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规划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古城符号空间探析:山海关为例古城景观的空间性格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城市规划论文提纲,关于古城符号空间探析:山海关为例古城景观的空间性格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城市规划及语言学及自然环境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城市规划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40;华北平原,只抵京城,是古代兵家必争的要塞.山海关自然空间以山与海为模糊边界、平原为其中心.由于没有明确的实体边界,整个区域的内向性减弱.
针对自然空间而言,自然环境本身是形态自由的,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由于没有人为划定的明确街道或路径,因此区域内并非有序列的连续整体,而是存在一种空间上混沌的特征,这种弱连续性与指向性造成了其路径属性的隐含状态.
因此,其自然空间特点可以概括为场所属性突出,领域属性显现,路径属性隐含,呈现出一种旷远、荒寂的景观性格.
2.1.2院落空间
自明代朱元璋欲在山海关处建城,以更好地防御北方边境始,中国传统的古城模式就延续到了山海关,并以完整的防御性军事系统的形式出现.不过究其古城内的基本元素,则依然遵循传统的古城的布局和形制甚至装饰纹样,并未因军事地位而在民居院落上有过多的创新.
古城内的每间院落都如同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从整体来看,这些院落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经典的形式即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将视角放到整个山海关古城,则城中心及周边四个瓮城也如同合院一般.由于有院墙(城墙)的围合,使得整个院落与外界有着全面的隔离,很好地体现了院落的内外分隔性和内向性.
整个城市由院落组合而成,最终形成“墙套墙”的传统中国古城模式.院墙不仅仅作为每个独立院落的边界,同时也共同组成了城市街道的边界,这就将院落嵌入了街道空间之内.院落与外界街道的连通只能经由主入口,则在主入口一处形成了明确的指向性.
同时,由于院墙的围合,院落的外向性受阻,内外沟通性趋于消失.同时,由于整个古城的“墙套墙”模式,使得城市与院落之间产生自相似性,加强了城市的向心性.
因此,院落空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领域属性突出,路径属性显现,场所属性隐含,景观性格趋于平民化、质朴、内敛.
2.1.3街道空间
街道作为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指向性明显.对于山海关的街道而言,主要街道和小胡同基本保持正南北和东西向.
如前文所述,院落空间形成的同时形成了完整的街道空间.整个街道空间被限定在古城内部,借由城墙形成完好的向心性格局,秩序井然.
城市街道空间的作用仅体现在城市内部,并非无限制的向四周延伸,这使得其内外沟通性受阻,而最重要的节点往往在于城市的重心,因而内向性更加明显.
概括而言,街道空间呈现出路径属性突出,领域属性显现,场所属性隐含的特点,景观性格带有秩序性的严谨与严肃.
2.1.4城墙空间
山海关古城墙的独特性之一在于城墙与长城的关系.角山长城直抵海边,在入海部分称为著名的老龙头景观,而这一路径中,长城称为山海关主城的东侧城墙,这使得长城与山海关城墙结合为紧密的一体,仅在地理位置和性质上有微小的差异,连同关隘共同起到了防御的作用,其方向性明显.
城墙与关隘形成统一的整体起到防御作用,通常是重要的聚集场所,由于处于古城边缘的临界位置,因此具有一定的内外沟通性.
城墙本身不应被视作单纯的线,而是一条线形空间.城墙通常可达十几米的厚度,墙顶有宽阔的步行空间,这在古代成为防军驻守城池的重要领域.
因此,城墙空间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古城景观空间,表现出路径属性突出,场所属性显现,领域属性隐含的特点,景观性格粗犷、威严,与其建造时的防御功能相符.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7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1.5军事防御性建筑空间
山海关古城区别于其他传统古城的特色之一即其军事防御功能,因此古城周边及城中有许多具有军事防御性功能的建筑.包括山海关在内,这些宏大的建筑对于城市生活来说往往作为特殊的聚集场所,军事防御性的要求也使得这些建筑成为防军驻守的重要地点,具有很明显的内外沟通性.防御型建筑在古城之中多分布于主干道的交叉口,或结合城墙长城位于古城的主要出入口处,这使得其与街道和城墙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其作为防御性体系的各个部分,在整体防御中具有连续性.
对于防御型建筑而言,重要的是其所处地位和驻守的功能,并非其内部空间的组织,因此包括天下第一关在内,建筑内部空间并无特别创新之处,内向性较弱.
防御型建筑空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场所属性突出,路径属性显现,领域属性隐含,稳重、肃穆的景观性格与城墙近似.
3.山海关古城景观的价值小结
山海关古城人文历史悠久,自明代至今,已成为古长城的缩影;尽管现今山海关古城存在遗产保护、整修及管理的诸多问题,但总体而言仍然较好地保存了古代防御性古城的整体形态和主要结构;与此同时与古城相关的文化习俗等传统也被纳入各级文化遗产名录.
北方山海壮阔的自然景观成就了山海关古城防御系统的性格基调,而古城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完善了古城朴素、粗犷同时又平民化、井然有序的性格特点,这些空间性格反过来又叠加于自然景观之上,使得自然景观要素与人文景观要素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了今天的山海关古城.
参考文献:
[1]诺伯格舒尔兹.实存空间建筑[M].台北:台隆书店,1980
[2]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邓位.景观的感知:走向景观符号学[J].世界建筑,2006(07):47-50
[4]李静,陈玉锡.景观符号学理论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4):151-154
[5]陈晓明.山海关城考[J].重庆建筑,2004(S1):100-102.
[6]潘跃.秦皇岛山海关明代长城重隘[J].中国文化遗产,2008(03):57-63.
[7]王林湘,周华.山海关的城市记忆[J].中国文化遗产,2009(05):69-79
[8]冯柯,黄健,张萍.山海关古城传统民居装饰浅析[J].建设科技,2009(05):102-103.
[9]庄和锋.明长城山海关防区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12
注释:
[1]引自邓位,景观的感知:走向景观符号学[J],世界建筑,2006(07):49
[2]资料来源:中国长城网,http://.greatwall-china./山海关/
[3]诺伯格舒尔兹.实存空间建筑[M],台北:台隆书店,1980
作者简介:
杨伊萌,1990年4月,女,河北保定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yangyimengamy@yahoo..,研究方向为风景遗产保护,第一作者.
廖晓娟,1991年10月,女,福建龙岩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专业本科生,15206055498@163.,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第二作者.
关于城市规划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古城符号空间探析:山海关为例古城景观的空间性格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