他的校长,而他寡言的性格也被清华师生理解和接受.他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这句话,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梅贻琦上任后,将延揽一流师资作为“努力奔赴第一事”.一方面他充分尊重原教授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又多方礼聘.1932~1937年,先后聘请的国内外名师(包括一些当时即已崭露头角的新秀)有闻一多、吴晗、潘光旦、张岱年等.30年代清华园内名师荟萃,极一时之盛.
清华的文、理两学院历史悠久,基础很好,而工学院则是后起之秀,这与梅贻琦的大力建设紧密相关.梅贻琦在原有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添设机械、电机两系,组成清华工学院.而后,清华开始实行文法学院大一不分院系,工学院大一分院不分系的措施.这种制度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避免过早进入专门研究的弊端.学生在这种制度下可以较多地照顾到个人兴趣,转系也不难,这是对清华的通才教育传统一个重大发展,事实证明是合情合理的.清华以后名家辈出,与这种“底子厚,后劲大”的制度息息相关.
总之,从1931年到任至抗日战争爆发起,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而且是在华北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梅贻琦在校政、教学、学术研究、学风、人才等诸多方面擘画精详,成绩卓著,开创了清华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战火纷飞中的西南联大
1935年,当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华北的危机关头,是清华师生首先呼吁: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鼓舞着当时的青年,却遭到当局的镇压.军警到学校来抓人了,学生们与警察发生了激烈冲突,在场的教授们没有对策,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梅校长.怎么办?然而平时很少讲话的梅贻琦仍然没有话.
后来国民党来跟他要名单,说:“你把学生的名单给我一个,好按照那个抓人啊!”
结果梅贻琦竟提供了一份名单.学生们不解,他们不相信梅校长会出卖学生.军警开始按照名单抓人了,后来的事实是一个学生也没有被他们带走.
为什么呢?后来弄清楚了,梅校长只是把前年的学生住宿的名单给了他们一个,结果他们到那儿一抓就都不对头了.
不知不觉间,梅贻琦做清华校长已经六年了,没有人再提出要更换校长,有人问其中的奥妙,梅贻琦幽默地回答:因为我姓梅,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有人愿意倒霉(梅).
时间走到了1937年夏天,清华放暑假了,然而仍旧有二百多师生留在学校.七月七日,留校师生听到了隆隆的炮声,不久,北平沦陷,清华大学开始流亡.
在“一二九”运动之后,清华是对战局有比较清醒认识的学校之一.梅贻琦跟教授开会讨论如何应对.会上,果断地停建了几个大建设,把省下来的建设款转向投入了湖南,所以后来战争爆发以后,长沙临时大学才有一个落脚之地.
在长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在大灾难来临的时候,三校师生齐心协力,艰难地度过了一个学期.但是,时局发生了变化,南京沦陷,武昌告急.1938年2月,梅贻琦在日记中写到:临时大学奉命于云南省会之昆明,4月底全部到达,本校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以来,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虽然仍由北大校长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苓、清华校长梅贻琦共同担任,但由于张伯苓和蒋梦麟两人常在重庆,并另有职务,西南联大校务工作实际上落到梅贻琦一人肩上.所以梅贻琦实际上既是清华校长,又是联大校长.而梅贻琦确实不负众望地把三校的兼容并包、坚韧自强、严格朴素的学风融为一体,创造了中国战时教育的奇迹.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yixue/010495672.html
1941年4月,值清华三十周年校庆,逢十本应该大庆一番.他认为国难校难时期,没有什么可庆祝的,“无已,则惟有吾辈工作之努力,作母校纪念之贡品等则他日母校之光荣,其清其华,不系乎一园之水木矣.”殷殷之情,不言自明.
战时的非常状态使梅贻琦不得不改变沉默寡言的性格.他常常要牵头去做许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清华有庚款做后盾,经济实力远胜于其他两校,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种联合清华是“划不来”的.所以人们说:联大成功的奥妙就在于梅校长的“大”.
西南联大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和大师,西南边陲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文化守望者而孕育着希望.西南联大使中国在战乱频仍、半壁沦陷的情况下,保存了教育的元气和一份精神力量,可以想见,这里蕴涵着梅贻琦的多少心力和贡献!
一生只为清华
时间迈过1946年的门槛,经过八年抗战,日本军队终于被赶出中国的土地,清华师生踏着满目疮痍的国土返回清华园.然而,学生们的课
清华大学相关论文例文
很多人不能理解梅贻琦为什么要离开大陆,而他却有自己的考虑,他要保护好清华基金.清华大学的基金来自庚子赔款,想动用这笔校款必须要有两个人的签字才能生效,一位是教育部长,另一位就是清华的校长.梅贻琦离开大陆后,先在美国呆了几年,后来又去了台湾,他利用清华基金在台湾新竹创办了“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后改称新竹清华大学).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清华大学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5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北,享年73岁.学生们心中的梅贻琦是“永远的校长”,他肯做事,忠于所做的事.在近五十年里,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清华,弥留之际的梅贻琦仍然不忘一直跟随着他的手提包.他去世后,人们发现里面装的竟是清华基金历年的帐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对清华的热爱无物可以隔断,他对清华的贡献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为清华大学题写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他终身践行,给清华学子树立了完美的典范,他馈赠给清华大学的精神遗产必定与母校相始终.
(编辑田静)
清华大学相关论文例文,与永远的清华校长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