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全国科普理会评介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科技传播方面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全国科普理会评介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科技传播及科技发展及互联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科技传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引言
从近代科学传入中国起,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就开始积极地宣传科学,希望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来提高中国人的眼界和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中国科普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普实践工作的不断创新,科普的理论研究需求在大量增加.与此同时,科普的丰富实践与科普研究的相对滞后形成了一定的矛盾,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发显现.(尹传红,2010)为了引进并介绍国际科普学术领域的先进思想理念和成功范例,提升中国科普理论研究在科普学术界的影响力,持续地推动科普理论建设和科普实践发展,由中国科协领导下的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中国科普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会议.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的缘起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加快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科普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科普工作的开展,需要研究的支撑,围绕科普研究和实践开展交流和讨论的需求越来越必要和迫切.在此情况下,中国科协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在1991年组织召开首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会议旨在通过研讨科普工作的战略地位,科普的现状和问题,科普工作的发展趋势等议题,为中国科普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提供契机和平台.(申振钰,1991)第一届研讨会围绕中国科普工作如何适应(当时)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如何加强科普理论建设以及科普工作的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随后在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研讨会.此后,研讨会几乎每年举办一届,截至2013年举办第二十届会议.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科技传播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3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本篇论文网址:http://www.sxsky.net/yixue/0104957.html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的发展及特点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从一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当代科普研究的发展轨迹:在不断开放、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中试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普研究模式和理论体系.通过研讨会这个平台,来自国内外的科普工作者、研究者们热烈地交流和探讨,在争鸣和碰撞中产生了很多有益的思想,为推动科普理论发展和拓宽科普实践思路做出了贡献.
纵观研讨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会议的规模、人员、主题、形式等都随着中国科普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具体有以下发展趋势:
参会人员从以专门从事科普研究或科普服务工作的人员为主,到国内外科普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与各省广大科普理论研究人员、科普工作者、科普管理者和对科普感兴趣的人员的广泛参与.
会议主题从以单一议题为主,到一个主题结合多个分议题.
会议形式从小规模的研讨为主,到大会报告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
会议论文从内部交流的非正式出版物,到挑选优秀投稿论文并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
除此之外,会议紧密结合中国科普发展各个阶段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对科普学、科学传播与科普的界定和分歧、公众理解科学等理论性问题和设立《科普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等应用性问题都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讨.
近年来,随着科普理论研讨会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科普研究对国外理论的不断吸收与融合、以及中国科普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科普理论研究需求的不断加深,近年研讨会呈现出以下特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扎根于中国实情.随着中国科普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国外前沿研究的不断接轨和融合,研讨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科普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参与.2010年会议命名为“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2011年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2012年为“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的近四届研讨会共有来自英国、爱尔兰、法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国际专家学者共28人次参加,并在会上就各自的研究主题做了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同时,大量科普一线的实践工作者将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与参会代表分享和探讨.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届研讨会近一半参会代表来自基层,这些参会代表交流研讨了基层科普、农村科普、科普基础设施、科普创作等方面的新局面和新情况.为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科普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实践基础.
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需求,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的专题研讨.《科学素质纲要》于2006年由国务院印发颁布,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在《科学素质纲要》指导下,“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明显提升,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1.67个百分点.(高宏斌,2011)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许多省市将《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和目标纳入党委、政府部门的目标绩效管理.为了推动各部门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第十九届、二十届研讨会专门设立了地方科协主席论坛,通过地方科协主席和科普部负责人研讨的方式分享经验、分析问题,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会议成果多元化.会议成果常规的有会议论文集、会议总结、会议新闻报导外,组委会还将会议成果总结为有关部门了解科普研究发展的最新情况参考.近年来会议组委会在出版会议论文集的同时,深入挖掘和整理会议期间交流探讨的对当前科普现状的分析、对未来科普发展趋势的预判以及对中国发展科普事业的建议,并将这些内容整理成文件向有关部门报送.这些文件对有关部门了解中国科普总体情况、制定科普发展相关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典型示例: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2013年,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科普惠民责任与担当.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包括全国各地科协、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新闻媒体等多个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会议包含大会学术报告和分论坛学术交流两大部分.在大会学术报告部分,来自本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了当下中国科普领域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报告主题包含: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泛在学习与科普创新;夯实科普惠农基石――关于构建科普服务体系之思考;《狄德罗大百科全书》联想――探究科普创作理论;科技传播新图景:立体平台与多元形态;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监测为区域发展服务;关于基层科普的几点思考;科普人才培训的系统思考;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全国学会科普;分论坛学术交流部分设置了7个分论坛,分别是;为研讨“建立公民科学素质共建机制”设置的地方科协主席分论坛
科技传播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为更好地建立公民科学素质共建机制,中国科普研究所借助第二十届研讨会的平台组织召开地方科协主席分论坛,邀请各地方科协主席、科普部长和科普工作者共60余人参加该分论坛并介绍当地的具体作法和策略,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讨中取得的共识包括:各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逐渐步入定量化、目标化阶段;各地借助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时机,激活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同时,根据科普工作形势
科技传播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全国科普理会评介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