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相关论文例文,与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饮食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饮食及自然地理及西方哲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饮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者简介:马晓芳(1988―),女,回族,宁夏吴忠市人,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 键 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饮食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1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本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yixue/01059203.html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
![关于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image.asp?http://kb.dsqq.cn/old/images/2008-11/04/12257392958989721901303127113.jpg
)
饮食相关论文例文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
饮食相关论文例文,与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