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小学生类论文范例,与城乡小学生欺负行为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小学生类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城乡小学生欺负行为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小学生及心理科学及品德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小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关 键 词】儿童;欺负行为;孤独感;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0-0757-02

欺负行为是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子集,指有意造成接受者的身体或心理伤害[1].国内对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差异性研究主要涉及的是性别和年级因素,缺乏城乡比较.本研究对城乡小学生的欺负行为进行考查,并进一步探

关于城乡小学生欺负行为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的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小学生类论文范例
讨不同欺负身份的儿童其孤独感的程度.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在银川市区及远郊农村3所普通小学选取3-5年级学生,发放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其中男生236人,女生244人;3年级152人,4年级160人,5年级168人;城市小学生283人,农村小学生197人.

1.2工具

1.2.1儿童欺负问卷(小学版)[2]共22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朋友、被欺负、欺负和对欺负的态度.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分别0.79、0.56、0.51、0.76,重测信度为0.78.

1.2.2儿童孤独感量表[3]包含16个指向孤独与非孤独项目和8个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量表按5级计分,分数范围在16-8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明孤独感越强.将所得总分标准化,据Z分数分为三类:高孤独型(Z>l),一般孤独型(-l≤Z≤l),低孤独型(Z<-1),如果Z>2,表明孤独感严重.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4.

2结果

2.1小学生欺负行为的一般状况

480名学生中,自我报告受欺负者为251(52.3%)人,欺负者17(3.5%)人,双重涉及者105(21.9%)人,未参与者107(22.3%)人.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年级差异不显著(χ2等于10.931,df等于6,P等于0.091);性别差异显著(χ2等于31.126,df等于3,P等于0.000),男生卷入欺负行为者多于女生(80.1%/75.4%);小学生对待欺负行为的态度不存在性别(χ2等于2.968,df等于4,P等于0.563)和年级(χ2等于8.117,df等于8,P等于0.422)差异;小学生欺负方式性别差异显著(χ2等于42.055,df等于6,P等于0.000),女生(4.5%)比男生(2.5%)更多采取“说小朋友坏话”的方式.


本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yixue/010630582.html

2.2城乡小学生欺负行为差异比较

小学生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χ2等于12.602,df等于3,P等于0.006),城市小学生比农村小学生更多的卷入欺负行为(见表1).

小学生欺负方式的发生频率不存在城乡差异(χ2等于4.710,df等于6,P等于0.582).辱骂、踢打推撞、说坏话是他们最普遍的欺负方式,抢夺毁坏东西的发生率最低.小学生对待欺负行为的态度也没有城乡差异(χ2等于4.526,df等于4,P等于0.339),对待欺负行为最普遍的做法是“帮助受欺负者”,其次是“报告老师”,没有被试报告“跟着欺负”.

2.3欺负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

本研究中480名学生的孤独感得分在26-80分之间,其中,18.1%的小学生属于高孤独感,17.8%属于低孤独感,其余(64.1%)属一般孤独感.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受欺负、欺负、双重涉及依次为:城市r等于0.23、0.19、0.28,农村r等于0.39、0.33、0.45;均P<0.01).

进一步考查性别、欺负/受欺负身份学生的孤独感状况,结果表明,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470)等于1.176,P等于0.279;欺负身份主效应显著,F(4,470)等于11.856,P等于0.000,双重涉及者孤独感得分最高(x等于54.9),其次是欺负者(x等于54.6)、受欺负者(x等于49.5)、未参与者(x等于43.1).双重参与者与欺负者得分显著高于受欺负者,卷入欺负行为者的得分显著高于未卷入者.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城乡小学生欺负行为其与孤独感的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讨论

本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小学生自我报告卷入欺负行为,说明在小学生中欺负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和欺负方式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以往的结果一致[4-5].

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存在显著城乡差异,城市小学生比农村小学生更多地卷入欺负行为.这与以往研究不一致[6].本研究中城市小学的班级规模(约47人/班)大于农村小学(约35人/班),可能会相对拥挤,进而诱发攻击行为,增加欺负行为的发生概率.小学生在欺负方式和对待欺负行为的态度没有城乡差异,这与我国城、乡小学在品德教育规范和要求上的一致性有一定关系.

小学生受欺负和欺负他人的频率与其孤独感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处于不同欺负/受欺负身份的小学生在孤独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双重涉及者的孤独感程度最高.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同伴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其孤独感体验[7].卷入欺负行为的小学生不断获得关于欺负的习得性经验,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与同伴的关系也相应受到影响.而受欺负者经常受到攻击和消极评价,同伴会认为他是个无用的人,应该受到攻击,这样就导致群体欺负,从而加剧对受欺负者的伤害[8].本研究发现,卷入欺负行为的次数越多,儿童孤独感越强烈.这可能是由于卷入欺负行为的儿童同伴关系相对较差,进而产生较高孤独感,而孤独感的增加反过来又影响其同伴关系,如此恶性循环,又增加了他们卷入欺负行为的可能性.小学生中双重涉及者的孤独感程度最高,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同欺负他的学生、被他所欺负的学生同伴关系均较差所致.

参考文献

[1]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7(3):37-42.

[2]陈世平,乐国安.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355-356.

[3]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84-88.

[4]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等.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4):435-439,511.

[5]RiversI,SmithPK.Typesofbullyingbehaviorandtheircorrelates[J].AggressiveBehavior,1994,20:359-368.

[6]陈世平,乐国安.国外关于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J].天津师大学报,1999,(4):32-38.


怎么写小学生硕士论文
播放:25466次 评论:7489人

[7]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24-29.

[8]赵莉,雷雳.关于校内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研究的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68-674.

责任编辑:胜利

2008-01-03收稿,2008-05-12修回

小学生类论文范例,与城乡小学生欺负行为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

自考护理学毕业论文

护理学本科就业

泌尿外科护理习题

中医护理题库

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论文

全科医学概论第二版

医学论文 统计

河南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职称晋升

医学杂志核心期刊目录

城乡小学生欺负行为其与孤独感的关系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