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系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病证关系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关系方面论文网,关于病证关系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关系及西医及中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关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于机体引起的损害(结果),又可作为发病学原因而引起新的变化.因此,原因与结果不断转换,形成链式发展的疾病过程.”但无论如何,总有一个“客观实体”,尽管这一“客观实体”是可以相互变换的.套用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字眼,可以这样认为,即中医的病因是“本体论的承诺”,西医的病因是“本体论的事实”,也可以说成是“主观本体”和“客观本体”.为论述方便,可以将西医的病因简称为“客观因”,中医的病因称为“主观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客观因”随人体状态的不同,可以引发不同的症状与体征,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构成了中医不同的“证候”.中医的“随证治之”正是针对“客观因”在人体不同时间、不同状态表现出的现象采取的治疗措施.能否作如下猜想:中医的“随证治之”是针对西医“原因与结果不断转换,形成链式发展的疾病过程”而设,中医不同“证候”间的转化可能与西医所谓的“原因与结果不断转换”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可能是同步的,也可能是滞后的.如此而言,中医“随证治之”颇似于西医的疾病分期,这符合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原则,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4.2“数病中同见一证”
从西医“病”入手研究中医的“证”,必将构成“病”与“证”间存在的复杂的网络关系,必将出现“数病中同见一证”的现象.我们仍然可以假设中医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在这一领域同样适用.这里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数病中同见一证”中的“一证”是否真正的相同?如何或由谁来确保这“一证”的相同.假设这“一证”为“Z1”,也就是说在西医的数种疾病中都包含“Z1”,可是西医的疾病诊断是严格的,或据“病因”,或据“病理”,均以实验、实证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病因”不同或“病理”不同才能确诊为不同的“病”,如此而言,不同“病”中不可能出现同一个“Z1”,最多只是类“Z1”.然而,另一个事实告诉我们,中医的确可以用一张完全相同的处方治愈西医所谓不同的“病”.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如何诠释?可以有这样的解释,中医对“证”的要求没有那样的精确,只要求“主证”相同即可,而不必于枝端末节上做文章,况且中医所依据的本是“症状与体征”,不要求深晦.纵然如此,也应当给出中医以一方愈多病的理由,而人们能给出的理由只能是中药的多效性,中医处方的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故虽然不是同“a”,但一方仍能治愈.但这只是一个可能是事实的回答,其实人们一直没有搞清楚的是,目前通行的脏腑证候划分法所得到的“证候”概念与“方证”证候概念的差异.
如果沿着这一思路进行分析,我们将会发现,“方证”与“病机”的关系不是同一关系,而是在“方证”→“病机”递进过程中其内涵存在着泛化,也就是说“方证”的概念的内涵小于方证“病机”所能包含证候的内涵,如“桂枝汤证”与“营卫不调”、“小柴胡汤证”与“少阳枢机不利”;或者说“方证”的概念的外延大于“病机”所能包含证候的外延.若认为这种表述仍不明晰,我们可以将“方证”设为“F”,“F”包含按病机划分而来的n个“证”,设为Z1、Z2、Z3、Z4,Z1、Z2、Z3、Z4是相似的,以“集合”的形式表示则为:F等于{Z1,Z2,Z3,Z4},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解释方法,其立足于从“方证”与“病机”不同的角度解释同一张处方为何能治疗不同的疾病.而以下的解释同样能够成立,即中医所谓的“证候”本来就是一类,所谓的“证候”Z1不是单一的Z1,而是类Z1,其本身即包含Z1、Z2、Z3、Z4,所谓的“病机”也只不过是对Z1、Z2、Z3、Z4的概括.无论如何解释,与将“证”解释为“类证”的结果是一致的,仅从中国的传统逻辑来看,非常符合中国逻辑中的“推类”原则.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M].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黄启福.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关于关系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病证关系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