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理论方面论文范文,与方苞的文学理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理论方面论文答辩,关于方苞的文学理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理论及文学作品及文学创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方苞的散文创作实践,是以其创立的文论思想为指导,体现
关于文学理论方面论文范文
关 键 词:方苞;文学理论
方苞继承中国传统文论,撷古人之所长,发前人之未发,以古文义法开示天下,建立了桐城派文论的基础,使中国散体文有了更完整的规模.
一、文学本原论
方苞对于文学之见解,散见于读书笔记、序文,及与友人来往的书信中.其论文学之本原,可从三方面来窥:文原于道、文道合一、古文义法.
文原于道,以道为本,是方苞文论之基础.他在《杨黄在时文序》中说:“言本心之声,而以代圣人、贤人之言,必其心志有与之流通者,而后能卓然有立也.”方苞认为,写文章应是代圣人贤人立言,必须心志与圣贤流通,如此文章才能写好.其次,古人之文多是载道贯道之作,皆言有物者也,后世为文者,心中有物,只能在形式上抄袭模仿,是没有出息的.因此方苞论文,主张先道后文.再者,“文原于道”之“道”与韩欧所言之“道”是不尽相同的,因为韩欧言道,以古圣为宗,多说孔孟之道;而方苞言道,则以宋儒为主,多言程朱之义理.
方苞认为,程朱虽深于道,文章却未能配合,韩欧虽精于文,得于道者却未深,须把程朱之义理、韩欧之文二者为一,而后道与文才能合一.其弟子戴钧衡于《望溪先生文集序》中云:“而集外又多关系重要之文,世所未见,钧衡既辑,乃贷金而全刊之,以快天下心目,并揭发先生明道与文之功.”所谓“揭发先生明道与文之功”,即“文道合一”的观念.但清初文士为了科举应试,竞相崇尚时文,多重文不重道,精研句音之变化,雕琢技巧之修饰,文章渐成空架子,而置载道贯道于脑后.方苞在《何景桓遗文序》中说:“余尝谓害教化败人材者,无过于科举,而制艺则又盛焉.盖自科举兴,而出入于其间者,非汲汲于利,则汲汲于名者也.”此文对科举制度“害教化败人材”,引诱士人“汲汲于利”、“汲汲于名”进行了激烈抨击.方苞处文衰之世,想要提倡“文道合一”,扭转文风,只得处以重药,因此他多强调“道”的重要性.
“古文义法”在文学本原论上亦属“文原于道”、“文道合一”.方苞在《古文约选序》中说:“学者以先秦盛汉辨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盖六经及孔子孟子之书之支流余肄也.”方苞认为,“先秦盛汉辨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其精神旨趣,以六经及论孟为依归,合于此,乃称古文.“义法说”是方苞论文之纲领,也是桐城文论之核心.他在《又书货殖传后》中说:“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必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义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法是文章的表现形式.所谓“义以为经而法纬之”,即内容与形式要高度统一,才能成为完美的文学作品.此即“文道合一”的思想.
二、文学创作论
方苞论创作,有三点:为文的基本条件、取材、谋篇裁章.
方苞认为,为文的基本条件为德行、学识、才质三者.他在《进四书文选表》里说:“而况经义之体,以代圣人贤人之言,自非明于义理,挹经史古文之精华,虽勉焉以袭其貌,而议者能辨其伪,过时而淹没无存矣.”他认为作者须“明于义理”,有德行,才不会“淹没无存”.其次,作者虽有德行,但若缺乏丰富的学识,文章亦无法表现出深广醇厚的气魄.他在《与万季野先生书》中云:“古之谋道者,虽所得于天至厚,然其为学必事且勤,久而后成,故子曰:‘发愤忘食,其学易也.’”所以,古之学者,虽得于天至厚,其于学识必专且勤,才能得道成文.再者,方苞认为才质亦是为文必备的条件.他在《答申谦居书》中说:“苟无其材,虽务学不可强而能也;苟无其学,虽有材不能骤而达也;有其材,有其学,而非其人,亦不能有以立焉.”
“义法说”对取材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其人规模大,则取材不能太琐碎详细,否则“事愈详而义愈狭”,“文字虽增十倍,不可得而备矣”,须“详者略,实者虚”,则“人物所蕴蓄可得之意言之外”.若人物规模小,则“琐琐者皆载焉”可也.二是“常事不书”.所书之一二事“必具其首尾,并所为旁见侧出者,而悉著之,故千百世后,其事之表里可按,而如见其人”.如管仲、孙武、吴起,其事功之荦荦大者皆已载于史册或兵法上,故太史公立传时多不赘言,只写其微时逸事,千百年后,人们将其微时逸事与史册冰法参照读之,则表里可按,如见其人.若列传时“常事”亦书,则嫌琐碎繁杂.由上述两点可知方苞认为文章的取材,必须虚实详略得当,由内容来决定,即“法随义变”.
方苞于谋篇裁章有四点见解:一是文体由内容决定,即内容的多寡和性质可决定文章表现形式,某种内容就应以某种文体表现之,此即“法随义变”.二是文章宜力求层次分明.方苞认为《史记货殖列传》看似记事繁杂,实则井然有序,因为司马迁很注重章法、层次,能从材料性质出发安排行文,故详略适宜,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三是文章宜以纲领统御之.方苞以“恢奇多诈”为《平津侯主父列传》全篇纲领.公孙宏为人恢奇多诈,故通篇从正面侧面写,与此四字呼应联络,其着力处,乃拈出主题,再次第出之,可见文章之谋篇,在布局方面要注意以纲领统之,再层叠变化,如此才不至于杂乱无纪.四是章法变化宜灵活运用.方苞在评《管晏列传》时认为,太史公叙晏子事有与管仲同者,有与管仲异者,有与管仲相反者,此乃章法之变化,可见义法“无微而不具”.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理论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5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三、文学批评论
方苞论文之风格,要言之,乃以雅洁为特色.所谓雅洁,实即为文讲究义法之表现.为文讲究义法,而知应法应戒之事,则其文必能醇正雅洁,不致驳杂不醇、坏乱无章.若不讲义法,犯其戒律,则文无雅洁者,故雅洁乃义法表现的一个标准,形成为文的一种风格.
在方苞文集中,有许多评论各代作家作品的文字.这些批评,正与其文学理论互为表里.他在《古文约选序例》中说:“易、诗、书、春秋及四书,一字不可增减,文之极则也,降及左传、史记、韩文,虽长篇,句字可剃殳者甚少,其余诸家,虽举世传诵之文,义枝辞冗者,或不免矣.”可知除六经、语孟外,方苞最推崇《左传》及《史记》.虽也赞美过班固,但不多见.他在《书王莽后》中,很难得地认为班固写得好:“此传尤班史所用心,其钩抉幽隐,雕绘象形,信可肩随子长,而备载莽之事与言,则义取焉.”方苞对韩愈的文章极为喜好:“夫纪事之文,成体者莫如左史,又其后昌黎韩子.”对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各家文,虽然褒扬,亦有贬拙:“子厚文笔古隽,而义法多疵,苏欧曾王亦间有不合.”方苞非常尊崇归有光,他在《书归震川文集后》中评其文:“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其气韵盖得之子长,故能取法于欧曾,而少更其形貌耳.等震川之文于所谓有序者,盖庶几矣,而有物者则寡焉.又其辞号雅洁,仍有近俚而伤于繁者.”方苞虽常常强调《史记》、《左传》的义法,但却暗中师法归有光的抑扬.提到钱谦益的文章,方苞则厌恶至极.在《答程夔州书》中批评钱氏:“凡学佛者传记,用佛氏语则不雅,子厚子瞻皆以兹自瑕,至明钱谦益,则如涕唾之令人彀矣.”以如此轻蔑的口气批评他人,这在方苞文集中是很少见的.
本文出处:http://www.sxsky.net/yixue/01073468.html
方苞的文学理论集古今文论之大成,名为复古,实为创新,强调文行合一,熏陶了众多文学家,对当世文风有极大影响.(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方苞,《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姚翠慧《方望溪文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3]许福吉《义法与经世:方苞及其文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
关于文学理论方面论文范文,与方苞的文学理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